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 樱花藏翰墨,元典释黉宫——写在冯天瑜先生八秩华诞之际

  武汉大学樱花绽放

导读

       “ 樱花藏翰墨,学术行空天马躍;元典释黉宫,精魂绕匝杏坛香。 ”辛丑小阳春,春风风人,武汉大学樱花竞相绽放,前来观赏者人头攒动!你可曾知道,在樱花簇拥下,在这所百年老校有一座文物瑰宝——冯天瑜、冯天瑾昆仲捐赠的“冯氏捐藏馆”,同样吸引着众人的眼球。辛丑春日不同的是,冯公天瑜老师正是“坐七望八”之年,笔者特与诗家潘安兴兄联袂撰联恭祝先生八秩大寿!花绽放,前来观赏者人头攒动!你可曾知道,在缨花簇拥下,在这所百年老校有一座文物瑰宝——冯天瑜、冯天瑾昆仲捐赠的“冯氏捐藏馆”,同样吸引着众人的眼球。辛丑春日不同的是,冯公天瑜老师正是“坐七望八”之年,笔者特与诗家潘安兴兄联袂撰联恭祝先生八秩大寿!

冯天瑜、冯天瑾为“冯氏捐藏馆”揭牌-吴雪 摄

  我与冯先生忘年之交有年。最初相识于一次辛亥革命史探究,先生耳提面命,让人如坐春风,至今记忆犹新!自此,他对后学不遗余力,多有提携与激励。先生曾亲笔为拙作《首义大都督黎元洪》《无陂不成镇》《胡秋原》等书赐教与点评,还拨冗为拙作《共和先驱范熙壬》《高振霄传记》等作序,更让人动容。甲午春节,我前往冯府贺岁请益,冯师给我讲述冯府藏墨往事,我作《由王国维书赠冯氏“饮酒”说开去》,先后在《中华读书报》《书屋》《湖北日报》等报刊刊发。

左起冯天瑜、裴高才在王国维书赠冯永轩条幅前留影

  有一次,在中华文化国际论坛上,笔者耳闻目睹,台湾著名学者在大会发言引用台湾版冯天瑜先生著述《元典:文本与阐释》的论断。此后,笔者特到书店购买了大陆版冯著《中华元典精神》拜读,并当面向先生请益。原来,自从冯先生著述的《元典》于1990年代初在海峡两岸出版后,在海内外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当代哲学巨匠张岱年先生曾称其为学界“重大贡献”。

  三十年过去了,即使是身染沉疴,化疗的折磨,冯先生仍然孜孜矻矻,持续深入探究中国文化元典精神,而且常说常新。记得前年樊星兄告知冯公重病住院的消息后,笔者前往医院探视时亲眼目睹,先生的病榻旁堆满了书籍,床上还架着手提电脑;同时,他又“八十岁学吹鼓手”,利用微信与学人进行“云交流”。

      冯天瑜、姚彬彬著《中国文化元典十讲》中华书局2020.9

  在庚子春战疫期间,他仍然关注现实,笔耕不辍,陆续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与《书屋》等报刊上发表的《“封城”之际议“生态”》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宏论,都是他长期探究中华文化元典精神的结晶。他对中华元典精神的炽热情怀,持之以恒、不断求索的学者光风,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孤往精神,让人高山仰止。

  近年,他与其弟子姚彬彬合撰的最新成果《中国文化元典十讲》即是明证。庚子深秋,先生刚刚出院,即向笔者题签了这部刚刚面世的尊著。笔者兴奋之余,敬读再三,如醍醐灌顶。作者思考的深邃性、学术的首创性及其当代价值等,令人振聋发聩。

 左起裴高才与冯天瑜(中)冯天瑾(右二)及家人在捐藏馆-吴雪 摄

  作为叙介中华文化元典的扛鼎之作,该书首先阐发了中国的哪些典籍堪称“元典”,元典生成的历史条件,中国元典与古希腊、希伯来和印度元典的异同关系,由此透视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引经据典证实:元典联结古今,其精义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生命过程。进而提出了精辟的论断:回溯元典,不仅是“返本”,也是“开新”,冀全社会倾情关注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尤其要重视元典的现实意义。值此庚子疫后,回望先生此前阐发“生态文明”的远见卓识,让人高山仰止。

冯先生题签《中国文化元典十讲》

  为了让诸君了解凝聚冯师两代人心血的《藏墨》,特分享冯师为《冯氏藏札》一书所作的序言《先父冯永轩收藏的信札》之一,首发于中华读书报),以飨诸君。

链接:

冯天瑜 : 先父冯永轩收藏的信札

 “札”,本指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引申为公文及书信。造纸术发明前,我国的书写材料,早期为甲骨、石料、金属(如青铜器),因其笨重,又采用纺织品(称“帛”)、木片(书写后称“札”)或竹片(书写后称“简”)。汉代以降,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但信函仍习惯性地称“书札”“笔札”“手札”,又称“书简”“尺牍”(牍,一尺长书写文字的木版,引申为公文或书信),更通常的称呼是“信札”。

  信札是人类发明文字后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我国现存最早写在纸上的书札,是西晋陆机(261-303)的《平复帖》。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为了祈求友人病体康复而致札问候,此即《平复帖》(“平复”即康复),是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也是存世最早的纸本书信(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魏晋时期,书札应用普遍,不仅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而且透现文学及思想成就,书法艺术也得以展示。魏晋士大夫崇尚玄学清淡,讲求风度文采,其往还书信,文辞简洁渊博、书法劲拔潇洒,钟繇、王羲之、谢安等文豪都是信札高手,文义、书法并美。此后千余年间,这种信札传统流播于文士,并影响民间,成为中华文化典雅风范的一种表现,当为今人继承与发扬。至唐代,信札广用,并出现专门用以写信的纸张。明清以来,特别是民国年间,信纸愈益专门化,出现所谓“笺纸”(“笺”为制作精良、尺幅较小的纸张)。笺纸,也称诗笺、信笺,指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为文人雅士传抄诗作或信札往来的纸张。民国时著名的“十竹斋笺”“芥子园笺”,上有梅兰竹菊等隐画,或印有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等人作的笺画,十分清丽。

  《冯氏藏札》共189通,主要是先父冯永轩(1897-1979)于上世纪20-60年代收藏的的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文士、政要议学论政的书札手迹,另附先父友朋致函及笔者师友来信。其编目为:

一、近贤论艺

本目汇集清中晚期及民国间文士所撰信札,多有评议学术、艺文的内容。如清乾嘉之际四大书法家之一、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1733-1818)致友人函中,讨论某抄本与刻本的优劣异同,力主“刻出一部正经书”,批评“明朝人千百种集,皆不成书耳”,表现了乾嘉学风的谨严及对明人编书粗制滥造的不齿。

又如清中叶著名思想家、扬州学派代表学者之一焦循(1763-1820),在致扬州学派宗师阮元从弟阮亨(字梅叔)函中,于春江食鮆闲议之后,介绍自编《北湖小志》已然成书,而《(扬州)足征记》正在资料搜集,可见焦氏著述之勤,笔锋又转议书法大义。此函确为雅士论艺之佳品。

金石学家张廷济(1768-1848)的一通短简,评议玉龙钩拓文及汉铜虎符,字字玑珠。

曾门四弟子之一、晚清学者、书法大家张裕钊(1823-1894)与藏书家莫绳孙函商《经籍纂诂》补刷事。

曾主持湖北学务的清末学者黄绍基(1854-1909)与友人书,议存古学堂开学事宜,并乞友人检讨《兵法史略学》《中国历史》等教材。

上:1957年冯氏全家福。前排右一为冯永轩,后排左一为冯天瑜

文学家陈衍(1856-1937),议《国学专刊》上海发行、《武夷山志》检核、刊刻《通志》诸务,以及门人龙沐勋(龙榆生,20世纪最负盛名的三大词学家之一)等注诗情形,指出“注诗颇难,不如先注其出正史者,次则诸子,次则大家诗集”,不啻为注家之方法圭臬。

历任两湖书院院长、湖北教育司司长的姚晋圻(1857-1916),为某学堂定名与友人切磋。提出“滋兰”“清汉”“规楚”或“楚规”诸名,并加文字考训。

李晋年(1860-1910),渊博的历史地理学家,《新疆图志》多出其手笔。此函戏拟八股一篇,又拟试帖诗《赋得政在养民》,再议两碑释文,表现了晚清士人的志趣情志。

曾任江夏知县、武昌知府的陈树屏(1862-1923),函议“留学毕业生具有实在价值,定有应行考试地方”,又议教育会的职能。

武昌方言学堂主事者、博学多艺的程颂万(1864-1932)与黄庵议丝竹金石之学。

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张大千的老师李瑞清(清道人)(1867-1920)两通信函议书道之精髄,又考析一碑文的历史。

吴其昌(1904-1940),与先父冯永轩为清华国学院一期同学,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其致外交家、汉学家时昭瀛函,申述自己留日经费困难,议及讲稿中国文化史第二部“社会之部”中某事,得李剑农先生称赏,七年前有期刊有意刊载,然吴氏慎重未发表,现因留学需款,遂拜托时氏推荐刊发。

此目诸函,表现清民间文士的生活百态及其治学讲艺的精深广大。

陶德麟(左四)冯天瑜(左一)等嘉宾在《冯氏藏墨》首发及展览开幕式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