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总发脾气逃避?父母警惕孩子“回避型人格”(下)

霍索恩效应和孩子的“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关系呢霍索恩效应当学生或他们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时,学习和交流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被我们的同学和老师接受和欣赏的。只有不断增加我们在学习中的良好行为,我们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也使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信心,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霍索恩效应,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人看了又看的时候,他们会在别人的目光下慢慢地改变自己。包括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成为别人眼中最完美的自己,这并不是刻意的改变,相反,这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关注时,给他最大感觉的不是惊讶,而是快乐。在他看来,被注意就是被喜欢,所以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希望通过更好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实际上,大人和儿童都是一样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霍索恩效应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家长的关注能促进孩子的成长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关系就会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父母愿意倾听,孩子愿意说,孩子意识到家长的关心,父母感觉到孩子的心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朝着越来越理想的方向发展,父母的教育目标也会实现。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怎么做呢?

1. 采用“共情+期望”的表达方式朋友家的孩子贝贝,上个月刚学习奥数,起初他进步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不少奥数的知识,他骄傲地展示给妈妈看,然而,随着知识摄入范围越来越广泛,贝贝在奥数方面经常遇到困难,他试了多次都没有解决问题,他开始不耐烦了,不想再学习了,虽然他也明白,躲避也无法解出问题的答案,但这样心理会好受,能给自己安全感,所以即便妈妈安慰他说:“贝贝最聪明。爸爸指责他没出息,但这种安慰和指责似乎毫无用处,贝贝毅然决然的表示:“我不想再学奥数了。”贝贝逃避困难,不愿努力的表现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面对孩子们的类似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共情+期望”的表达方式:“妈妈知道你担心自己做不好,没关系,妈妈希望你可以和妈妈一起尝试体验一下”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重拾自信力,干任何事都会有所动力。
2.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收入水平马斯洛根据需求的出现和强度将其分为五个层次。由低至高的水平如下:生理需要:生存的需要,呼吸的需要,水和食物。安全需要:在个人、财产和工作方面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尊重需要:亲人、朋友、爱。尊重是个人的成就和被尊重。自我实现: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充分反映了他的个人价值,并需要充分发挥它。食物和衣服的阶段只需要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小康阶段意味着社会的需要和尊重得到满足,而自我实现的阶段意味着富裕的阶段,也可对应于家庭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状况。
许多父母不是很富有,他们认为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能健康成长就足够了,但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抑郁症,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很多父母从小就过着悲惨的生活,有很多兄弟姐妹,出生在落后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教育水平肯定是不够的,但长大后,他们的教育方式会延续老一辈的传统,会认为生活只要得过且过就足够了,孩子吃什么都能养大,但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将决定他的高度,环境也会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出现不同的环境,比如有钱的人社交范围更广泛,孩子不仅能在人际关系方面受益,他也会变得自信、踏实、有安全感。
3. 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生活中有着无数的美好事情等我们发现,家长可以随时向孩子们指出每一个值得体验的细节。比如,每天放学后,经常看日落的颜色,或者下雪时,观赏枯树枝上残留的白雪,还有一种体验美好的方法是储存记忆,也就是说,拍一些美好的照片,制作视频,记日记,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时刻,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快乐,生活中拥有无数的体验,对孩子来说都是美好的记忆,我们不要去控制孩子的一切,还要主动跟孩子一起体验美好的生活,因为每一种经历,对孩子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4. 给孩子“心理玩具”心理学家在进行以提高幸福感为目的的实验时,也发现了一些看似普通而幼稚的做法,例如,记录下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会这么幸运。写下自己的优点,每天回顾。根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良好的事情,不仅家长可以做,孩子也可以,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情当做心理玩具,当我们感到有点沮丧的时候就玩它们,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可以训练人三思而后行的能力。
5. 不对孩子进行情绪绑架父母经常会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如果你那样做,妈妈会很生气”,“如果你那样做,妈妈会不喜欢”。这些话类似于情绪绑架,尽量还是少说,成年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例如我们可以生气发泄情绪,然而,用情绪来管教孩子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总是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成年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初衷,也容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并对对其负责

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不应该否认和抵触,也不能直接告诉孩子,“你让我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相反,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前提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处理,要尽力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与我们自己的分开。愿你我都能成为孩子心中认可的父母。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乐行心理/江西乐行心理。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