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黄陂古人过年更为讲究,元宵节时甚至会搞郊游!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祝各位网友牛年快乐,大吉大利!小编今天要谈的是黄陂旧时春节习俗。
在城里住久了,对春节越来越无感,小时候喜欢走亲访友,长大了却更希望节日里能落个清闲,好好一个春节原本应该阖家团团,家人坐在一起围炉谈心,如今的过年更多的时候需要走亲访友,日常就是吃喝、睡觉和逛街。
当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过节法,成语里有个词叫“移风易俗”,说明风俗的改变是正常且经常的事情,既有主观上的调整和放弃,也有客观上的适应社会发展,一地之风俗,短的几年一变,长的也不过数十载。
黄陂的过年习俗,其实变化也很大!
▲黄陂三鲜,年饭必备

01

历史上对黄陂这个地方的评价

黄州府志里记载,苏东坡评价黄陂风俗时说“陂俗尊德乐道异于他邦”,这个评价相当之高,或许在苏公看来,宋代的黄陂不仅人人安居乐业,而且社会风气也可作为典范。
古代郡志里,形容黄陂“民皆勤农桑,寡游贩,敬慕儒术”,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黄陂人都勤于农业生产,很少人到处游玩或者做生意(封建时代,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商人和商业活动被看不起),敬慕儒家思想,这个评价也不低。
古代黄陂志里,说“陂俗贤德独懋,鲜游卖,人行客过其都未尝见妇女面,唯朝夕勤织纺而已”,大白话是:黄陂的风俗贤德勤奋努力,很少看到游玩和做买卖的,路过的行人从来都没看到过妇女出现,因为她们从早到晚都在家里纺织。
府、郡、县的地方志里,都对黄陂赞赏有加。
有好的地方,必然也会有不好的时候,古书记载“陂地瘠民贫,近来风气渐薄”,意思是黄陂土地贫瘠,百姓穷困,社会风气近来逐渐变得冷漠。还有记载说“陂民多贫,衣无副,当宿浣涤,晨兴湿不可着,燃薪炙之,终岁青布袜蔽履尔”,这一段话读来令人鼻酸,说当年的黄陂百姓大多贫困,没有换洗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脱了洗了,早晨发现还是湿的不能穿,只有烧柴火将衣服烤干,大部分人整年都只能穿青布袜子当鞋子而已
▲清朝百姓生活,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02

100多年前黄陂人过年习俗

下文摘录自《黄陂县志·清同治版》卷一风俗篇。
除夕日,家家不睡,至鸡鸣时用香烛爆竹在大门外祈神谓之出行
正月初一日至初三,不汲水,不扫地,俟初三日再以牲礼祀神,为烧门神纸,然后汲水扫地,汲水时仍以香烛祀水神
正月十五日妇女画,日出游郊,原或拾青麦戴发上,东坡集江淮间俗,尚正月为子姑神,能数数,画字,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乡间女子争为之。
小编老家黄陂是祁家湾五岭人,记得小时候确实有守岁之习俗(人多的家庭会真的守一个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牌,但人少的家庭大多转钟就会休息),早上天蒙蒙亮,就开始祭祖和放鞭(许多年没回乡下了,不知道此风俗还保存否,据说老家很多人在三十白天吃年饭和祭祖了,不再放在初一早晨。
初一至初三不扫地,不洗衣服这个习俗大多数家庭仍保存着(老人会坚持,年轻人大多不在意),古代初三需要祭神以后才可以打水扫地,小编模糊记得以前初几也是要再次祭祖的(有知道的朋友,麻烦文后告知)
正月十五,古代妇女会画画,日出郊游的时候采青麦子戴在头发上(用现代话说,黄陂古人很小资),苏东坡(苏大诗人看来和黄陂渊源不浅)引进江淮一带的风俗,说正月之神是子姑,可以数数和画画,筷子为笔,簸箕为纸,在盘中的土灰上作画,乡间的妇女争着学习。
▲打糍粑

03

过年,其实过的是心情

古代人,日常劳苦,但所得甚少,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休息几天,才可以吃点好东西,穿点新衣服,所以古人初一至初三才强调不要做家务事。
我们小时候会觉得过年好,是因为春节里可以得到许多平常得不到的东西,即便是大人,虽说过年需要大笔的支出(所以才出现年关这个词,过年就是过关),但20多年前的家长们,内心里也多还是很喜欢的,不仅孩子可以回家,至少他们劳累了一整年,也可以借机休息半个月。
所谓过年,其实过的是心情。节日的功效之一就是让人民或放松心情或尽情娱乐,只要你觉得爽了,这个节就过得不错,从这个角度看,春节其实不应该过于程式化,每个人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过就好了(什么初一祭祖,初二回娘家之类,太过于程式化)。
过个年,如果搞得自己太累,这又何苦呢?
这个春节,小编继续家里蹲,亲戚朋友说好了,发个红包,开个视频拜年即可,平常见面很容易,何必要挤在春节里呢,我去一趟,你要忙半天,搞一桌子菜,其实我喜欢吃的没几个!我不去,你还可以在家里打半天麻将,何乐而不为呢,呵呵!
当然,小编能这样,是因为亲戚朋友看得开,能理解,如果您的亲戚喜欢过年热闹,那你还是免不了上门拜年这个任务的。
还是那句话,过节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联络感情,最好能让自己爽一把,怎么过其实真的不重要!
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

  • 话说“过年”

    ◆ ◆ ◆ 文 | 王治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是一首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 ...

  • 学乐辨风,咱们就来说说“风”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有大风,那咱们今天就来说说"风"--) 甲骨文中的"风"写作 这是一个飞翔的凤鸟形象,不仅有凤冠,还突出了修长美丽的翎毛."风&q ...

  • 优雅!从细腻的绘画作品品读出100多年前古人的优雅生活

    原创国画雅集2021-02-02 06:01:00 每当发送一些大写意作品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说这些绘画犹如儿童画,有的人说这些绘画是丑画化,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绘画应该当随时代 ...

  • 古人对0岁到100岁的称谓,这么有讲究!你的称谓是什么?

    古时,人们交流时,不会直接说自己多少岁.而是会用年龄称谓来代替,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 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指老人,古时,黄发是长寿的象征.垂髫 ...

  • 100多年前的水彩,现在看还是很美,很惊艳,超经典!

    迷上景观手绘 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免费学习景观手绘 这期我们整理了一部分百年前的水彩 创作时间以18-19世纪为主 在欧洲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体系里 水彩是和素描.手稿.设计稿等放在一起的 老惯例 ...

  • 100多年前日本妓院什么样?一组照片告诉你

    她们的表情莫名的感到诡异. 人家的历史也很悠久,在平安时代之前,歌舞伎跟妓女是混合的,也就是说,既卖艺也卖身. 平安时代之后,歌舞伎跟妓女分开了,歌舞伎卖艺不卖身. 当然,要是合眼缘,客串一下也是有的 ...

  • 原产于美国的苹果老品种,100多年前引入我国,火得家喻户晓

    100多年前,有一个古老的苹果品种,由当时的日本传入了我国.不过,这个古老的苹果并不是日本选育的苹果品种,而是起源于1800年的美国. 当这个古老的苹果品种引入我国后,由于它曾经在80年代的时候风靡一 ...

  • 100多年前,德国人在新疆盗走了不少精品!

    古代艺术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 有一个叫柏孜克里克的千佛洞, 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 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 ...

  • 100多年前的中国景观,原汁原味!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他在1906至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宣统元年)间穿越了中国的十二个省,行程数万里,对 ...

  • 年前大扫除的风水讲究,小心毁了新年财运!

    时光飞逝,2021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近期,肯定已经有许多家庭,开始陆陆续续地大扫除,为新年迎春做准备了.居家大扫除,象征除旧布新,即扫掉家中积攒一年的晦气,好迎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但按照风水学上的 ...

  • 100年前我1岁,上海解放时海关大楼那串长鞭炮就是我买的……

    我叫官本信,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我1岁. 我祖籍青岛平度,幼时立志读书,虽逢战火,仍执着求学,1947年国立西北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江海关也就是现在的上海海关工作,在那里遇见了红色火种,加入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