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长江新城神秘之地-武湖,原来谌家矶70年前和她是亲兄弟

长江新城起步区包括武湖和谌家矶,这两个地方现在分属黄陂和江岸区,但在70年前,它们都还是黄陂的一部分。

谌家矶,虽在武汉三环之内,但由于开发缓慢,有相当一部分城里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个地方(长江新城提出前)。

武湖,虽然发展的比谌家矶好,但其实也很神秘。

和东西湖一样,武湖原本也是长江泄洪区,历史上常受水灾和血吸虫危害因而人烟稀少,近百年来最低峰时全武湖人口仅7980人。

由于缺乏土著居民,其历史和人文也就难以被更多人了解,自然也就在其他人眼中显得神秘了。

▲今日武湖

▲上世纪的武湖农场地图

1

武湖名称来历。

武湖地名之由来是取自境内的那个湖泊,据古书《广虞》记载,东汉江夏太守黄祖在此练兵,故名武湖,又称黄汉湖。

2

武湖行政沿革。

武湖大部分地方一直属于黄陂县,只有沙口,清朝时属于黄冈中和乡,民国时又属于武昌县青山区,解放后才划归黄陂武湖管辖。

不要小看了沙口,但凡地名带口者,必是河流入江口,比如汉口,是汉水入江口,滠口是滠水入江口,那么,沙口附近是哪条河入江呢?

是汉水,先秦时期,汉水是从武湖沙口这里汇入长江的。可见,沙口这个地名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解放后,武湖地区城立了五通口、仄泊澥、沙口、高车和谌家矶等5个乡,划归滠口区管辖,1951年随滠口区划到武汉市,1952年7月又复归黄陂;

  • 1953年,武湖地区调整为两个乡,沙口等长江沿线和谌家矶组成长江乡,其他地方组成五通口乡;

  • 1956,谌家矶划入武汉市,长江乡撤销,沙口等都并入五通口乡,当年11月,五通口乡和滠口一起并入横店区;

  • 1960年,武湖从横店区划出,正式成立武湖农场;

  • 2004年,武湖农场改名为武湖街道;

相对来说,武湖应该是黄陂所有街道中行政变动最小的地方了,各位可以参考我昨天所发的《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的新武汉人》中横店的行政变化情况。

▲上世纪80年代初武湖五通口街景

3

为什么过去武湖的人口那么少?

因为武湖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经常性的受两大灾害。

一是水害。盖因武湖境内多为平原,地势较低,最高处海拔27.6米,最低处15.6米,故每到汛期,除长江水和滠水倒灌入武湖外,境内北面的武湖和北湖因有四条溪水注入也会造成内渍,两者叠加,常常造成武湖地区一片汪洋。

1931年,长江大水,武湖地区泡在水中达2个月之久。

二为血吸虫。

在武湖建立农场前,该地区共有52500亩田地存在钉螺,其中安全区8600多亩地存在钉螺,从1931年到1949年18年间,因为血吸虫病,武湖地区59个村子完全毁灭,共死亡3798人,大批人被迫逃离家园。

▲上世纪80年代的五通口轮渡码头

4

武湖当年的围垦。

和东西湖的开发一样,中南局和湖北省为了保护武汉汛期安全和开发湖滩资源,上世纪50年代决定对武湖地区进行围垦。

当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方案是:

  1. 从黄陂县城开始,向南沿滠水河东筑堤;

  2. 沿长江岸边筑堤抵挡长江汛期洪水,东从新洲香炉山起直至江咀;

  3. 北湖和武湖之间筑堤,截流5条原注入武湖的溪水改道注入北湖(由于后来围湖造田,武湖的湖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故现在的地图上是很难看出这个工程的);

  4. 湖内建泵站,向长江抽排渍水;

1966年9月,黄陂和新洲组织4万民工,经过6年奋战,于19721月武湖大堤第一期工程竣工,共修筑沿江大堤14.6公里,滠水大堤19.6公里,大堤宽5-8米,海拔高30-31米,高于武汉长江保证水位29.30米;

▲上世纪80年代农场新居

5

围垦后的武湖至1985年期间发展简介:

武湖大堤落成后,1971年,武湖农场第一次实现盈利1.88万元。

杜绝了水患,同时血吸虫病也得到有效根治,武湖当然也就欣欣向荣了,毕竟黄陂再没有一个地方有武湖这么平整和宽阔的土地,当时的武湖农场的特点是“7分耕地,一分半水面,一分半林地”。

1975年,滠口到阳逻的公路建成,武湖人民下雨天也可以去汉口了。

1976年,武湖发出严禁履带车、胶轮车通行沥青路的公告,既然43年前就知道保护公路,为什么43年后却任由后八轮在黄陂的公路上随便跑呢?

1982年,武湖人口达到22384人;

1983年,武湖农场实行分产到户承包责任制,全场耕地分到3172户,每亩地农户每年定额上缴21.5元(包括公粮、水费及各项提留等);

1985年之后武湖发展大事各位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赘述了。

▲上世纪的武湖农场

6

武湖当年发生的有趣事件:

1、1957年,黄陂、新洲各自靠近武湖湖区的群众,为争夺武湖内的湖草而发生大规模械斗,事件惊动当时省长张体学,为此特来武湖,指定南从沙口的老窑头北至大咀尖,为两县打湖草的分界线。

2、1961年10月,武湖沙口农工又因在湖区开荒,和新洲社员发生械斗,拖拉机被打坏,两名农工受伤。

当年的黄陂和新洲真的是相爱相杀啊。

3、1976年,澳大利亚的昆虫学家华莱士,在武湖的江滩上,挖出118个屎壳郎,装在木盒中带回澳洲,从此,黄陂的屎壳郎在澳大利亚土地上作为国际清洁工发挥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