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s2019_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1)
1.“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柳,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材料强调此“河”( )
A.有利于隋朝强盛 B.促进了经济交流
C.造成了隋朝灭亡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此诗句反映了唐朝( )
A.民族交融,共同发展 B.经济繁荣,国泰民安
C.农业发展,文化昌盛 D.国家统一,繁荣开放
3.《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任)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时期,体现上述思想的措施是( )
A.减轻劳役,发展生产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4.“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了唐朝( )
A.民族之间的交融 B.是世界文化的中心
C.与非洲广泛交往 D.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这首诗
语言精练凝重,艺术技巧高超,描写了( )
A安史之乱的破败景象 B.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
C.藩镇之间的连年战争 D.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7.五代十国局面的实质是( )
A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
C.武将专权,政局动荡不安 D.唐末农民起义的延续
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兵器)”。这说明澶渊之盟( )
A.维持了宋辽间的长久和平 B.实现宋辽双方的完全平等
C.直接导致南方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靖康(宋钦宗年号)耻,犹未雪......”岳飞词中的“靖康耻”是指( )
A.安史之乱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灭南宋
10.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但这一时期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 B.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
C.政治腐败不堪,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11.下表反映了两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这
变化说明南宋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
12.马克思谈到某位历史人物时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
古为中国统一而战......”“他"是( )
A.杨坚 B.赵匡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3.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都充满着艰辛。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朝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D. 市舶司
14.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皇亲国戚葛彪的凶
横残暴,又有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他”是( )
A.马致远 B.汤显祖 C.王实甫 D.关汉卿
15.宋朝赵汝适曾记载:“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这说明宋朝( )
A.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B.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C.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D.造船技术世界一流
16.“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
A.船队规模大B.是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D.航行范围广
17.“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
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反映的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18.下图中的文物见证了( )
A.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B.明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C.清对西北边疆的守护 D.清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9.京剧的前身是徽剧,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献艺,其
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后逐渐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讯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宋代诗句描写的是哪一
节日的情景?(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此外,还有“逆天虐民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的说法。
材料二:
(1) 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人们给予杨广“炀”这个谥号的史实。(6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你认为杨广这个谥号恰当吗?(2分)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__________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________顾炎武
(1) 据材料一说说科举的“创新之处”和“最大合理性”分别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科举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发生这些变化的政治根源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被历史淘汰”的主要原因。(4分)
2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刘禹锡: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展示了唐朝时农业工具的创新成就,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4分)图三证明了唐朝哪一行业的“生产水平也很高”?(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6分)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材料三中的唐诗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一个怎样的唐都长安?(4分)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1)从材料一的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汤因比、余秋雨为什么喜欢宋朝?(6分)
25.(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按朝代先后进行排序(2分)写出字母A所示的中枢机构名称及字母C所示的中枢机构较之前发生的变化。(4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古代中央政权的发展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