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2章译文/原文:道如何四化四显?朝三暮四的潜台词?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十二章
道下化为物章\四次显形章
第一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二段: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为,wéi,下同)
第三段: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
而王公以为称。(恶,wù;榖,gǔ)
第四段: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第五段: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qiáng)
第六段: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第42章译文
句-句译文:
道生出了一,(一次下化,显迹,无无无)
一生出了二,(二次下化,显迹,无无)
二生出了三,(三次下化,显迹,无)
三生出了有形的万物(四次下化,显形,有)
道眼观之,
原来有形万物都是由肉眼中
未显形的阴阳二气氤氲相合而成。
当阴阳二气氤氲相合到达冲和时,
万物才终于显示稳定态。
稳定态正逐渐凝聚,
然后被世人的肉眼所看见,
所以有形万物都具有冲和之性。
(万物显形是相争的根源,)
(世人以为相争是万物的本性,)
(并断定相争是无法消除的。)
(老生深挖,挖到更深层的本性,)
(那是冲和之性,)
(冲和之性本来不争。)
(相争的只是虚假的“本性”,)
(因为世人还要深挖,)
(挖出“本性”的本性,)
(这样才读懂万物的本性。)
世人所厌恶的是孤儿、寡妇、乞讨者,
而王公却用此来称呼自己(当做尊号),
所以事物都是因减损反而受益,
因增益反而受损。
(想受损反而受益,想受益反而受损。)
(这正是“反者道之动”的楷式)
上述教法是上古圣人所教,
我也同样传承下去。
我现在还要传如下新教法:
强横者必然早死,
(守柔者必然存活)
我必将成为新教法的教父。
义理演译:
远古大宗师传下四句有生偈教法,
道本来安住在清静的究竟地,
无形无相,非动非静的无上妙境。
道四次下化,四次显形,
才显现为今天世人肉眼所见的形态。
道生出了一,(一次下化,显迹,无无无)
一生出了二,(二次下化,显迹,无无)
二生出了三,(三次下化,显迹,无)
三生出了有形的万物(四次下化,显形,有)
道四化四显,第四次终于被肉眼看见,
道为什么要下化?
从四化四显中读懂万物的由来和本质。
关于儿子和万物的由来,
世人对此疑惑不解,
母亲和气本论者如是论说:
一元真气在法界流行,
因“返于反”的道力化为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氤氲冲和,
一次神圣结合形成灵胎,
这是道力再次“返于反”。
胎儿在母腹中经历十月,
慢慢发育形体俱全。
终于一日呱呱堕地,
母亲告诉世人儿子已经出世。
听到大宗师宣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句有生偈,
又宣讲: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冲和偈,
弟子们还茫然无知,
母亲和气本论者已经透彻了知。
世人肉眼看到法界万物的呈现,
其实一切都是道四化四显的最后结果。
此前道已经三化三显,
但没有在肉眼中呈现,
证悟者的妙心了了分明。
所以世人茫然无知,
证悟者因此详述完整过程。
世人的逻辑过于简单,
要么本来存在,
要么本来不存在。
本来存在是自然生,
本来不存在、现在存在是无因生,
无因生又称独化生。
自然生和无因生都是外道,
道四化四显生才是宗论,
冲和生才是楷式。
这是一个五世同堂的故事,
曾祖、祖、父(母)、子、孙血脉相连,
道、一、二、三、万物四化四显。
有一个朝三暮四的传说:
远古有一个养猴师,
一天告诉猴群,
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
群猴听了大怒。
养猴师又告诉群猴,
早上给四个橡子,晚上给三个橡子,
群猴听了大喜。
世人听了哈哈大笑,
群猴实在太笨。
朝三暮四、朝四暮三都是七个,
为什么前者大怒,后者大喜?
天界又传来更大的笑声,
群猴大怒是因为三代表无,
群猴大喜是因为四代表有。
朝三暮四代表早上空空如也,
朝四暮三代表早上幸福满满,
大怒大喜自有缘由。
群猴只能看见有形,
不能看见无形。
世人只看见道四化四显后的有形万物,
看不见前三化三显的无形运化,
这与群猴有何区别?
因此不应嘲笑群猴,
而应嘲笑世人。
证悟者实证,
世人看见了半个西瓜,
世人未看见另外半个西瓜。
看见的半个西瓜称为有,
未看见的半个西瓜称为无。
有与无之间有一张屏幕,
把二者隔开,
有与无相合才是一个西瓜。
其实有是在前台,
无是在后台。
无从后台走到前台就成为有,
有从前台退回后台就成为无。
徼心只能看见有,
妙心才能照见无。
世人看见的有只是冰山一角,
也可称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尘。
有与无相合才能得一,
得一者才是洞观一切的证悟者。
从道到万物有五位,
从道下化为万物经历四次,
五位四次就是九,
四肢五指有点巧合,
不必妄作猜测。
三代表无,四代表有,
还是应牢记在心,
不然不知群猴为何大怒。
在无的领域有四重,
道、一、二、三。
无的运化无比奇妙,
生生不息的奥妙就在其中,
不要等到儿子呱呱堕地才知道有。
道眼观之四重都已存在,
肉眼观之四重都不存在。
重重运化玄之又玄,妙妙无尽。
世人以为道值得尊重,
一、二、三只是一排数字,
这是天大的误解,
因此更会迷惑万物何以产生,何以回归?
有一个神灵头部画了一只眼睛,
那是玄照宇宙法界无二无别的智慧眼,
只有用一只眼睛才能玄照宇宙法界的一。
当你睁开二只眼睛的时候,
你就不能看到宇宙法界的一,
只能看到宇宙法界的二,
二代表分别,是对一的扭曲。
世人正好长着二只眼睛,
所以只能看到分别,
而看不到宇宙法界的一。
证悟者妙心玄照,
一只智慧眼看到宇宙法界的一,
这就是一元真气;
然后二只智慧眼看到一中有二,
这就是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氤氲相合,
达到冲和的稳定态,
这时产生种子或胚胎,
证悟者把它称为三。
其实三是新诞生的一,
可以称为子一,
仔细比较很像它的祖辈,
即一元真气的祖一
因为它是祖一的复制品。
证悟者具有三只智慧眼,
睁开一只照见法界的无分别(一),
睁开一双照见法界的分别(二)。
一只一双轮流睁开,
于是彻照法界的无分别性和分别性。
证悟者在玄同大定中能够玄照,
世人所见和世人所不见,
因此证悟者能够成为世人的教父。
这样就知道一、二、三,
代表合--分--合的一次循环,
一次拷贝,一次螺旋推进,一次运算。
拷贝似乎是三返回到一,
这样的拷贝无穷无尽。
一是同一生命体,
二是双螺旋,又代表算法,三是拷贝。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从此以往,宇宙法界生生不息,
众妙之门完全开启。
世人肉眼见到万物显形,
显形就必然争斗,
首先争斗的是空间,
没有空间万物不能安身。
所以世人哀叹人间世充满争斗,
到动物世界一看,
原来动物争斗更加激烈,
弱肉强食无处不在。
达尔文研究更加深入,
这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第一法则”,
动物植物都是如此,
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他们的后代才能繁衍。
听到强者生存的“第一法则”,
智者知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证悟者说: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再不显示“无名之朴”的法力镇压妖魔,
道四化四显的功绩将毁于一旦。
现在本质论甚嚣尘上,
到底什么是万物的本质?
什么是人的本质?
人类文明的未来取决对本质的认知。
证悟者像一位农夫,
拿起锄头深挖,深挖再深挖,
损之再损之。
去除表面的杂草,
挖掉浅层的浮土,
坚持不懈,终于挖出万物的本质,
也就是人性的本质。
原来证悟者观照的完全不同,
冲和之性才是人和万物的本质,
人和万物弃争入和必然成就。
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氤氲相合,
达到冲和的稳定态才会凝聚而生,
这叫“冲和生”。
所以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和性是人和万物的本性,
强者生存是魔王的谣言。
阴阳二气本来柔和,
因为它们都是无形。
二气氤氲到达冲和,
才会结出冲和之子,
三就是冲和之子,
认识冲和之子是无上妙慧,
从此你的祥和之气也会苏醒。
成人应该认识冲和之子,
这样他可以修复赤子的和性,
他的生命力不可思议。
孤儿、守寡者、乞讨者,
这些世人最为讨厌,
王公却用此来称呼自己。
这是远古长老留下的自贬自损教法,
如此可以修复自己失去的和性,
从而延长自己的生命力。
事物都是通过减损反而受益,
通过增益反而受损。
也就是想受损反而受益,
想受益反而受损。
这正是“反者道之动”的楷式。
上述教法是上古圣人所教,
我也同样传承下去。
我现在还要传下新教法:
强横者必然早死,
只有修复和性才能存活。
我必将成为新教法的教父。
上士对新教法尚有疑问,
为何道四化四显?
为何还有一、二、三之名?
如何修复和性?
证悟者再次宣讲:
世人肉眼所见万物万形,各各不同,
其实它们都是同一个本原,
正像同一的金子打造出不同的金器。
大海中鱼类万万千千,
但都从相同的海水中产生。
证悟者妙心玄照,
万物万形都无差别。
本原虽然是一,
但这个一是因无而成就,
没有无也就没有一。
在说清楚一点,
一就是无。
道生一,是因无而生一。
道、无、一名称有三,
其实本无不同。
道、无、一三位一体,
无是因,一是果,
因果相合即是道。
道是至无,因此也是至柔至和,
只有无才有柔有和,
离开无即无柔无和。
道、一、二、三四位四态,
其实都是无在运化。
道是至无,
(第一次)一化为一,化出一元真气,显出精微之迹,
(第二次)二化为二,化出阴阳二气,显出几微之迹,
(第三次)三化为三,化出冲和柔气,显出细微之迹。
黑板上老师写了一个一,
问学生看见几个一?
学生答看见“一个一”
老师瞪了学生一眼说:“不对!是二个一”。
学生坚持说“一个一”,
老师直摇头,还有点生气。
“黑板上一个一,你心里还有一个一,所以是二个一”,
学生恍然大悟。
法界是一个不可言说的“一”,
今天世人说出了这个“一”,
实际上已经有“二个一”,
一旦使用名言概念,
拷贝已经产生,算法已经快速演绎。
当说出“二个一”时,
“三”已经同时产生,
“二”与“一”即是“三”。
“三”又是第三个“一”,
这样祖一、父一、子一从一个模子出来,
遗传基因完全一样,这是多么神奇。
如此不断复制、拷贝,
数字无穷无尽产生出来,
最伟大的历算家也无法计算。
算法无所不能,
世人以为神奇,
其实就是拷贝。
世人以为一碗清水不能生出一条金鱼,
当你证悟清水即是算法,
生出金鱼并不困难,
即使生出巨大鲨鱼也不困难。
何止金鱼鲨鱼,
万万千千鱼类也不困难,
大海鱼类无量就是如此成就。
金鱼鲨鱼都是算法,
万物本身就是算法。
现在应该恍然大悟,
三千大千世界如何多姿多彩,
无量妙法界何以刹那呈现。
证悟者用一、二、三来显示算法,
众妙之门从此打开。
万物万形本来是无,
通过算法呈现万万千千。
修行者不要沉迷算法而失掉真我自性,
看透万物不过是心量的算法。
心量一变,算法即变,
老母鸡变鸭,牛变成马。
世人沉迷于有形万物,
忘记自己的玄照妙心,
于是魂不守舍,
争斗不已。
有形万物只是一堆名言,
本身毫无实意,或者说是算法而已。
回观玄照就是一堆刍狗,
一把火烧个干净,
回归真我的圆妙本性才是正途。
证悟者已经宣讲法界万物的由来,
世人从此不再怀疑。
万物万形只是算法不同,
“有生于无”是第一真言。
道四化四显,法界万物生机勃勃,
这是“反者道之动”教法的演绎。
道者返于反,
道从无向有下化显形。
道者返于反,
显形万物从有返回无。
如川谷归向大海,
一切回归于道,
这是大回归,
如同子孙回归祖先。
这是无上得一修法。
玄照妙心生起的时候,
子母双照,知子守母,
和性恢复。
有形无形不二,
有无不二,
整个法界和性圆满,
争斗从此断绝,
强梁者无处安身。
题解:此章令无数注释家迷惑,经文不多,不知为何突然冒出“一二三”,不知老子“一二三”为何与万物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虽然知道这是在叙说宇宙法界生成法,借助西方宇宙学、本体论也找不出路径。道德经是一部大经典,虽然只有五千字,实际上五百万字也不能穷尽,今天的自然科学、人工智能、基因、算法也可从中找到蛛丝马迹,这不是牵强附会,也不是抬高老子思想。身体运行法则、生命进化系统实际就是算法,这是庄师《齐物论》叙事的一部分。万物玄同是进化论的理论基础,老子在玄同大定中早就实证法界万有之间的本质即“玄”的联系,而且只有用“玄之又玄”来叙事,只有用“众妙”(无限妙、妙之妙)来叙事,这就预言了无限可能性,潜藏性(谷神)。法界万物是无限可能性、潜藏性的一粒微尘,是无限算法中的简单算法。老子说“善数不用筹策”,已经对算法有预言。算法有无限可能性、潜藏性,这不是肉眼能够见证的,也不是徼心能够领会的。算法必须建立在无上,而不能建立在有上。这是第一层。算法必须建立在二元上,阴和阳、有和无、0和1都是二进位,二个算法因子,至简的算法,故“不用筹策”(最少的筹策)。
四句无生偈包含四大教法:
第一教法:有生于无。(世人惊恐发狂,逻辑裸奔)
第二教法:反者道之动。(世人惊恐,但很无奈)
第三教法:弱者道之用。(世人容易忽视)
第四教法:天下万物生于有。(世人不难接受)
41章主题宣讲第二教法“反者道之动”,但暗含第一教法。42章主题宣讲第一教法“有生于无”,是详述“五位四化”,直至“生万物”。这是从无(三)到有(四)的全过程,结合气本论、母亲怀胎可以证明。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四句有生偈,与四句无生偈正好构成第二教法“反者道之动”。第三教教法“弱者道之用”主题在第43章中,但已经暗含在前面二章。
五位教法有三门;
道、德、仁、义、礼(38章)
天、地、神、谷、万物(39章)
道、一、二、三、万物(42章)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为之,而且并不牵强(在中华文化默认中)。联系五大教法(41章、45章),老子有意以“五”说法。如果与传统的曾、祖、父、子、孙五世同堂相联系也可以增进理解(但不能太拘泥)。
“一二三”都有特殊含义,而且与算法、基因拷贝密切相关(记得逻辑三段论)。不少注释家认为“一二三”只是代表一串数字,由简到繁,越来越多,这完全失掉宗旨。从母亲和气本论基本可以明白有生偈和“一二三”的含义。河上公注:一是元气,二是阴阳二气,三是和气(或清浊和三气)。把三看为第三阶段,那就是和气。和气是子一,元气是祖一。二者都具有一的特征,可以继续细胞分裂、拷贝繁衍,算法继续推演。“一二三”代表是“合--分--合”,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细胞,二个细胞再次合一,具有遗传性。“三”具有回归和再次复制的功能,这样万物的产生就大为加速了,顿时可以复制出无穷无尽的生物。
“无”和“一”的关系是道德经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理解的,因为没有恰当的比喻,没有模型。这里包含的不仅是古老的气本论和母亲的怀胎繁衍,而且包含老子道思维特殊的本无论和语义学、算法。万物能够生的第一原因是万物是一,万物是同根同源的。根源是什么?根源是“无”,不是“无”就不能同根同源。这就是“本无论”。王弼注:“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注释精妙无比。万物是同根同源的,这世人并不反对。但为什么如此?世人说不清楚,王弼直接说“由无乃一”,“无”是万物的基础,是同一性所在。“无”为什么重要就可以理解了。
那什么是“无”?王弼直接说“一可谓无”。千万注意,“一可谓无”不是“一可为无”,这就是语义学。不理解语义学,有生偈和“一二三”就不可解。“谓”是称谓,是语言。一就是无。当世人动用语言的时候,已经在拷贝了,也就是“一”就是“无”的拷贝。一旦拷贝发生,拷贝与原件的对立就同时产生了,于是对真相的扭曲就发生了。一动用语言,拷贝势难避免,拷贝与原件的对立,认识与真相的对立势难避免。
黑板有个“一”,学生心理拷贝了“一个一”,实际就有“二个一”。因此,“二”就无形中产生(拷贝)出来,这是刹那之间的事。“二”拷贝出来,“三”刹那又拷贝出来,这样拷贝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历算家可以算清楚星星有几颗,却无法算清楚拷贝有多少,这就是庄师说的“巧历不能尽”。“一二三”是第一轮拷贝,已经万物丛生,再发生第二轮、第三轮、无数轮拷贝,链式反应无穷无尽,这个法界怎们能认识清楚?人不疯才怪。老子后面一大堆话没有说,庄师演说了冰山一角。“一二三”中,一轮轮复制拷贝,原件、拷贝、拷贝的拷贝、算法、遗传,尽在其中。这个法界永不清静了,心灵永不清静了。
唯识宗说“万法唯心造”,法界万法都是因为心的拷贝才产生的,心不拷贝,所有的名也没有了,这就是老子强调“不言之教,无为之事”的原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阐述了“无名”和“有名”的二重境界,“有名”理解不了“无名”,也无法阐述“无名”,一旦“阐述”就落入有名。如果不使用语言呢?不起心动念呢?动荡纷扰的法界刹那风平浪静,躁动恢复清静。“一”与“无”的关系语言用尽也无法说清楚,原件与拷贝永远是二。“一就是无”,“就是”二字也软弱无力,还是拷贝,不是原件。
男女恋人结婚,总不能拿了照片结婚,还得真人相拥。所以六祖说“不立有无”,“有无”不要,“不立”也不要。这真是蚊子叮铁牛,无处下嘴。用语言带来了极大好处,现在成为痛苦的根源。这才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用意了,离言绝待才是道,不知道才是道,所以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心领神会、以心印心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不用语言,把“一可谓无”的“谓”去掉,沉默不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直溜溜的,“一可为无”隐隐约约呈现,原来A=A。只要原件,不要拷贝,这就是禅。
世人生活在拷贝的世界里太久太久,几乎没有原件了,人也是假,物也是假,念头也是假,都是拷贝。在甚深禅定中,无、一是“不二”,哪怕“一、二、三”都“不二”,这叫举二灭二。举二是为了灭二,烧掉拷贝,只要原件。老子用“一二三”显迹,还是要灭掉“一二三”。道不可说,因为道本来是无。一二三本来是无,说了还是无(假名而已)。把一二三看为实有,那就陷进去了,看作假名,那才是契悟。佛法说“菩提涅槃,皆是假名”,把一二三看为假名,复性才有可能。如果执着一二三为实有,那必然导致执着万物是真实,那复性就无望了。
老子说“冲气偈”时,就是破万物是真,“冲气”(三)而已。“冲气”(三)也是假名,“阴阳”(二)而已。“阴阳”(二)也是假名,“真气”(一)而已。“真气”(一)也是假名,“无”而已。“无”也是假名,不作无想,至此,道如如现前。执万法为实有,此心为徼;领会万法是假名,此心为妙。物不可执,象不可执,三、二、一不可执,小逻辑就破了,大逻辑就建立起来。这是复性的工夫,也是此章的经意。老子是复性的教父。
这样,冲和偈就可以理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宣讲万法的真实本性,而不是假本性,不是拷贝的本性,而是原件的本性。老子拿出原件了,“冲和”就是原件,“负阴抱阳”就是原件。万物本来不是强者生存,而是和性呈现。老子一手拿了拷贝,一手拿了原件,什么是真本性,什么是假本性,一目了然。人间智者拿着拷贝,拿着假本性,世人信以为真。人性善也罢,人性恶也罢,都是不同版本的假本性,是拷贝的拷贝。黑格尔说:“说人性善,他说了一句伟大的话;说人性恶,他说了一句更伟大的话”(未对照原文),意思如下:
说人性善是对的,说人性恶是对的;
说人性难移是对的,说人性易变是对的;
说恶人永远是恶人是对的,说善人永远是善人是对的;
说善人就是恶人是对的,说恶人就是善人是对的。
这里已经没有逻辑了,已经是逻辑裸奔了。下士要神经错乱了,发狂了。
“冲气偈”有二大教法
第一教法:万物负阴而抱阳。
第二教法:冲气以为和。
第二教法是建立在第一教法基础上的。第一教法是,在无的法界中,有二种友好的、温馨的气氤氲徘徊,“负、抱”含义没有不同,是互相接纳(很多注释家认为大不同)。知道二者是“无”(未在肉眼中显形),这才可以理解。庄师说“白鶂目不运而风化”,白鶂最懂风情,互相眼神一对就能受孕生子(冲和之子)。第二教法是,在氤氲徘徊达到冲和态时,冲和之子(三)就诞生了。冲和之子(三)还是“无”(肉眼中没有显形,妙心中已经三级显形),这时没有“争性”,只有“和性”,所以称为“冲和之子”。
无的法界如此美好,由无而生的万物为什么改变“本性”,显出“争性”了呢?这是老子教法的又一个重要命题。显形是关键,万物显形是争性的根源,所以王弼说“失无入有”,并说“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拷贝再拷贝,一轮过后,就到第三份拷贝。到此还是道性未失(和性是道性的显现),再超过三(二次返于反,一反一复),那就是第四份拷贝了,完全与道分到扬镖,有争性的万物诞生了。前面的算法都还在道性(和性)的范围内,但算法到此,也就道性(和性)彻底隐没了,王弼不忍再看下去,所以说“非道之流”。
老子说:“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原来早有准备,万物自化会有垃圾产生。老子施展道力,以“无名之朴”来镇压。消灭机心,恢复人的纯朴性可以彻底清除垃圾,恢复道性(和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纯朴性必能修复。老子把万物的本质归为算法,实际是说万法平等,万物玄同,一切都是空性(无)。有生于无,万物都是空性,就可以不执着,不生贪心。世人会因有而争,不会因无而争,这就是本无论的价值。冲和偈的二大教法告诉世人万物并非是万物,都是“冲和之子”,道性(和性)可以修复。因为一切皆是算法,修复道性(和性)只是一念之专。世人的身体已经固化,但心没有固化。世人的身体是有,世人的心是无,而心是算法的主人,改变算法,恢复道性(和性)也是刹那之间。所以说“道莅天下,其鬼不祟”(60章),鬼(包括争性)也是算法,道是大逻辑,可以修改一切指令,动动鼠标,就“其鬼不祟”了,何况修改万物的争性呢?
理解了老子的无生偈、有生偈、冲气偈,理解其中的六大教法很关键,这样第40章不再是枯燥的四化格言,而是后面三章的指引。这对理解41、42、43三章意义很大,也对理解六大教法的前二大教法很有帮助。“反者道之动”一直贯穿在叙事中,第42章就有二次运行,一正一反,从无到有,从有反无(下化上归)。这都是修证方法的指引,也是经文的实际含义。人们把“反者道之动”注释为“相反”或“返回”,实际是“返于反”,返回自己的反面,这是道的“动”,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六祖真假动静偈说“若修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与老子实证道的动静态非常一致,大证悟者的境界如此相近,这是令人吃惊的。
老子为了教化世人,为世间强梁者指明万法和人性的本质,证明争性是假,和性是真,只有修复失去的和性才是生命体的唯一出路。老子不得已自称“教父”,用意之深,唯有赞叹。人类文明只有建立在和性的磐石上,不能建立在争性的沙滩上。即使肉眼看到满世界都是争性,但争性的下面埋藏的正是和性,只有像农夫一样深挖,才能挖出真正的“根深固柢”(59章)的那根最深的主根。人类文明的出路在此,老子建立最为深刻的“和性”理论。如果听任人间俗智者以假本性代替真本性,那人类文明只有在争夺中走向毁灭,人性同时也会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