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家,黄陂率先复工的企业数量,其中武湖最多
外地来汉人员思索很久后才犹豫着说,黄陂旅游业很好,农业也不错,但工业还真不清楚。
武汉土著非黄陂人,会露出高深莫测的微笑,黄陂?有山有水,景色不错人也好,但这几年发展没有江夏快。
黄陂本地人但工作不在黄陂,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如果黄陂有高新企业,我们何至于跑那么远去光谷上班?
确实,如果您没有在黄陂的工厂里上过班,或者你对黄陂经济没有特别留意过,你很难对黄陂的工业留下很深的印象,毕竟黄陂一不是主城区,国有企业不会来,二也不是国家开发区,所谓的高新企业不会在黄陂落地。
看看2018年武汉规模以上企业排名吧,前三十名要么是国企,要么是高新企业,没一个在黄陂。
政策如此,只有接受。
3月12日,黄陂公布了前三批复工企业名单,3月20日,又公布了第四和第五批复工企业,两次相加,复工企业数量居然有614家。
虽然本人长期看好黄陂发展,但看到如此多的企业名单,还是有点吃惊,我过去一直以为黄陂了不起最多3,400家制造企业。
614家企业是个什么概念呢?假如每家企业平均员工100人,那么黄陂的制造业可以吸纳近6万名员工,而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以每家3口人算,依托黄陂工业生活的老百姓高达20万。
下表为本人初步整理后的工业企业分布统计(没统计建筑、农业和银行等企业),时间仓促,未必完全准确,仅供各位参考:
黄陂工业的主战场在南部的横店、武湖和滠口,尤其是武湖,中小企业一堆
盘龙城、前川以综合产业为主
罗汉、祁家湾、三里桥算的上黄陂工业的第二梯队
李集、王家河、蔡榨、天河、长岭、姚集是黄陂工业的第三梯队
黄陂的工业分布还是蛮平均的,北中南虽有差距,但不像某南部新城区内部南北发展天差地别
牛吹完了,该面对黄陂工业的软肋了,第一缺乏领头羊企业,比如来个整车厂,会带来整条产业链,第二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未形成集群化,抗风险能力不足。
临空产业区快升级吧,长江新区快批准吧,于此,才能让黄陂工业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