【随笔杂记】春日寻古访今
到博贺参加民俗协会的理事会议,坐我旁边的短发大姐,年约六十左右,滔滔不绝地同大家说起疍家的婚嫁习俗。
她对叔殷切地恳请:张老师,您一定要好好写一下。把博贺疍家文化更好宣传,把咸水歌和疍家婚嫁传承下去,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疍家婚嫁。
我被她所讲述的疍家婚嫁习俗吸引。跟身边的红伊姐咨询一下婚嫁的习俗,大姐兴趣盎然不厌其烦地跟我讲述了婚嫁的一些细节。
去年年底,计划写一下博贺咸水歌和婚嫁。约了小鱼和鹏哥,打算到博贺文化站看看。
与保全、雨霖等人到博贺,在博贺港渔村酒店旁的铺口,小鱼介绍了红伊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和叔、永忠一起喝茶时,叔问我是否认识茶山那合这个地方。我告诉叔和永忠,二十多年前,曾经在树仔刘屋祥坡村待过,对茶山辛陂这一带十分熟悉。
叔告诉我和永忠:那合村西面坡有俚人遗址,袁古洁市长去考察过。
我答应叔,明天上午,在家桥农庄等他,陪他去走一趟。
次日,与永忠、辉哥、华哥晨骑到了家桥农庄。家庄做了早餐,简单吃了早餐,休息了一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合西边坡俚人遗址
十点左右,阳光明媚,天蓝得发锭。叔和康总等一行人来到家桥农庄,大家分乘三辆小车去了那合村。
到那合村村口篮球场停了车,我和永忠到球场旁边的小卖部查路。几个小青年在聊天,问询他们西面坡在哪里。
永忠请他们领路,这几个小伙子非常热情,慷慨地主动为我们当起向导。
路上,他们指着村口不远的弯路告诉我们:西面坡就在那里。这两年有人过来挖了一个大坑,用五色彩布围了起来,挖走了许多瓦片和砖块,还有陶瓷盆碗碎片。
刚才进来的转弯处路边的陡坡,红色的土壤中,壁嵌着一行白色砖块和瓦片。走近细看,仍然可以看到砖瓦的原色~青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慧谋老师与老伯
从一个斜坡爬上去,山坡上是一块平地,种着一些小树。依然可以看到新填土的痕迹。
领路的小伙子们告诉大家:清理了一些瓷器出来后,又填回泥土了。
叔走到坡壁前,驻足仔细观察,不时举起手机对着坡壁拍照。
大家从坡顶下来时,叔要上坡顶看。我告诉叔,都填平了,没什么好看的。叔说,填了也上去看一下。
叔下了坡顶,碰到一个老伯,叔跟老伯聊天,问老伯是否知道这片遗址。老伯告诉叔:听老人说,这里很久以前是有人住的,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伯说他姓张,那合村百分之九十的村民都是姓张,是从长水坑一带搬迁过来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告别那合村的几个小伙子,一行人来到树仔镇下海尾村的仙姑庙。
庙前不远有一个二十多亩的人造湖,叫南湖。
村委会副书记林先生介绍,原先这里是洼地和小水塘,后来把它扩成一片,连成现在的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湖里养了鱼,林先生告诉大家,每次捕鱼村里分鱼不够分。叔提议,那就搞一个千鱼宴,大家一起分享。
林先生笑了:对喔,这个建议。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想到呢
庙前的观海亭三个字,是纪东所题,他是周恩来最后一任秘书。
有村童钓鱼,钓到一尾小鱼,旁边的余老师告诉村童,鱼太小,是不是放回湖里。
村童一边取鱼一边说,我知道。
看到南湖,想起小镇原来是有许多水塘的,九十年代初,都被填了。
2021年03月07日,记于静心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