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书成书简介

从奴隶制社会到今天,中华文化是唯一一个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并且持续发展的。

五千年的历史,绚烂多姿,有君王的雄才大略,有谋臣的运筹帷幄,有武人的开疆扩土,有女人的茉莉花政治。除此之外我们看到过平民的一日三餐,刺客的四两拨千斤,隐士的山门政治等等。如痴如醉的历史,让今天的我们依然为之着迷,这一切能实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诸多史书

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特别注重对于历史的记录,民间也特别风靡,史书也有正史、野史、别史、杂史、史评等诸多类型,尽管很多都达不到我们现在的客观性,但是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关于封建王朝的二十四本官方所编的史书,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作者司马迁,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因为司马迁坚持写史记的故事妇孺皆知,所以大家对司马迁以及《史记》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纪传体编年史方法为其所首创,并且被后来的正史所继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汉书》。作者班固,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班固其父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其弟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主人公班超。《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全书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120卷。班固的《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此书一出,也对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汉代以后,每换一个朝代,就修一部前朝的断代史,到清便有“二十四史”的形式,除《史记》、《南史》、《北史》外,全部都是纪传体的断代史。不过《汉书》班固有意采用古字古音,文字艰深难懂,因此读起来比《史记》少了很多趣味。人物语气入神入妙,往往也在一二虚字,《汉书》简省虚字,所以文章给人的感觉有点茂密滞塞,读起来也很难读懂,因此也只有少部分人阅读,因此影响的范围较《史记》要小。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全书分为范晔所作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以及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而又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有所创新,有所变动。例如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因为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同时他还记载了同时期的史书没有记载的历史,因此史料价值特别珍贵。

《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主要记载的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但是缺点是叙事太简,另外一个就是曲笔回护,因为作者所处的政治立场使得对一些政治事件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典型的就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要求去要求古人,这些缺点仍然不妨碍《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晋书》。作者唐朝房玄龄等21人所著。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关于《晋书》的评价历来一直分为褒贬两种说法,经过后代的逐渐交流得出较为统一的评价:史学成就是对两晋较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格局,能较为完整系统的表达出来;在内容上甚为详恰;突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对民族关系有较为公允的处理;叙事头绪清楚,主次分明,行文言简意赅。不足之处是史书出自20多人之手,无名家做总体性的统一加工和修订不能全面贯彻,体例不够规范化,或前后内容重复;史学的核心考信求实,但是编纂者在这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封建迷信色彩比较浓厚。

《宋书》。作者沈约(441~513),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全书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100卷。《宋书》的志有八个门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几乎占全书的一半,是书中的精华所在,记载了当时自然科学、乐器演变、地理沿革等知识,非常的有历史见识;书中行文优美流畅;书中的思想体系属于正宗的儒家思想体系;民族思想它一方面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偏见;另一方面又承认民族区域划分的现实,反对民族间的征伐战争,认为处理民族关系应以羁縻和防御为主;缺点是对政权鼎革之际史实的记载多所回护,歪曲和掩盖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朝史学家。萧子显是齐高帝萧道成孙。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后迁吴兴太守。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着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佚失的一卷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南齐书》记录的一些文化史颇有价值,为科学家祖冲之立传,在传中记录了他创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的过程和机械特点。又在传中全文引用祖冲之的《上大明历表》,详细向世人介绍了创大明历的指导思想和大明历的具体特点,为人们研究科技史留下了珍贵资料;对于历史和现实问题,还是有一些独到看法的,论赞形势模仿范晔的《后汉书》;宣传神学迷信方面,与沈约是一脉相承的。齐梁之际佛教兴盛,萧子显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口味,在书中极力鼓吹佛法的力量;《南齐书》中也存在着大量歪曲史实之处。这个问题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连历史学家也不能避免。

《梁书》、《陈书》。作者姚察、姚思廉父子。姚察(533-606),字伯审,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南朝历史学家,先后在梁、陈、隋三朝做官,参与修史工作。他在陈朝时,开始撰梁、陈二史,未成。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他又奉诏继续撰梁、陈二史。然而,姚察终于未能完成梁、陈二史,就在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去世了。临终之前,他告诫儿子思廉一定要'续成其志'。姚思廉(557~637年),字简之,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贞观初,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于贞观九年(635年)修成《梁书》《陈书》。

《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书中对于政权兴起的解释,虽然使用了一些天意、历数等。陈腐的词汇,但把落脚点还是放在了人事与人谋上。《梁书》强调英雄创造历史,同科学唯物史观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当时,同神意史观相比还是有进步意义的。重要的缺点是记事记人方面,常常有一些时间差误、前后矛盾的地方。书中的思想糟粕也有不少。充斥书中的大量阴阳灾异、图谶祥瑞,乃至望气相面、因果报应、神怪异闻等,给人以陈腐、庸俗之感。宣传佛、道等宗教迷信,也是书中存在的问题。

《陈书》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包含36卷。《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陈书》在记述陈朝“其始之所以兴”“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还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也为后人了解陈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魏书》作者魏收(507年—572年)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早期至6世纪中叶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共124卷。《魏书》的主要优点包括:第一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因为《魏书》的存在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妥帖的。第二它的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最明显的就是《魏书》叙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详细记载了它在北魏的兴衰史。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此志乃魏书首创,首次有史书记载佛道两教的流传及变革,尤其对于记载佛教发展十分详实,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关于它的缺点历史上批评的比较多,大概包括不实、曲笔党齐毁魏、十志内容疏略、载入大量无关重要的诏令、奏议,以致篇幅臃肿。虽然有诸多的缺点但是毫无疑问《魏书》是现存叙述北魏历史的最原始和比较完备的资料。

《北齐书》作者李百药(565年-648年),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全书纪8卷,列传42卷,共50卷。《北齐书》的主要优点包括: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记载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宗教文化、特别是发明家记载详细;史学体例非常可取;叙事简要,对于琐言碎语及一些荒诞不经的史实,作了大量删削;但是书中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封建糟粕以及部分的史料失真是该书的瑕疵。

《周书》作者令狐德棻(583~666)),唐初政治家,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在唐初颇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最大贡献为编修《周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全书本纪8卷、列传42卷,共50卷。周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是面对以东魏成正统的《北齐书》转而在《周书·文帝纪》中以西魏皇帝年号记事,详细记述了西魏文帝、废帝、恭帝共二十二年的政治、军事大事,形成北魏-西魏-北周这样一个“正统”的继承关系,是一个特殊体例;第二是视野开阔,着意于反映当时的历史全貌这一显著特点;第三是《周书》文笔简洁爽劲,为后人所赞许。缺点是受限于当时政治环境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存在对宇文氏的歌功颂德,另外就是史料收集和考订方面比较粗糙。

《隋书》魏征和长孙无忌主编。记载隋朝的断代史。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也是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隋书》的可取之处特别的多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史为鉴,这个得益于唐太宗对于隋朝灭亡的总结和警惕。其次就是它很少隐晦,比如,尽管虞世南在唐朝已成为唐太宗十分信任的大臣,但纪传中写到他哥哥虞世基的罪恶时,丝毫不加掩饰,得益于当时的大环境比较好。还有就是是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留了丰富的资料。

《北史》《南史》作者李大师、李延寿父子。李大师(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北魏龙骧将军、荥阳太守、姑臧穆侯李承的玄孙,北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平宣景男李虔的曾孙,北齐外兵郎、顿丘广武东三郡太守李晓的孙子,隋朝清江洛阳二县县令李仲举的长子。李延寿,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李大师因熟悉前代历史,长于评论当代时事,有志于撰写一部南北朝史书,他仿《吴越春秋》体例,以编年体撰写南、北朝史,后因事一度中辍。当他再执笔从事史书撰述时,已是武德九年(626),贞观二年(628)去世。他在临终之前,因'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李延寿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南史》与《北史》。

成书依据:虽然《南史》与《北史》之前已经有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魏收的《魏书》,魏澹的《魏书》和王劭的《齐志》等也已成书。而当李延寿继续编纂南北史的时候,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的编纂工作也正在进行或定稿。但是在隋、唐全国统一的局面形成后,人们很需要综合叙述南北各朝历史的新著。同时,分裂的封建政权互相敌视的用语如“索虏”、“岛夷”之类,已与全国统一后南北各民族大融合的形势不相适应,所以李氏父子打破了朝代的断限,通叙南北各朝历史,又在书中删改了一些不利于统一的提法,正是反映了当时历史的要求。

《南史》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烦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对各朝正史以删节为主,但有应删而未删的,有过求简练以致混乱不确切的。也有由于对原书史文未能很好领会而把重要字句删去的。总体来说汇集正史的纪传,因而拘泥于原书,没有达到李大师横则沟通南北,纵则贯串几代,综合成为新著的意图。

《北史》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基本同南史。

《南史》和《北史》主要取材于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以“二史”与“八书”相比,不是说“二史”可以代替“八书”,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在“二史”与“八书”的关系的问题上,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对于“二史”和“八书”撰述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它们的作者在思想上的异趣,以及它们在材料运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区别,都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说明;“二史”和“八书”在反映南北朝时期历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传播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方面,各自都有贡献,都有应当受到重视的理由和根据,我们不应在它们之间进行抑扬和褒贬;对“二史”和“八书”作比较,目的在于总结和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优点,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运用它们所提供的而又确实经过我们鉴别的历史知识为今天的社会实践服务。读“八书”、“二史”如此,读其他史书也是如此。

《旧唐书》赵莹主修。赵莹(885-951),字玄辉,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后梁时代进士,后担任后晋的宰相,奉命组织编撰唐朝历史。后来后晋被辽所灭,赵莹被辽国俘虏,辽太宗爱惜他的才德,授以官职,做了辽国皇子的老师,但赵莹思念故国,遇有北来的后周使臣,悲不自胜,向南磕头,涕泣横流。后向辽世宗请求死后归葬故里,得到同意,在他去世后派人送灵柩南归。周太祖郭威追赠他太傅的官职 ,葬在华阴。记载唐高祖直至唐哀帝这一段唐朝历史。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共200卷。《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距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史料来源丰富。《旧唐书》相对于后来的《新唐书》确实问题不少,但是它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保留了一手的资料,这个是最为重要的。

《新唐书》作者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的编纂原因是宋仁宗认为《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

例如系统地整理了唐朝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记录了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等情况,补充了不少《旧唐书·地理志》所没有的资料;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历》的《历议》,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

《艺文志》比《旧唐书·经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别是唐玄宗开元以后的著作补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旧唐书》所没有收录的。

《新唐书》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之点是鄙视农民起义思想较为严重。 编写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在《黄巢传》前冠以'逆臣'二字;对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使用了极为恶毒的词汇,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

《旧五代史》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共一百五十卷,纪六十一,志十二传七十七。《旧五代史》材料较为丰富。

《新五代史》作者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零零七年),死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一零七二年)。记载了自后梁开乎元年(公元九零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九六零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全书本纪十二卷、 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

《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欧阳修编纂《新五代史》的目的是因为五代以后社会混乱,伦理纲常颠倒,人们没有廉耻,所以要像孔子一样通过修史来使那些没有廉耻的人畏惧。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

《宋史》作者脱脱。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顺帝时任丞相。记载整个宋朝的历史。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

《辽史》作者脱脱。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1124—1218年)。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辽史》的特点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辽史》的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在《辽史》的志书中,新创《营卫志》,记载了契丹营卫概况、各部族的建置和分布等;另外,《辽史》的最后有《国语解》一卷,对书中用契丹语记载的官制、宫卫、部族、地名等分别加以注释,为阅读《辽史》提供很大方便。缺点也很明显,近人说《辽史》“在历代正史中最为下乘”,此说不无道理。首先过于简略,以致漏载了许多修史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其次,记事前后矛盾。另外记事错误甚多。其中既有纪年错误,也有文字、史实错误。但是《辽史》的缺陷虽多,《辽史》作为现存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了辽朝历史事实的著作,其珍贵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金史》作者脱脱。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的《金史》,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首先在编纂体例和内容方面,便有许多超越前史的独特之处。其次,在史料剪裁及记述方面,处理也比较得体。这一切的前提也与金朝重视编史有关系。

《元史》宋濂、王袆主编。宋濂,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历史。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元史》的主要贡献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立即着手组织《元史》的编纂,征集史臣和色目人编次成书,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图是以此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而他自己则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因为明修元史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使它具有比其他某些正史更高的史料价值。元朝的13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部分内容只是靠《元史》才得以保存下来。《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而本纪又占全书近1/4,保存了大量失传的史料。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随得随抄,前后重复,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对,考定异同,时见抵牾。如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同一专名,译名不一。史文译改,有时全反原意。沿袭案牍之文,以致《河渠志》、《祭祀志》出现了耿参政、田司徒、郝参政等官称而不记其名。又据案牍编宰相年表,仅删去其官衔而不予考订,以致有姓无名。

《明史》作者张廷玉、万斯同等。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学家。,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师事黄宗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剑桥中国史》评价道:“在二十四史中,《明史》被列为编纂得最仔细因而也是最可靠的史书之一。正史编纂者可以得到的许多资料如今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也很明显,正史对明朝历史所作的解释,是根据清朝政府官方的新儒学正统观念。在这方面某种偏见是可以预料的。凡是涉及晚明时期明帝国与满洲和蒙古的关系的题目,其论述必然是偏颇的。不过,作为一种资料,这部官修史书最严重的不利在于,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它的明代原始资料尽管有所遗失,许多仍然存在。就此而论,值得在这里指出,清代文字狱中禁止的大多数作品一直被保存下来,而大多数遗失的作品不在被禁之列。这可能是直到今天在许多国家看到的现象的又一种说明。一本被列入禁书名单的书,被认为有特殊价值,从而被小心地保存下来。禁令实际上是最有效的广告形式。”

二十四史说完了,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并不是大一统强盛的王朝的史书就一定修的好,修的好不好决定于后面取代他的王朝的实力和决心,很明显的就是唐朝,后晋显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编修一部恢弘大气的《唐史》所幸后面的宋朝及时补上。还有我们发现二十四史有七部成书于唐朝分别是:《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这和唐朝的强盛是分不开的。另外二十四史中我们总说前四史水平是最高的,我觉得和我们的封建制度逐渐完善有关系,宽松的政治制度下才会出现诸多优秀儿的史学家,也会出现很多优秀的史学作品。待到明清编史书完全成为了政治家的一种作秀手段,限制了作品的艺术高度。欢迎指正交流,希望能对志同道合之人有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