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这么晚才发这篇,因为实在是太累太忙了——街头过往
街头过往
华灯初上。整个城市的夜,却越发喧嚣。
饭毕回家,不想却饱得难受。和兄弟走了一段,分别后,想坐公交车,钱包打开一看,居然没有零钱,想打出租车,半天不见一辆空车经过。苦笑不已,既然如此,幸好回家不远,那就步行吧,锻炼一下也好。
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自己一个人在城市里夜行了。如此的日子,已经是两年以前,现在已经基本脱离了那个抱着电脑吃着泡面悲催打字的生活,取而代之的另外一种节奏。街道中间,匆匆而过的车流不息,两侧,则是玉兰灯柱静静站立。却在一处没有灯光的十字路口,看见了十余辆随意停放的面包车,车辆上都有几个大字“专业防水”。车牌告诉我,这些是河北的车辆,来这里谋生的。
记得年幼时曾经买过一本书,详细记载了流动马戏团的故事。看完书,我才知道了这些看似光鲜背后的艰辛,既有离家背井的苦,也有受人讥落的悲,更有那些难以言语的百感交集。书中那一张张照片,让我看见了后面的世界。眼前的这些车辆,也正是外地人群来此求生的例证。此时的车辆,大都已经安静地入睡。其中的一辆,车主还在车边活动。我恍然一瞥,看见了车子的内部结构。他们在后排座位上铺上了一张木板,木板下面就是赚钱需要的工具,上面就是简单的床铺。那狭窄的床位甚至无法起坐,需要入睡,只能斜着身子挤进去再平躺。以前我曾见过这个家庭式组合。他们来自外地,携家带口,基本一家三口都与车为伍。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下,所谓的四海为家大约就是如此。吃饭时,他们就搬出自己准备的工具在车后做饭,向邻居借水。我无法了解其具体的经营状况。可以想见,外地的队伍到本地来施工,其艰难可以预见。于是,我对这些异地求生的队伍表示敬畏。
与之那些混杂的城市中心,却以偷盗抢掠为生的龌蹉异类相比,他们已经显得非常珍贵。想起几年前,深夜接到举报电话,说是滨江位置有这样的车队留宿,影响环境容貌,要求领导处理。如今想来,既可笑又可悲。锦衣玉食的城里人,何尝知晓这些城市边缘人的痛苦和悲哀?
继续前行,街中一人推车而行,甚是眼熟。这是在楼下十字路口常年卖卤菜的师傅,这样的夜晚,他收工回家,一个人努力推着那辆巨大的车走上回家的路。我非常敬畏这些依靠自己劳动谋生的人们。
许久没有仔细端详这个城市的夜晚,却发现,不是那样的美好。
夜幕下,喧嚣与静谧相偎着入睡。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