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生活】君子当如竹,美人当如兰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一直是文人的心头所爱。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之一的苏辙,曾经在《种兰》中这样写道: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兰生幽谷”,恰是道出不惹尘埃之态;但移植在近前,清丽柔美也更惹人怜爱。
兰花也是君子的道德象征。
《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句,“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兰花高洁,即便无人欣赏也不改其优雅芬芳;君子修道立德便是如此,不会因处境困厄而改变志向。
为此,孔子还有一首《猗兰操》流传后世;在后来周润发主演的《孔子》中,《猗兰操》也成为电影的主题曲。
和很多动植物一样,兰花最初也是野生为主;后来渐渐在宫廷之中,有了栽培兰花的习俗。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兰花出现在士大夫们的私家园林之中,庭院廊阁,不一而足。不过说起兰花的产地,古人认为,“兰出自闽中者为上”。种植于福建的兰花,“叶如剑芒,花高于叶”,正是屈原在《离骚》之中反复吟诵用以自诩的“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福建之外,江西赣州出产的兰花,也是文人书房案头清供的必不可少之物。当然,其他各地也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兰花:产自杭州的,称之为“杭兰”;产自宜兴阳羡山的,称之为“兴兰”……不一而足。
从古至今,人们对兰花的欣赏评判标准,“素雅”总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端的要求。同样地,便对花盆也有了要求。花盆的产地,最好是“旧龙泉、钧州、内府、供春”;花盆的大小,则是“绝大者”,即最大号。“龙泉”与“钧州”,正是龙泉窑和钧窑;“内府”,则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内府在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器的款识。至于“供春”,称霸暑假电视机荧屏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就有关于“供春”的一部——宜兴紫砂壶。
兰花生于幽谷,无人问津也能独自芬芳;可一旦移植到庭院之中,就必须小心呵护了。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
春日里,抽芽吐蕊,花盆中土壤的肥料已经足够,不需要再施肥;但需要小心拭去兰花叶子之上的污垢。
夏季里,兰花初绽,花叶娇嫩,即便叶片落下灰尘也不要轻易摇动,待到枝叶繁茂时再行处理。
秋天时,需要为兰花加一些营养:松开根部的土壤,淘米水灌下……
冬天时,晴朗无风的时候将花盆安放在阳光温暖的室外,但无论如何午后一定要搬回室内,以免冻坏。
四季的轮回里,古人对兰花的呵护,小心翼翼。
伴随着栽培技术与经验的丰富,时至今日,兰花的品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诸如蝴蝶文心兰……
兜兰
空船兰
飘唇兰
美杜莎玉凤
卡特兰
古人云,“君子当如竹,美人当如兰”。当追求新奇成为人们鉴赏评判兰花的主要标准时,兰花也渐渐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其实在这千奇百怪之中,已经很难寻觅到“空谷幽兰”最初的模样。庄子有云“虚室生白”,唯有澄明的境界才能回归真实的自己。喧嚣的世界里,不妨留一点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