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享单车市场只剩“蓝黄绿”三色,押金不收了,暗流在涌动
3月19日,一则“上海哈啰单车半小时收费2.5元”的消息冲上热搜。人们在谈论共享单车计价规则的同时,也忍不住回想起曾经“诸侯混战”的时代。
共享单车,这个资本一度疯狂涌入的行业,如今在上海只余三种颜色——“哈啰蓝”“美团黄”“青桔绿”。在“暗流涌动”的竞争格局下,如何平衡好行业市场性和公共性的关系,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水平。
当下,至少有一点已成为共识:具备公共性的互联网商业新模式,完全市场主导并不可行。加强市场、政府、社会之间的联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终于,共享单车不要押金了
说起共享单车,很多人不免想到一个问题,“我的ofo退押金排队到多少名了?”
打开ofo共享单车APP,首页左上角明晃晃“返钱”两个字。主界面上分门别类的商品,让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品牌APP,更像是导流、返利购物网站。
用户若想退回押金或余额,首先要将余额转移至ofo返钱,再从ofo平台上购买商品,或通过ofo平台搜索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跳转后购买,才能获得一定金额的返现。也就是说,想退完199元就要消费几千元至上万元,这让用户深感被二次“绑架”。
如何挣钱,一直是共享单车绕不开的生存话题。在此前的发展中,押金成为相关企业乃至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围绕押金做文章被一些企业看作是盈利的机会。这笔钱聚少成多,形成可观的资金池。且不说押金能够被用于企业生产运营,即使用于购买金融产品或投资一些项目,回报也非常惊人。
但在共享单车“新三国时代”,三家企业首先达成的共识是:不再收取押金。或许,这是取信消费者的第一步。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说,这消除了安全风险,避免ofo退押金窘境再现,同时让头脑过热的拼流量失去意义。
有人不禁会问:靠着骑行收入,共享单车如何过活?看看三家品牌,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背后有“靠山”。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哈啰单车获阿里投资,青桔单车由四轮出行巨头滴滴推出。尽管共享单车是难赚钱的生意,但在互联网巨头看来,它产生的是千万级别的流量,且两轮出行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市场。
如今各家共享单车的发展不再是盲目融资扩张,而是融入相应的系统,或者多元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点。比如,美团将共享单车与平台的网约车、无人配送、到店到家服务等结合,构建商业闭环。即使共享单车不盈利或微利,也能服务于企业的其他业务;哈啰出行除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两轮业务外,正延伸自己的商业边界,在“同城物流”“网约车”“本地生活”等领域探索,致力于构建包括酒店住宿等在内的、基于出行的综合性普惠生活服务平台。
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在上海郊区的某些地段,有市民注意到,共享单车停车区域地面上排布着多个正方形造型、边长约10厘米的蓝色道钉。
这是哈啰出行团队基于“蓝牙道钉”技术的定点还车项目,从数量、停放时长等维度,检测共享单车停放情况,辅助单车运营管理。“用户如在停放区域外还车,智能锁将在关锁后自动弹开,同时我们的系统会发出警示通知,直至用户将单车停放至规定区域方可成功关锁。”工作人员说。
“蓝牙道钉”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北京、天津等地已有应用。从技术层面上看,它为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提供了一种解法。不过,也有人对共享单车企业之间是否具备统一的技术标准提出担忧,“如果各自在相应区域安装'蓝牙道钉’,恐怕会变成新的'跑马圈地’。”
抢夺地盘,是行业平静表面下涌动的“暗流”。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目前的难点不是资本和车辆生产,而是在各个城市的配额。以上海为例,从2018年开始对共享单车企业按照季度进行考核,由第三方机构从运营服务水平、对接数据质量、管理响应速度等几个维度展开。从2019年开始根据考核结果动态分配不同企业的准入车辆数量。
配额的初衷,在于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较早进入市场且表现良好的共享单车企业已拿到较多的配额,而后来者往往要经过一定的考核期。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后来者等待的耐心不再,于是选择强行打入城市、大量违规投放。
“配额”也能成为钳制对手的手段。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有媒体报道,有共享单车从业人员称,他们在某些区域的单车经常突然变少,调查后发现,这些车子不是被骑走,而是被竞争对手用调度车运到了郊区等偏远地带。又或者,利用监管给竞争对手“捣乱”,比如安排运维人员在街上搜集对手的停放乱象,并拍下照片和视频,这些内容不久后就会被发送给监管人员。甚至有更“省事”的方式,假扮合法的扣车单位租下停车场,专门用来停放竞争对手的车,形成“扣车”生意。
多方联动是共识
在业内人士看来,车辆配额、电子围栏原本是规范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举措,是为了控制投放数量、约束停放范围,但由此引发的恶性竞争不仅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等新问题,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这个时候,靠企业自律,显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不仅专家学者,包括共享单车企业自身也意识到,由于这个行业具备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需要市场、政府、社会多方联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上海出台了顶层设计。
今年5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它对共享单车提出两个“30天”和一个“2小时”的管理新规范。
“30天”即相关企业在上海市初次投放或新增投放车辆,应当在投放运营前30天,向管理部门备案车辆投放方案。同时,按照动态调整机制要求,自收到管理部门通知之日起30天内,完成车辆回收。无论投放还是回收,企业应将信息数据同步传输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
“2小时”指的是,相关企业应当加强日常调度,及时平衡区域潮汐车辆供给。立法明确了“禁地”——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等,不得挤占。否则,城管执法部门应当通知“肇事企业”2小时内予以清理。同时,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管理队伍或者委托第三方及时清理车辆。
《条例》的推出,为共享单车管理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但后续的管理也很关键。
“共享单车是应市民需求而生的,它所解决的最后一公里,恰恰是对城市规划缺失部分的重要补充。”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指出,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好了,在市场性和公共性之间找平衡,既给予大家出行的便利,也能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有序利用。“不仅仅是把共享单车看作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将它看作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单车?城市慢行系统是否完善?停车区域是否划定合理?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思考的内容。”
在用户侧,也有建议和意见。不少共享单车高频用户提出,车辆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有待提高。同时,相关企业应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周转率,既有助于企业盈利,也能充分体现“共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