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掌握词谱以及使用检测工具(三)|| 马帮诗歌
顾问:潜东篱 廊桥水落痕 威力 潮
辰龙 乡心梦 风尘儒侠 狄埠归帆
收稿:平平
作者:墨脉
题刊:黄孟炜
上一篇讲述了词谱的制作以及不同格式的形成。
既然词谱是按照填词的普遍规律性制作出来的,钦谱和龙谱很多词牌的正体都选用同一作品,为何有些词谱却有很大区别?
首先解释一下,本文主要根据钦谱与龙谱阐述词谱。这两种词谱均有在线检测,方便填词爱好者们检验,因此成为最常用的两种词谱。
我们先来看两个词牌:鹧鸪天和卜算子。这是填词频率最高、也是最易“填错”的词牌之一(还有临江仙)。
鹧鸪天钦谱
鹧鸪天龙谱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钦谱的首句一连串6个中!第一篇文中就讲过,词是从格律诗词发展而来,格律规则基本依循诗,也是平仄交替。如果对格律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诗友来说,第一眼就应该知道这里绝对有问题!
但有些格律知识一知半解的,尤其不了解词谱的填词者,只会按照词谱去填。看到中,就以为平仄都行,因此随意填。在我几年的审核经历中发觉,鹧鸪天与卜算子是出错最多的几个词牌之一。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钦谱的编撰者陈廷敬、王奕清等人不懂填词规则?
非也。古人从小就以诗词为主要教育手段,对格律可以说个个谙熟、了如指掌。其实,看下方小字注释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一连串中。
【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赵长卿词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俱仄声,“花”字平声,与此平仄全异。】
特意找到了赵长卿这首词。果不其然,首句非大部分人所用的仄起入韵,而是平起入韵。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
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
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
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但是第一句平仄依然遵循诗之规则:平平仄仄仄平平。非常工整。
鹧鸪天仅搜韵上就有3300首例词,可见此词牌人气之高。
卜算子亦如此
卜算子钦谱
卜算子龙谱
两者都是以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正体,钦谱首句连续四个中!卜算子还有这样一种填法,估计绝大部分读者都不是很了解:
卜算子 唐·吕岩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
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
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
首句平仄就与苏轼的完全相异,钦谱也就是根据这个而制定为“中”的。
从上述来看,严格来说,鹧鸪天与卜算子首句平仄相异的填法是完全不同的一体,应该当作变体之一。但钦谱与龙谱都只当作一体(钦谱还有其他变体,龙谱只一体),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1.从注释来看,钦谱编撰者陈廷敬、王奕清是完全知道有两种不同填法的。作为词谱编撰者,本身都是精通古诗词、精通格律、阅读过海量作品之人。之所以都用“中”,其实就是糅合了平仄相异的特点。而鹧鸪天与卜算子除了首句平仄有不同外,其余部分,包括字数、断句、押韵等等全都一样,所以他们认为是同一体(变体的区别请参考拙作之二)。
并且,他们是按照当时的语言环境、人们对古体诗的认知而编撰的。前面已经说过,古人从小就接受诗词教育,在脑海中对平仄格律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知道平仄交替的道理,因此不会因为全是中就平仄混乱。
编撰者之一的陈廷敬,生于1638年,逝于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
在他之后,清代依然有众多鹧鸪天作品出现,但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一首平仄混乱的。随意举例说明:
鹧鸪天 其一 酒边韵 清·张祥龄
高隐青门幸不侯,西园麈尾尽英流。
当筵酒阵飞千盏,藏匣诗牌剩几筹。
青雀舫,紫貂裘,安排琴剑老苏州。
与君重订鸥边约,早占青山买莫愁。
张祥龄(1853~1903),字子宓,又字子馥,四川汉州(今广汉市)人,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清末文学家。
就是到了近现代初,西方思潮、西方生活方式已经涌入中国,高跟鞋、西装都入词了,平仄也依然工整。
鹧鸪天 夏妆 清末近现代初·林修竹
红杏朱樱别样鲜。白纱马甲动人怜。
长衫无袖深拖地,玉腿全光尽露肩。
牵郎臂,步街前。高跟革履影翩翩。
时髦装束随时变,别有风骚妙不传。
卜算子亦如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搜韵查找,有977首例词。
就值得深思了:同样的词牌,不管是否有词谱,古人(包括清人)都极少填错。为何现代人就频频出错?说白了还是不了解词谱的格律规律造成的(下一篇会着重讲解)。
所以说,我经常说钦谱“有错”,大都是针对一连串的中,使得现代人“使用出错”而言。
2. 相对钦谱来说,龙谱得鹧鸪天词谱就要严谨得多。我分析:
龙谱在钦谱之后。第一篇中已经提及,钦谱以万树的《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而成。而龙谱又在钦谱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修订,很多词谱的准确度要高于钦谱。
但是龙谱词谱也并非金科玉律。首先词牌少,其二变体也少,其三有时平仄限制太死,缺少灵活性。
编撰者龙榆生先生生于1902,1966年才去世,经历了推广普通话、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对汉语有着重大影响的变革。因为推广普通话,入声字的消失,极大地阻碍了今人对古诗词的理解;且白话文教育,又使得失去了古语环境,对平仄格律失去了概念。
龙先生针对这些现象,在词谱的编写上可以说尽量做到严谨,避免出现过多的“中”,以免造成错填。《唐宋词格律》(龙谱)定稿于1956年,相对更适合现代人学习。
但任何一种词谱受时间以及人力的限制,或多或少会有纰漏。龙谱也不例外,完全迷信任何一种都是错误的。
总上所述,因为钦谱与龙谱编订的时间相差近三百年,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钦谱相对较为“宽松”,龙谱要严谨得多。钦谱收录了826个词牌,2306种格式;而龙谱只有150个词牌,变体亦少,有时灵活性差,远不如钦谱的多样性、丰富性。二者各有短长。
所以,当有人问我审核以哪个词谱为准时,我的答复都是不偏颇任何一个,只用“对”的。而有些诗社、诗赛要求填词作品注明使用哪种词谱,我认为也是错误的。比如鹧鸪天首句钦谱为连续六个中,如果乱填,肯定不对。词牌自古是一样的,词谱是后人对词牌的“记谱”,而不是词牌随着“不同的”词谱而改变。不管是谁制定的,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也难免出错;在细节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要学会掌握不同词谱的共通性。
现在知道了,词谱的“中”并非一定就是平仄随意填。这点不了解,就会经常“出错”。
那么,究竟如何判断词谱的平仄规律,尤其是众多“中”时?下一篇将继续讲解。
作者:墨脉
(注:原创文章,所有观点均出自墨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盗用或抄袭,将追究法律责任!)
马帮由来自海内外的诗词爱好者组成,马帮微刊每期一文,一歌,一组主题诗词和接龙、题图。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文学性一体。我们以工匠精神打造每一首作品,推陈出新,引领潮流,与众不同!
欢迎成为我们的一员!
墨脉微信号:tsubame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