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连载】记录一则淋巴肉瘤的医案

最近被一则老掉牙的新闻腻歪到了。说老也没多老,只是沸沸扬扬的“错换和掉换”折腾了好久,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当事人的死亡而终结。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就看你从哪方面去理解。关于对错,暂不平说。总之记住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

正确评价某些事情,我觉得挺有必要,毕竟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层面,但网络大军的层面高低不同,从某些人的言辞论调,就可以看出修养和素质。

尤其是当你很认真的去阐述自己看法的时候,却遭到一些垃圾变态狂的无端谩骂。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蛀虫就是天生的渣滓,还是宁可脸不要而去求得关注度?是不是很让人无语?

难怪不少名人或者名博主都会拉黑一些所谓的“人”,看来很有必要且很有道理。

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还是少数。搁在自己头上,再大的度量也是有限的。

秦武王在决定攻打韩国的军事重镇以后,就派他的左丞相甘茂去攻打宜阳。

甘茂说了三件事,秦武王就和甘茂签订了一份军前协议。签订了盟约之后,甘茂就带着军队去打宜阳了。打了五个月,宜阳还是没有打下来,与此同时,秦武王也收到了很多告状信,这些告状信都是告甘茂的,这让年轻的秦武王动摇了,准备召回甘茂。

甘茂回了封信,当时签订的盟约还算不算数?年轻气盛的秦武王听完这句话之后立刻打消了疑虑,并且继续给甘茂增兵。甘茂最后把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给拿下来了,并且杀了六万韩军。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秦武王扣留状告信,显示了他的度量,但这种度量在于有人状告的是甘茂,而不是状告他秦武王,否则,他秦武王能让告状者活过五时三刻?

不过年轻的秦武王有这份责任心和魄力,这也足以让人钦佩。只是举鼎而亡,着实可惜。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谁是完美的,只是因为太美,即使有那么一丁丁缺憾也会被忽略。

我们吴氏医家面对的是全国的患者,当然还有国外慕名而来的。治愈的患者,他们会奔走相告,没有治愈的,很多也都是心存感恩,毕竟在他们的亲人弥留之际,能够安详无痛苦的走完一生。

也不乏有些人,因为短期的看不出效果,就质疑中医学说,还有同行自己人黑自己人,那些中医黑就不想提了。总之,说好的不好的也大有人在,不过,我们吴氏医家不在乎,我们只在乎我们的病人是否健康,我们治疗的患者是不是有了很好的疗效。

有不少晚期癌症患者不断的发来好消息,我们确实看了也非常振奋,他们当中有不少送锦旗,送匾额的。作为常人,看到锦旗匾额之类的,肯定会很开心,毕竟是对自己的人品和贡献有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

古人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医生只有三分功劳。真正治愈疾病的是病人自己,医生只能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作息、饮食、情绪行为而已。因此我们都劝这些病人和家属,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最让我们满足的是医疗效果,看到患者脸上有了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诚然。锦旗也是一面镜子,也能时刻督促我们更好更精准的为患者服务。

今天来整理一则淋巴肉瘤医案

患者米某,31岁。1982年经当地医院消化道造影检查,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淋巴肉瘤,化疗疗效不明显,又出现肠梗阻。

于1983年2月住院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末端韧带处有一增厚之肿物与十二指肠粘连,小肠系膜根部有肿大之淋巴结,约2X7cm,肝门区有三个教软肿物。腹腔肿瘤广泛转移,已经无法切除,即关闭腹腔,取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肉瘤”。不能接受放疗。

1983年8月来诊。诊时见身体消瘦,极度衰弱,舌淡苔黄厚腻,脉沉细弦。大便经常不通畅。

症属寒瘀毒结,肝郁。治疗以驱毒攻下,辛温开郁。

方剂:桃仁,枳壳,炮姜,元明粉,川军,肉桂,海藻,党参,红花等15副中药,每日一副,早晚各一服。另成药,遵医嘱。

服药后,大便日数次,排出物甚多。治疗1983年10月底(历时3个月),一切不适症状都消失。同年12月经当地医院消化道造影复查,胃肠道钡餐通过良好,体重增加。

1987年又复查,一切良好。后回信说:精力充沛,工作顺利。

(0)

相关推荐

  • 你真的以为得了癌就会死吗?

    首先,请看来自中国抗癌协会现任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的一段讲话: 为什么癌症不会直接让人死亡?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情况会导致人死亡.现代医学上关于"临床死亡"有明确的定 ...

  • 【汇总】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卡瑞利珠单抗各癌种数据!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恒瑞医药自主原研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成功进入医保目录用于晚 ...

  • 医生终于公开:五种癌症希望你们一辈子碰不到,因为难以治愈

    不只是病人看到自己查出癌症后,心态会突然崩溃了,医生看到得到一些癌症也很头疼,因为有的癌症得了之后很难治愈,每年被癌症夺走的生命非常多.尤其是这5种癌症难治愈,医生希望大家一辈子都碰不到. 第一种是食 ...

  • 腹诊医案 --- 肺癌,淋巴转移,反复发热

    临床医案:肺癌,淋巴转移,反复发热 黄某,男,69岁,2020年4月24日神经外科会诊 . 主诉:间断发热15天,加重2天. 病史:肺癌病史1年余,多发淋巴转移,曾行放化疗.2020年4月7日因肺癌脑 ...

  • 【纪实连载】“肝癌”的中医医案的记录整理

    作为中医大夫,每天都会接诊各式各样的患者,其实也挺累的,不过真就印证了那句话:累并快乐着. 虽说看病累,但内心很充实很幸福.不少患者都是为了生活奔命,因为加班加点,因为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在奔波的道路上 ...

  • 【纪实连载】一则“鼻咽癌”的医案整理记录

    患者,王某,男,44岁.2005年5月10日初诊. 因患鼻咽癌于2004年3月开始放疗,5月结束,11月起两肋肿胀,左侧破溃流脓,2005年3月出现面瘫,先左后右,难以咀嚼吞咽,近1个月来口腔两次大量 ...

  • 【纪实连载】“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的医案

    患者王某某,女,17岁 患者主述:近月来发现颈部肿胀隆起,肿块随吞咽上下而活动.多方检查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有时因情绪激动而胸闷憋气,心慌,舌苔黄腻,舌质偏红,脉细弦.症属血虚肝郁,痰气互结. ...

  •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狐惑病”医案

    患者,芦某,42岁.2004年1月22日来诊. 患者2003年底流产都带环,数月后面部出现红色斑块,先从颧部开始,继而两腿膝下相继出现,触碰时疼痛异常,时而好时而不好,头晕已经断断续续一年,两眼发胀, ...

  • 【纪实连载】一则乳头状腺癌的医案

    患者王某某,女,43岁.腹胀数月,于1981年12月经当地保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大网膜于子宫体粘连,大网膜上散在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节,乙状结肠上有2cm大小的结节,子宫壁有肿瘤种植灶,双侧卵巢为巧克力 ...

  •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肺癌医案

    张某,男,46岁.患者于1985年2月开始发烧,咳嗽,周身乏力,经过服用感冒药及止咳退烧药后只是暂时缓解.一个月后气衰,呼吸时胸痛,纳呆,痰多高烧,夜间明显起卧受限,经过当地肿瘤医院确诊:肺癌. 病情 ...

  • 【纪实连载】吴氏中医关于“胃下垂”医案的浅析

    桂林吴氏老中医: 大家都知道"隔行如隔山"这个词.有类人连中医是什么都不懂,更别说看过中医了,就开始抹黑中医.当然了,这类人对待其他行业的态度也是如此.不知道是稀里糊涂为之?还是心 ...

  • 【纪实连载】一则肝硬化的医案

    患者,王某涛,男,44岁.2009年9月初诊. 患者脾大平脐,面色黝黑,体质赢瘦,肝掌,蜘蛛痣,手足心热,齿龈出血,鼻衄,腹胀纳少,无腹水,大便1日1行,小便偏黄,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数. 血常规:白 ...

  •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结肠癌医案

    今天里整理一则结肠癌的医案 刘某某,男,47岁.1970年患乙状结肠癌,术后3个月复发,化疗一周后白血球降至3800.故中断化疗.1971年2月前来就诊. 经用辛温驱毒攻下法治疗,9个月一切症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