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月亮是个“背锅侠”
小时候是不是都经历过被“偏旁部首”支配的恐惧?
有些根本分不清......
礻vs衤
冖vs宀
第一组是“示”字旁和“衣”字旁;第二组我们称之为“秃宝盖儿”以及“宝盖儿头”的,读音分别是 [mì],[mián]。
词义相同但喜欢凹各种不同造型......
火vs灬
犭vs犬
钅vs釒
第一组都表示“火”,第二组都表示“狗”,第三组都是“金”。
歧视“单身狗”的......
亻vs彳,单人旁vs双人旁
它们的名字分别是:[rén] vs[chì]
“山寨货”大行其道,本尊弃之不用的......
艹 vs艸
我们熟悉的草字头,本尊应是后者。
辶vs辵
我们熟悉“走之旁”,其实是这样:辵。并且也不读作“之”,读音是[chuò]。
词义相同,但容易暴露本质的......
饣
小时候它是“饭字旁”,听说读写的时候总觉得像个饭桶;后来才知道,人家的名字叫[shí],就是“食”本尊。
虽然有时候分不清,但它们还在堂堂正正做自己......有这么“一位”,“背锅”很多年,并可预见将一直背下去......就是它!
月
如同“犭”称为“反犬”,“亻”称为“单立人”,每当它出现时,老师总告诉我们说,这是“肉月旁”......肉肉和月亮,究竟有什么关系?
比如“明”。
《说文解字》:“明,照也。从月,从囧。”
无论是与“日”的组合还是透过“囧”(窗户)照进来,都表示明亮的意思。
比如“朝”。
《说文解字》:“朝,旦也。从倝[gàn],舟声。”
朝,即天亮。构件中的“倝”,日出金光灿烂之义。
根正苗红的“光明灿烂”,怎么就与“肉肉”挂上了钩?先来看看“月”和“肉”吧!
在篆文中二者完全相同,只能在甲金时期发现他们的细微差别。
严格据字形而言,篆文中的“月”更像是一块“带肉的骨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月”为旁的字大致在100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合体字,“月”所代表的含义都与“肉”有关。
比如四肢。
《说文解字》:“肢,体四肢也。从肉,只声。”肢,人体的四肢。
以及四肢中的肩。
《说文解字》:“肩,髆也。从肉,象形。”肩,肩膀。象形字。
据字形而言,甲骨文阶段是象形字,其后则为会意字。
臂。
《说文解字》:“臂,手上也。从肉,辟声。”臂,手的上部,即从肘到肩的部分。
膝。
《说文解字》:“膝,胫头卩[jié]也。从卩,桼[qī]声。”膝,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
四肢之外,“五脏”也离不开“月”。
譬如小心“肝”。
《说文解字》:“肝,木藏也。从肉,干声。”肝,特质属木的脏器。
肾。
《说文解字》:“肾,水藏也。”肾,特质属水的脏器。
肺。
《说文解字》:“肺,金藏也。”肺,特质属金的脏器。
“六肺”也是如此。
胃。
《说文解字》:“胃,谷府也。”胃,消化谷物类食物的器官。
肠。
《说文解字》:“肠,大小肠也。从肉,易声。”肠,大小肠是也。
即便是支撑我们昂首挺胸的“脊梁”,也如此。
《说文解字》:“脊,背吕也。”脊,后背上的椎骨。
汉字简化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书写,但很多字却也因此失去了本来面目。譬如“肉月”,若从古字形角度而言毫无悬念。——删繁就简的原则里,简单,并不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