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思维断点出发——谈数学课堂引导

本周一次作业讲评课中,一道毫不起眼的填空题,意外卡住了不少学生,实话说这道题在我看来并不难,甚至可以“秒”杀,然而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听取了几位受困学生的想法之后,却发现这些思维断点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路没走通,并不代表路不能走。

是让学生放弃原有想法,改用我的“秒杀特技”?还是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完成“未竟之志”?

题目是锐角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在方格中的求值问题,作为填空压轴题,相对前面那些送分题,略有坡度。

题目

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AP:PB的值为__________,tan∠APD的值为___________.

利刃破竹

第一个空很容易,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图中找到了一对相似三角形,△ACP∽△BDP,并且成功求出了相似比为3:1,于是AP:PB=3:1;

山重水复

第二个空就精彩了,下列分别来看

学生甲

从对顶角出发构造相似,延长CD到格点E,连接AE,如下图:

尝试证明△APE∽△CPB,然而在没有添加其余辅助线的前提下,无功而返;

柳暗花明

学生乙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解析法求出直线AB和直线CD解析式,然后求交点P坐标,过点A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tan∠APD;

这也是唯一成功的一位,建系之后,直线AB解析式为y=1/3x,直线CD解析式为y=-x+3,求得点P坐标为(9/4,3/4),根据CD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AG解析式为y=x,得到G(3/2,3/2),现在在Rt△APG中,各顶点坐标均已求出,可分别计算PG和AG,从而得到结果tan∠APD=2;

学生乙的数学基本功相当扎实,因此在上述解答过程中并无不适,但他的解法在其他同学眼中,却被视为畏途,至少有十几名学生看不懂直线AG解析式为什么是y=x,毕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两条直线垂直,则它们所在直角解析式的k值互为负倒数,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严格来讲,这种解法“超纲”了;

也不是不能用现有知识重新诠释这种解法,例如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但作为一道填空题,学生的想法是怎么迅速怎么来。

至此,大致可将所有学生归为三类,即学生甲的思路是多数,学生乙仅此一例,剩下的是毫无头绪。

大道至简

然而这道题真正简洁的解法却并不是上面两种,在讲出这种解法之前,我在想,如何将学生的思维从失败之处“断点续传”?

我先问学生甲,你为什么要构造这一对相似三角形?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他问住了,对啊!为什么要构造相似三角形呢?求三角函数值,需要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或者将这个角转移到另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而构造的这一对相似,好像啥也没干成,所以这条思路从一开始就走歪了。

回到正常的思维上,如何构造一个含∠APD的直角三角形,过点A作CD的垂线,虽然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但边长不好求,我猜想那位建立坐标系的学生,是否在此处被逼出了“解析大法”?

那便走剩下那条路了,将∠APD转移到一个能够求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中,转移角,我们能用哪些方法?

方格中,平行线总不难找,∠APD造成最大的困难就是顶点不在格点上,所以过点B作CD的平行线,如下图: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PD=∠ABH,连接AH之后,听到的是一片“悟”声,顺利得到结果tan∠APD=tan∠ABH=2;

卷土重来

原来的思路,也别放弃,或许能突破原有障碍?自己想的路,被证明是死路,味道并不好受,而一旦走通了,兴奋的应该不止他一个人。

回到学生甲的图中,由于是找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受阻,那便先解决掉它!

观察△CPB,它有一个对顶角可用,还有一个∠PCB=45°,顺这条线下去,另一个△APE,是否也存在45°角呢?眼光转向∠PCB的对应角所在,∠EPA;

从点A到点E,“斜跨”了两格,而点E到点B,同样也“斜跨”了两格,连起来看?如下图:

这就很容易看出一对全等三角形了,于是我们可证明△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EAP=45°,解决了困扰学生甲思路的障碍,继续给时间思考,发现这条路上,相似三角形只是第一道坎……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解决了,接下来呢?继续蒙圈了,有少数学生得到了这一对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算是走出了可喜的一步,AE:CB=√5:1,然后呢?

继续追问学生甲,你打算如何进行下去?回答说想求AP的长度,那行,咱继续朝“南墙”进发。

由于△APE∽△CPB,不妨设CP=a,BP=b,则AP=√5a,EP=√5b,由AP+BP=√10,CP+EP=2√2,列方程组√5a+b=√10,a+√5b=2√2,解得a=3√2/4,b=√10/4;

学生甲惊叹,这也能行?这却是他从来没想到过的一条思路。

现在所有他能想求的边都已经求出来了,可是离tan∠APD依然还有不小的距离。

峰回路转

至此终于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了,过点A作CE的垂线,回到了正常的思路,如下图:

过点A作AF⊥CD,依然从方格属性出发,△A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CF=3√2/2,而AP=3√10/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F=3√2/4,得最终结果tan∠APD=2.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认为算比较成功,无论学生是否遇到过困难,最终都能顺利得到结果,即条条大路通罗马。

特别说一下,为什么要对偏离正常思路的学生继续“走歪路”?不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吗?

我觉得不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角函数在方格中的应用,在那条“歪路”上,学生看到了曾经被自己认为无法解决的困难,被奇迹般解决,利用一线三直角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是最简解法未经历的,也就是说,如果在这节课上,将学生思路否定掉,给出最简解法,这些经历就没有了,但恰恰这些经历,融合了学生已有的诸多知识,诞生了新的解题思路,也许这道题用起来很麻烦,拐了个大弯,但在别处,却有可能是捷径。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是每位教师的必修技,为追求“高效课堂”,让学生只沿某条思路走,似乎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学生想到的思路未必和教师设想相同,这属于课堂突发事件,不要害怕这节课讲不完,也不要害怕歪路太偏,只要学生一直在思考,并且思考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就值得走下去。

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一种解题价值观,认定了的事,就坚持走,哪怕浪费了时间走了弯路,只要最终回归了,再进行解题反思,对自己为何会偏离认识更深,正如学生甲的思路,绕了一大圈,最终仍然回到了构造直角三角形中来,而这,正是解这一类问题的“阳关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