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讲堂】转注,同源而出的汉字兄弟(一)
俗话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于文字而言,这一点格外重要。面对日益增多的语言记录需求,“独木难成林”的汉字早已认识到必须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标。可是,汉语的发展实在太快,造字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语言的发展。想来势必在某个阶段,汉语与汉字之间一定是矛盾重重的,用我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理论来讲,大概就是:
汉语对汉字的大量需求
以及汉字不能满足汉语记录要求的矛盾
先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从象形、指事、会意,一路跌跌撞撞摸索到了形声。其实来到形声这座大山下,文字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就基本可以解决了。或者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就已经解决了。如此一来,许慎所提出的“汉字六书”中剩下的“转注”与“假借”,难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甚至可能是“貂不足,狗尾续”的狗尾续貂?
果真如此,就实在尴尬了。想来古人穷经皓首一生,不会如此草率而不负责任。那么,“假借”我们先不谈,“转注”,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作为“汉字六书”的亲生父亲,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就已经为“转注”下了定义:
转注者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
许慎关于“转注”的这个解释,其实是很模糊的,以致于后辈学者见仁见智的提出了很多观点和看法。比如“建类一首”,这里的“类”指什么“类”?结合文字,是声音?字形?还是字义?这些都无法从许慎给出的定义中去判断。于是,在对“形音义”进行排列组合的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诸多学说。
1.自成一派
形转说、音转说、义转说
2.合二为一
形音说、形义说、音义说
3.三足鼎立
形音义说
当然,也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比如“省形说”,说白了不就是“音义说”吗?观点人人有,“转注”就一个,出现重复也在所难免。
按照许慎的说法,“转注”就是把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聚拢在一起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自然,这些被归拢在一处的汉字,一定有统一的规则可遵循,上面的这些学说,便是针对这种规律而进行描述的。
说法这么多,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若我们从本质上加以区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三大门派。
第一门派,主形派
杰出弟子:南唐徐锴,清代江声
门派武功: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建类一首”之“类”,指的是形旁,或称之为偏旁;
“同意相受”之“意”,指的是字义,字义相近但形旁必须相同。
这一派认为“转注”必须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部首相同
2、意义相同或相近,并且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解释。
如此说来,如果部首相同,但意义不同,不合格;部首不同,意义相同,也同样不能归属于转注。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徐锴和江声都在自己的著述中以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考老”为例进行了说明。徐锴在其《说文解字系传》中写道: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谓老之别名有耆、有耋、有寿、有耄,又孝,子养老,是也。一首者,谓此孝等诸字皆取类于老,则皆从老。若松、柏等皆木之别名,皆同受意于木,故皆从木。
徐锴所列出的关于“老”的字:
耆[qí]: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寿:六十岁为初寿,八十岁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
耄[mào]: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虽然在表示年龄上,这些文字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但都毫无例外地都指向上了年纪的人。
第二门派:主义派
杰出弟子:清代戴震,清代段玉裁
戴震和段玉裁,是我们在研究文字、研究《说文解字》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他们认为“转注”的关键,在字义。或者说,“转注”有且只有一个标准:
就是因其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可以互相解释
至于说形旁是否相同,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他们所说的互相解释,在文字学上称之为“互训”。
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段玉裁在他为《说文解字》所作的注中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建类一首”的认识:
“建类一首”,指的就是将意义相同的字放在同一个部首下。为此,他们还以《尔雅·释诂》中的“始”以及旗下的文字为例:
“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其于义或近或远,皆可互相训释,而同谓之'始’也。”
有的字在我们今天看来十分陌生,有的字似乎与“始”没什么关系,但是在《尔雅》之中,确实是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同义字”。段玉裁认为,这些字,虽然意思上也免不了有远有近,但都可以用“始”来解释;彼此之间,也都可以互相解释。
后代学者中,也有以段玉裁所说为依据,比如刘师培。不过,他认为用《尔雅》之中的这些文字来解释“转注”并不合适,在他看来,只有那些存在于《说文解字》之中的才是真正的“转注”。
第三门派:主音派
杰出弟子:章太炎
章太炎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转注”,是因为语音。他在自己的《小学略说》中指出:
盖字者,孳乳而浸多。字之未造,语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语言,各循其声。方语有殊,名义一也……何谓建类一首,类谓声类……首者,今所谓语基。
简言之,章太炎认为,转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声音相同或相近
2、字义相通。
在章太炎看来,只要文字之间意义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就已经是转注字了。至于文字的形体如何,没有任何意义。
章太炎的弟子黄侃,在老师的观点上进一步阐发,他认为声音与意义皆有关联的文字,就是转注字。
后代学者在支持章太炎“主音说”的基础上,也提出过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如杨树达就认为,所谓的“音”,其实只有“双声”与“叠韵”是符合要求的,同音都不在此列。
当然,同一门派中学者的认识或许有所差别,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认为:
转注字之间在意义上
是一定相同或相近的,彼此关联
这三派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包括清代在内的之前的学者对“转注”的理解,似乎每一门派的观点都可圈可点,无法形成统一的观点。至于我们若想去探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下“转注”二字时,内心究竟是何想法,那更是无从考证的事情了。
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当下我们对“转注”概念的应用及理解来看,显然主张以“声音”为依据的“主音派”影响最大。
我们姑且不妨就以章太炎这一派作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