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致青年律师,其实你比想象的更强大|法律人经典演讲
作者丨蒋勇
时代变迁中青年永远是最先进、最积极的助推力。
蒋勇律师曾在“每周蒋讲”中用一篇文章作为礼物献给了年轻、上进、对未知充满好奇的青年律师,在青年人的节日里告诉他们:
“你们其实有太多的力量和可能性尚待挖掘,远比想象的更为强大”。
律新社将蒋勇律师在青年节向广大青年的演讲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天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无讼网络科技创始人
蒋勇
在中国律师行业里,青年律师占到了绝大多数。他们年轻、上进,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期待,却也有着许多茫然、困惑甚至焦虑。
许多年长的律师都曾试图给过青年律师们成长的建议,其中当然也包括我。我戏称自己为“煲汤高手”,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都希望能传递给青年律师们一些听上去还不错的建议。但是,所谓“心灵鸡汤”嘛,对青年律师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用处。
毋庸讳言,青年律师被认为是律师界的“屌丝”。不仅仅是资深律师觉得青年律师没有经验,连一些青年律师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我想说,我们从来就不需要用他人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成长。不活在那些律师前辈们的阴影里,挖掘出自己的力量,你会发现,你真的比想象的更强大。
成大事者不纠结
首先
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常常有人问我,蒋律师,我是选择综合性大所好,还是精品化小所好;是找一个好的专业领域重要,还是找一个好师傅重要;如果选择了这个专业领域,以后发展空间会不会受限了……
提问的人多了,反而让我觉得着急。因为我发现,许多青年律师都把精力浪费在这样的反复纠结中,迟迟没有走出重要的第一步;即使好不容易迈出了,也总是瞻前顾后,游移不定。
在这儿,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从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讲起。那是1989年,本来在模拟考试中取得了全省前三名成绩的我,却在高考前的体检中被医生检查说心脏有问题,拒绝在体检表上盖章,并且医生断言,说我的心脏最长只有20年的“代偿期”。这是一个专业术语,通俗的说,就是20年之内,我的心脏必须换掉。
这让我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资格。我本来都几乎认命了,打算安安心心在父母工作的湘西的那个纺织厂里当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好心的县教育局局长却在知道我的故事后找到了我,勉励我继续读书。他把我的故事讲给了负责高考体检的县医院副院长,带着我登门求情。最后,这位副院长终于被打动了,他说,我明年保证让你通过体检。
就这样,我侥幸在第二年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并且以全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但是,心脏的问题却成了我一直不敢和人提起的隐忧。无论是学校的体检,还是分配到最高法院工作后的每一次体检,我都会想办法悄悄地溜掉。这成为多年来压在我心头的一块巨石。
这样过去了六七年,当我想要转换职业道路,离开最高法院自己创业的时候,我的思想负担很重:万一我刚辞职还没赚到钱呢,心脏就出问题了,没有了公费医疗,我该怎么办?
为此,我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去买了一份健康保险,这份保险我到现在还在续费;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去北挂了一个特殊专家门诊。这个专家的名字叫曾昭耆,是最著名的心脏科大夫。
老大夫当年已经70多了,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看到我来看心脏科,他十分惊讶:“小伙子,你才刚29岁,这么年轻,怎么要来看我的心脏科呢?”我就把我高考体检出心脏有问题,这些年来一直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我想换一个工作却又担心没有保障等等,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老大夫拿着听筒,非常认真地听了我的心脏。放下听筒之后,他说:“小伙子,我告诉你,你的心脏什么问题都没有!”
我当时就傻眼了。难道我这么些年一直担心的事情根本就子虚乌有?!
老大夫接下来说的话却更让我感到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小伙子,你知道吗?只要你自己想去干的事情,你就去干。如果你因为担忧心脏的问题,想做的事情一辈子都没去做,那才是最遗憾的事情!”
或许,我的心脏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在这位老先生眼里早就不是问题了。当人生回首,曾经的纠结不已,都不过是轻描淡写。我想,这应该是当初这位老先生70多年人生感悟,给我的最大的触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20年早就过去了,我的那颗心脏一直都还在健康有力的跳动着。
今天在专栏文章中首次披露我的这段真实故事,是想把这位老大夫的这番话送给青年律师们。“只要你自己想去干的事情,你就去干。”别犹豫!我的老乡曾国藩说过:“成大事者不纠结”,也是这个意思。
唯有这样,你才能体验一种没有遗憾的人生。
人生就像拉弹簧
其次
是用尽全力地去探索极限。
许多青年律师对我说,道理我们都懂,就是难做到或者难坚持。
我想再和大家分享我的另外一个故事,那是我在最高法院的早期,我的工作和律师助理、行政秘书的工作极为相似,甚至更为基础和繁琐。作为庭里最年轻的“小后生”,我要承担所有内勤工作,打水、拖地、擦桌子、整理材料、收发文件……
这样的工作似乎是相当枯燥无趣的。当时我所在的庭的副庭长江必新,曾获“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他在迎新谈话时告诉我一个他的秘诀:每天不论工作再忙再累,坚持读书两个小时!这段听似简单的话对我的影响极大,我努力践行。下班之后,我会留在办公室看书、写作,撰写案例,甚至开始编纂专业书籍。那段时间,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求自己每天写一万字,常常从下班之后便沉浸在“笔耕不缀”中,清晨四五点,抬头看窗外,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于是在办公室把两个凳子一拼,和衣躺下睡上两三个小时,就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六七年过去,我出版的书摞起来竟有半人高。当时法律出版社的开户行是工商银行长安街支行,我去取稿费的次数多了,连办理这项业务的大姐都已经认识我了。每次在柜台前她看见我就和我打招呼,“小伙子,你又来领稿费了?来来来,这次是几万块钱?”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多块钱而已。每次闻到新书的墨香、领取“巨资”稿酬,我都感觉人生如此幸福满足!
这段日子让我体验到:人生就像拉健身弹簧,你能把这个弹簧拉多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用劲!
或许,你之所以觉得自身能力有限,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把弹簧拉到过接近极限的长度。每每把弹簧拉到一定程度,刚开始觉得费劲,你就把它松回去了,但如果你经常把弹簧朝最极限的长度拉,你再次把弹簧拉到极限其实并不困难,至于拉到一般人拉到的长度,那就更是稀松平常。
这段时期的“极限弹簧”训练,让我获得的不仅仅是我在开始写作之初没有想到的大量著作和稿费,它也大大提升了我的疲惫阈值和应对所有可能的困难的能力。
我相信,当你真正下定决心,把你的精力、你的热情、你的时间都倾注到某项事业中去时,你其实就为未来铺下了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你会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你会遇到,那个更强大的自己。
得青年律师者得未来
我曾经和三位沪上律师好友在上海黄浦江边的香格里拉饭店畅谈。他们是方达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周志峰、中伦律师事务所的联席管理合伙人乔文骏,还有通力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上海律协会长俞卫锋。
聊的时候发现,四个人都是70年、71年出生的。我们笑谈,当今的中国律师行业,是以60后为领军人物,70后为中坚力量,80后为新生代的一支队伍。正如我们这帮人在过去10年、20年的逐渐成长一样,完全不需要预言,再过10年,这个行业就会由70后领军,以80后为中坚,90后为新生代;那再过20年呢,我们几个肯定该退休啦,那时,这个行业就会由80后领军,90后为中坚,00后开始崭露头角……
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慨,正如眼前这黄埔江水必将东流入海一样,在律师行业里,同样也是后浪推前浪,永不停歇。
对青年律师来说,这恰恰是最大的机遇所在。十年一代人,无论现在多么资深和优秀的律师,总会渐渐淡去,甚至完全退隐江湖,而崭新的未来,正等待着新一代的青年律师来引领。
互联网领域里有一句常说的话,叫做“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屌丝者得未来”。我说,中国律师行业,也必定是“得青年律师者得天下,得青年律师者得未来”!
END
青春,与其说是生理年龄,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状态。
在追求理想与事业的路上孜孜不倦,银发皓首的奋斗者又何止二三,奋斗者永远是年轻,也是青春的代言人。
愿我们永远都做奋斗着的“年轻人”。
听完了蒋勇律师的演讲,你是否还意犹未尽呢?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每周蒋讲》系列书,听同为奋斗者的蒋勇律师分享他的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