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深夜档,刺激!

说到中国特产,美食算一样。
美食纪录片算另一样。
打《舌尖上的中国》诞生起,国内导演好似打通任督二脉,找到本国纪录片发展方向。
自然纪录片刚不过BBC,可论起“吃”之一字,中国人永不认输。
这不,最近又有足足5部美食纪录片加入战场。
其中画风最清奇的,当属它——
《奇食记》
有《人生一串》珠玉在前,院长对这部《奇食记》原本也充满期待。
可惜,看过正片才发现:
这纪录片不光不下饭,还很下头。
警告!警告警告!
以下内容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请正在进食者速速停手!

美食不美

看片名就知道,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对象,硬核!
“国内首部'反美食’美食纪录片”的Title,更透出一丝特立独行的味道。
但院长我,身经百战,啥没看过?
《人生一串》第二季的烤蚕蛾、烤猪眼睛,我面无惧色。
《风味原产地·云南》的土蜂蛹、猪血撒,我眼都不眨。
任你多惊悚猎奇,我会怕?
然后,就被震撼了。
大部分人或许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食客对牛的消化物情有独钟。
精心挑选高品质小牛,每日两次细心喂养,时机成熟后杀牛取胃。
牛肚,弃之,食草
胃里倒出的满满半消化草汁,才是牛瘪火锅的真正原料。
大火爆炒牛肉牛杂,半熟时加入绿意盎然的牛瘪与牛胆汁熬煮。
原汤化原食,苦到尽头方觉甜。
牛瘪爱好者们大快朵颐,但对院长这类普通人来说,还是单纯的牛肉和牛杂,更合胃口……
只是胃里的草汁,已令人退避三舍。
可还有另一撮人,崇尚物法自然,非要草汁与胆汁在牛体内融合后,杀牛取肠。
字幕用大写加粗的字体告诉我们,不是屎
然而,眼见着厨师剖肠取汁,不详的色泽,让人不得不产生无端联想。
等看到四个小时后的画面,院长更是一个蹬腿,从电脑屏幕前飞速逃离。
此刻再回想起字幕的强调,顿觉深意满满……
这道苦水+生牛里脊制成的牛撒撇,你敢动筷吗?
吃完素的,不妨补充点蛋白质。
形似蜈蚣的禾虫,常人看到退避三舍。
广东人眼中,却是可炒制,可慢炖,可做酱的美味佳肴。
每年中秋时分,吃上这一口,才觉得一年没白过。
甚至有创意菜厨师,以禾虫大搞中西结合。
常年与嘎嘣脆鸡肉味为伴的贝爷,看到这一幕,怕是要欣喜若狂。
南有禾虫,北有豆丹
可爱名字配可怕形象,或许这就叫做反差萌?
豆丹喜食大豆叶子,山东灌云人为民除害的方法也很简单——
吃它!
一根擀面杖,一块小案板,大力之下,豆丹皮肉分离,汁水四溅。
擀出的内容物洗净,焯水加青菜,简单翻炒调味,便成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如果不知道制作过程与原料,单看卖相,倒也挺诱人。
但亲眼见证过擀制过程(为了截图甚至二刷)的院长,如今只想与这人间珍馐,死生不复相见。
处理过的草汁,以蛋白质为主的昆虫。
瞅着骇人,倒也能理解有人就好这一口儿。
可接下来要出场的食物,从原料到做法,都在挑战人的生理极限。
听名字你就要紧锁眉头——
尿肉尿蛋
(再次提醒,前方高能,心理承受能力弱者请迅速跳过至第二趴!)
Emmm……别疑惑,就是你想的那样。
腌制好的猪蹄装坛密封,放入铁锅,再将新鲜鸭蛋码放在罐旁。
接着,倒入静置两天的童子尿,大火煮制。
尽管旁白依然尽责,不断在耳旁科普,尿激酶的抗凝作用能使鸭蛋口感嫩滑。
但眼前的一切,已使我迷失人生方向。
这一瞬的画面,或许我将用一生来治愈。
《奇食记》,你好。
《奇食记》,再见。

谁来背锅

尽管《奇食记》在B站拥有9.1的高评分,但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有对比更能一目了然。
从分数与评分人数上,就能感受到观众对《人生一串》系列的喜爱。
而《奇食记》播出一月,仅有一千人给出7.6分。
成功与否,无需多言。
倒是失败的原因,值得深思。
对普罗大众而言,评判一部美食纪录片好坏与否,有三点最为关键——
感官刺激,科普水平,人文关怀。
说人话,就是:美食要诱人下饭;通过美食能感受各地风土人情;看过节目,感到内心被治愈。
《奇食记》靠猎奇吸引眼球,创意虽新颖,可要论起下饭指数,从选题开始就输了一半。
另一半,则输在节目组的“恶趣味”。
纪录片中不乏稍显正常的食物,只是占比实在很少。
有时,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食材,为凸显奇特感,节目组还会后期加上魔幻滤镜,令人食欲全无。
大多数情况下,镜头对准的都是观众难以接受的食材,并加以大特写,生怕你错过任何细节。
比起拍摄食物,更似不怀好意挑战观众承受极限
可怜的南京人们,就因为上面那段活珠子特写,不得不一遍遍同外地人解释,我们真的不生吃这玩意。
一般美食纪录片,会从菜肴本身出发,追本溯源,探讨它的诞生原因。
探索之中,观众也随之领略一方水土的独有风情,或古人在饮食上的智慧。
这一方面,《奇食记》做得不错。
讲牛撒撇时,提到当地气候潮湿炎热,苦肠液能清凉祛火;
黔东南地区喜食牛瘪,源于夏季炎热,当地人常有消化系统隐疾;
古代人农务繁忙,尿液中的盐分能迅速补充人体缺少的纳,因此吃过尿肉尿蛋,感到神清气爽;
贵州三酸中的臭酸,闻之令人作呕,却能给即将发馊的饭菜杀菌提味。
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来源,的确能消解观众误会。
只是,物质充足、科技水平发达的现在,人们完全可以选择更美味、健康的食物,而非死守那些“重口味遗产”。
缺一丝共鸣,多一丝疑虑。
观众不会因此对奇食或其产地生出憧憬,只会由衷感慨一句——
至于心灵上的治愈,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可以用简单三字概括:
烟火气
美食与故事,是纪录片中人间烟火的来源。
但二者主次关系很重要。
先得用美食吸睛,进而探讨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业界知名的陈晓卿团队便深谙此道,从《舌尖》到《风味原产地》再到《风味人间》系列,无一不是极致美食,配暖心故事。
《早餐中国》《人生一串》《沸腾吧火锅》等高分纪录片,选材虽不够罕见稀有,但胜在人见人爱,故事也能讲得朴实接地气儿。
《奇食记》就比较惨,两者皆无
“美食”没法让人倾心,故事更是贫瘠。
每期要在半小时内展示四类奇食,做法与科普占去大部分时间,剩余部分只够展示食客们的笑脸(和呕吐)。
更像猎奇向科普节目,而非纪录片。
哄骗外乡人吃尿肉尿蛋的片段,更让人想惊呼一句:
“大可不必!”

「内卷」的美食

自《舌尖》系列大火后,中国的美食纪录片,实在太多太多。
按地域划分,有《风味原产地》系列、《寻味顺德》《老广的味道》《傲椒的湘菜》……
按类型划分,有《人生一串》《生活如沸》《沸腾吧火锅》《水果传》《小海鲜》等。
按三餐划分,有《早餐中国》《日出之食》《宵夜江湖》《向着宵夜的方向》……
一眼看过去,名字长得差不多,内容也大同小异。
《奇食记》会从“猎奇”下手,另辟蹊径,实在不算意外。
其实,打破既定套路这一招,其他纪录片不是没试过。
拿《风味人间》为例,超微观摄影与显微摄影的加入,拍出美食的另一层美感。
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国内美食,视角横跨全球,探索不同国家人民,对相同食材的独特处理方法。
明明是美食纪录片,却叫人看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感。
豆瓣9分实至名归。
当然,这种等级的纪录片,背后成本也不是普通纪录片能企及。
《人生一串》团队给出的方法是:
使巧劲儿。
以“烧烤”这一街边美食为题,选材上就够接地气。
各种“肉欲横流”的镜头,足以令荧幕前的每个观众垂涎三尺。
另一半工夫,则花在文案上。
将家长最见不得的烧烤外卖,调侃作“人间堕落指南”:
时不时玩几手单押:
连顾客语录,都句句往人心里戳:
这一点不经意的“”,恰与烧烤烟熏火燎的“不雅”契合。
比起“高大上”的竞争对手们,更让人亲切。
反观《奇食记》,自知选题难与“下饭”沾边,只得cos前辈,同样在文案上使劲。
然而用力过猛,常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它的失败向我们证明,同质化并非阻挡作品出圈的罪魁祸首
团队的用心程度才是。
对选材的考量,对食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挖掘,拍摄时的运镜,后期剪辑……这些才是影响观感的决定性因素。
若无质量支撑,再鬼才的创意,终将沦为哗众取宠。
如果你正处于减肥期间,且好奇心旺盛,那么,我不会阻止你点开《奇食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