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当年批屈原


说两句屈原。

自晚清以来,史学界对于“屈原是否真有其人”,一直论说不休。其中最核心的质疑论据,是现存的先秦诸子著作中,皆找不到与屈原相关的记载。今人所知屈原行迹,全部来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且该列传还存在被后人改动的迹象(内中有些史实发生于司马迁去世后)。

屈原是否实真实存在难有定论。但司马迁特意为不见于先秦诸子著作的屈原郑重做传,却意味着他不但认同屈原其人,还与屈原的行迹产生了价值观层面的共鸣。列传中将这种共鸣表述得非常清楚: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敢于“直谏”者,才是真爱楚国者;或者说,最勇敢的批评者,才是最深沉的爱国者。然而楚怀王并不如此认为,这既是屈原的悲剧,也是楚国的悲剧。列传终了,司马迁在“太史公曰”里感慨道: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乌赋,同死生,轻去就,又奭然自失矣。”

司马迁说,自己读了屈原的文字,又去长沙凭吊他的自沉之处,在脑海中一遍遍重构屈原的形象,且一度生出一种责备:以屈原的才能,游宦诸侯获取富贵实现抱负不是难事,何必执着于怀王时代的楚国。但后来终于能够理解:屈原这样的人,追求的从来就不是生死与去就这类东西。所谓“奭然”,便是全然消散再无窒碍。

作传者与传主,在这里发生着千折百转的心魂共鸣。

类似的共鸣,也见于西汉末年的扬雄。西汉知识分子经历过“天下户口减半”的汉武帝之乱,高度反对忠于一家一姓。汉宣帝时代的名儒盖宽饶便曾在给皇帝的上书中直斥“圣道陵迟”,警告汉宣帝若不行仁政“天命”必将转移至别家。扬雄的思想也大体如此,所以他说,自己喜欢《离骚》,欣赏屈原的人格,却不能同意他的自杀。在《反离骚》一文中,扬雄说:屈原选择在楚国这一棵树上吊死,实在是不值得。楚国不肯重用你,不原倾听你的逆耳忠言,将你的批评当成罪行,那你就该向孔夫子学习,学习像他那样离开乌七八糟的鲁国,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何苦执着于楚国,何必执着于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湘水的浪涛!

扬雄这些话,看起来像是在批评屈原,实质上却是在为屈原鸣不平,觉得怀王时代的楚国,配不上屈原这位勇敢的批评者。扬雄不愿像司马迁那般最终“奭然”,是因为西汉帝国的乱象已耗尽了他全部的热爱——后来新莽代汉时,扬雄便毫无思想障碍。

屈原像

到了东汉,屈原却从正面历史人物,坠落成了负面历史人物。

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汉书》的编纂者班固站出来,写了一篇《离骚序》。文章公然称,前人说屈原可以与日月争光云云,实在“似过其真”,名不副实。真实的屈原,乃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清絜狂狷景行之士。”
大意是:像屈原那样,为了显露自己的才华、炫耀自己的名声,常年与那些危害国家的小人相争,打口水官司,自然会遭遇谗言。他还一再责备楚怀王,骂怀王身边的人都是佞臣,最后闹了个沉江自杀的结局。实在算不上什么光明正大品性高洁的好人。
班固写作此文时已入中年。由光武帝发起,其子汉明帝、其孙汉章帝继之的思想管控工程正如火如荼在进行。对历史人物的梳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汉明帝便曾亲口说过,他对司马迁这类人是很不满的。皇帝的不满集中于两点:(1)司马迁写成《史记》扬名后世,却在书中说了许多汉武帝的坏话;(2)司马迁借贾谊之口将秦帝国的灭亡说成“仁义不施”,这等于不愿将汉帝国的诞生说成君权神授,不承认刘家人的天下是天意的选择。明帝告诉班固,司马迁这类人“非谊士也”,不是什么好人;真正的“谊士”代表是司马相如,此人虽然不得志,但从不发怨言,从来不批评皇帝,直到临终还在给汉武帝“颂述功德”。总之,司马相如实可谓“忠臣效也,至是贤迁远矣”——是最典型的忠臣榜样,比司马迁那些人强多了。
作为东汉初年思想管控工程的深度参与者(“三纲五常”便正式成型于班固负责整理的《白虎通义》),班固想必已将汉明帝的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里——既然司马迁不是好东西,那么,被司马迁高度赞颂、与司马迁发生着强烈心魂共鸣的屈原,自然也不能是好东西。于是,便有了将屈原打成负面历史人物的《离骚序》。
也许,班固已经忘了,大约二十岁那年,他曾写文章给以骠骑将军身份在朝辅政的东平王刘苍,说“屈子之篇,万世归善”,希望刘苍能够善待那些勇敢的批评者,让天底下再无“汨罗之恨”。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没有忘,只是“法宪颇峻”的时代已然来临,他只能强迫中年时代的自己,背叛青年时代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