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六:《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节奏处理技法 | 诗画节奏

在暖暖的冬阳下,诗画语文与统编教材《冬阳·童年·骆驼队》相遇了。

轻轻地咀嚼文字,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立了起来:“秃瓢”上袅袅的白烟,傻傻地学骆驼咀嚼,轻轻地谈驼铃的用处,愣愣地看垂得老长老长的驼绒,连连地问妈妈骆驼的行踪……老北京城里特有的孩童的童年生活渐次映入我的眼帘,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

枯桐·行人·雪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个夜晚,想起林海音、想起《冬阳·童年·骆驼队》,我耳畔自然会响起邓丽君在《今夜想起你》中的唱词:“你曾给过我欢乐,给过我甜蜜,时光一去不再回来,留下无限回忆……”

一三——三生万物,九九归一

在中国人眼中数字“一”和“三”,是两个极其神秘的数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就能使得教学呈现出极强节奏的律动感。

在课堂上,我缓缓地把握林海音的语言节奏,唤醒孩子对童年缓缓地回忆,在课堂上慢慢地抒写,慢慢地浸润。在“学咀嚼”这个典型的慢镜头中我将语言的节奏感悟力求做到极致——

我·骆驼·咀嚼  图片/来自网络

师:(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境界、味道全在其中?

生:“呆”。

师:这一“呆”就真的了不得了,这一“呆”,就将我们的眼前的镜头放慢了,拉长了,定格了。慢镜头就需要我们看得特别真切,看得特别生动。让我们一起来看,闭上眼睛:“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睁开眼,你看到一张怎样的骆驼的脸?

生:难看的脸。

师:你看到了骆驼脸上那高高前突的颧骨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脸上那塔拉着皮肤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脸上那小烟囱似的鼻孔了吗?

生:看到了。

师:继续,闭上眼睛:“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长的牙……”睁开眼,你看到一副怎样的骆驼牙?

生:很长的牙。

师:你看到骆驼的长牙上积着一层厚厚的黄渍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上牙和下牙中嵌着的草根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那恐怖的牙齿四周流淌着的白沫子了吗?

生:看到了。

师:继续闭眼:“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安静的态度……”睁开眼,你看到骆驼一种怎样的态度?

娘·我·驮煤人  图片/来自网络

生:我看到骆驼盘着腿,一动不动在那里吃草的态度。

师:你看到了骆驼不紧不慢的态度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悠悠然然的态度了吗?

生:看到了。

师:你看到了骆驼旁若无人的态度了吗?

生:看到了。

师:还丑吗?

生:(齐)不丑了。

师:你亲近它还来不及呢!请同学们把眼睛继续闭上,伴随着老师的描述让我们在脑海中尽情想象(音乐《禅思组曲》响起):你瞧,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睁开眼,看大屏幕——(课件播放《城南旧事》英子学咀嚼的片段,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城楼·雪·骆驼队  图片/来自网络

师:看到骆驼咀嚼了吗?看到英子学咀嚼了吗?电影的节奏和文字的节奏吻合吗?

生:吻合。

师:就这种感觉,如此的悠然。就这种感觉,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读,你就是小英子,你看呆了……

生:(徐徐地)读上段文字。

第一步,由一生三,一个“那样”派生出三个“那样”;第二步,三三得九,三个“那样”派生出九个“那样”;第三步,九九归一,九个“那样”归结到语言的悠长的味道。

此时再引入视频,将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中英子学咀嚼的片段植入课堂,这里的镜头,小英子看骆驼咀嚼,学咀嚼,吴贻弓导演在拍摄的时候机位肯定是固定的,“停”在我家的门前,镜头是慢慢地推,由远及近,推得很慢,和文本的节奏天衣无缝的吻合。

小院·矮凳·我  图片/来自网络

反过来,问孩子们:电影的节奏和文字的节奏吻合吗?完全吻合。使得视频和语言的同构共生。将台湾中台禅寺的免费结缘佛乐《禅诗》引入课堂,当空灵的禅乐在课堂上凌空出世的时候,语言的节奏、电影的节奏、音乐的节奏全然合一,在孩童天籁般的诵读声中我确信,师生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安适和宁静、快乐和幸福。

轮回——汩汩流淌,自觉皈依

尼采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同一事物能够永恒轮回。轮回是文本言说的一种方式,也是课堂言说的方式,是指抓住文本中的秘妙之处,通过不断地“抛出——收回”的轮回转换,使学生在轮转中不断体验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依附于文本内蕴却又各具特色的个人感悟。

深秋·门前·望  图片/来自网络

《冬阳·童年·骆驼队》以一串驼铃声串联起整篇文章的气韵,驼铃声在文本的开头、中间、结尾屡次响起,而我的教学在课堂的行进中围绕着驼铃声主动去依附轮回,形成一种鲜明的节奏感。

起课伴随着驼铃声声入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台湾著名音乐人小轩曾经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梦驼铃》,听过吗?

生:听过。

师:听过。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大屏幕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师:由于是歌词,你读得一顿一顿的,你是否想唱?(笑)好的,读得不错。歌词中有一个词儿,叫“心坎”,是人体的哪个部位?摸一摸,就是心窝、心头,是什么在敲打着人的心坎?

生:驼铃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