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精解(中)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

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此二句是老子宣说修行二大问题,不解决二大问题,修行必然以失败告终。此段经文历代注释家极为重视,甚至当作座右铭,西方学《道德经》者亦极为赞叹。但老子到底要说明什么?如果理解了上一句经文的“若浊”其中的微妙差别,此句就能够贯通。如果把“若浊”当做真浊,则此句不可解矣。

此段经文的文本有很大争议。王弼本为“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河上公相同。历代注释家都感到这里有阙文或衍文。陈鼓应认为“久”是衍文,应该删掉,此句成为“孰能浊已经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于是翻译为:“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的趣进?”这样的真的不知所云。

奚侗本此句做:“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是依据河上公的注解“谁能知水之浊,止而静之,徐徐自清也”一句增补了一个“止”,使前后句型对仗,义理较明。唯有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引《志本》作:“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帛书老子校注》P296)最能符合老子经义,可惜都被忽视过去。也就是说,不是第二句经文衍“久”字,而是上句经文缺“久”字,只有志本保留此“久”字。此“久”极为珍贵。这样第三段经文意义非常明显了。

此段要解决二个疑问,即浊与清的对立和安与生的对立徐清,要解决浊的问题。徐生,要解决能生的问题。致虚极,守静笃,在如此静笃中,这个宇宙还有生生不息吗?这是世人的疑问处。不入浊世,不与浊世混同当然很好,但充其量只是一个自我完美主义者,佛教中称为独觉,安住高山之巅,独觉宇宙大道。

屈原遇到一位渔父,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与物,而能于世推移”,世人浑浊,你更扬起污泥,变得更浑浊。众人喝酒醉了,你更把酒糟一起吞下,长醉不醒。接着便唱起《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无阻”(沧浪河的水清啊,可以洗我的帽子。沧浪河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足。)唱完就“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这位渔父就是一位独觉,自我完美主义者。《维摩诘经》说:“菩萨之病,因众生之病而起。”正像独子病了,父亲马上病了。菩萨要度众生,所以要如浊世。菩萨与独觉是完全不同的。有道者就是菩萨,渔父就是个人完美主义者,独觉。

经文: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就是阐述救世情怀,这就是徐清的含义。“久”指世间污浊已经很久了,佛教说无始以来人已经被污染。老子的“久”正是此意。这里提出二个问题:一是自己应该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二是应该让世人都濯洗污泥,恢复本来的清净觉性。有道者不能做一个个人完美主义者,而应该做一个菩萨。王弼注“孰能者,言其难也”。完善自我已经极难,做一个救世的菩萨是难上加难,所以说“孰能”。

下一章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修法,可以证道。此六字可解“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的密意。身有大患在于五色五欲五味,离身则无患。有道者不为己身,而为有情众生,故菩萨发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宏愿。有道者甘愿入浊世,然如何保持内明心的清净?这是世人最大的疑惑处。此句经文紧接“浑兮其若浊”之后,就是解答世人的疑惑。

佛教中称尘世为五浊恶世,肮脏污秽。但莲花就能够从污泥中长出来。老子知道尘世的污浊,修道士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入浊世感化世人。如何在浊世中保持自己纯洁的心不被污染?老子用静来对治。下一章更说“致虚极,守静笃”,要静到极点。这是实修的功夫,而不是哲学问题。释德清注:“老子因而闵之曰:'孰能于此浊乱之中,恬退自养,静定持心,久久而徐清之耶’?”

水浑浊了,静能使水恢复清澈。心浑浊了,静能够使心恢复清净吗?老子用“致虚极,守静笃”作了回答。后文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清与静相应是为清净,这是天下最高的修法。今天学人读文字,把清静一词轻易放过,实际老子开演清静实修法,其理深妙。“正”字虚悉心体会,即佛经的正定正受,入三昧也。

有道者即使入浊世,只要内心守静笃,则狂心顿息,此谓徐清狂心顿息则五欲不生,五欲不生则无私不争之心自然而生。有道者虽入浊世,周遭都是污秽,但如如不动。久久世人也深受感染,狂心或稍减焉。正定正受之三昧,能够直达世人的深心,开启道妙境界。罗睺罗尊者击钟验常,钟声必击而发,不击则不发。对钟格物,不敲不击,钟声历劫不知。昭文不鼓琴,焉知世人心中深藏韵律?

静之者,修道工夫也,即指下章“致虚极,守静笃”,有此守静笃之修道工夫,必然证道。清指证道的圆满,全赖修守静笃的功夫。不修道何能徐清?静则五欲息,徐清指狂心顿息,五欲不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道使世人心中坚冰释,当然必须历劫修道。修道工夫,去浊还清,全赖一个久字,没有这个久字,文意摸象,都无解了。《志本》保留“久”字,让老子原意再显。

经文: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上句经文已经清晰,此句经文就回答第二个问题。守静笃还能生生不息吗?生生不息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关注点,《易经》说“生生之谓大德”。这里探讨的就是守静笃可以对治无始以来的染污,但是否会走向另一面,生生不息的大德也丢失了,这个世界会陷入死气沉沉?

老子开演了更深的妙理,也就是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的妙理。修道士虽然守静笃,入玄同大定,如如不动,但动的内因没有消失。老子提出了动的哲学。静本来是与动相反,但这是俗见。凡夫陷入静动二极的“边见”之中。老子所证的定被称为玄同大定,就证悟了动静一如的中道。

量子力学的波和粒子二见也是边见,不是中道。如何离二边,得中道,则是中道的大学问,佛教的中道与老子的得一相同,得一就是证得中道。不然“致虚极,守静笃”,就不能“动之徐生”了。道体混成,即静即动,即动即静,动静而相,了然不生。方知道体非动非静,妙而已矣。

安指入玄同大定,守静笃之妙境也。动者,玄同大定,动静一如,虽静而常动,虽动而常静。徐生,入玄同大定中,唯阴阳二气现在眼前,氤氲互动,交通成和,而万物乃生。

徐生,在玄同大定中,此妙心灵明独耀,无所不照,因静而动,此动是妙动,虽动如静,然因此妙动,真心开演妙理,法喜充满,此真心妙动妙静,非枯禅之死静。枯禅死静,何法喜之有?法喜充满,修道士虽静而常乐,凡夫焉可得知?凡夫见修道士之苦,不知修道士之极乐也。此徐生之第一义。

修道士之极乐,始于守静笃之大定,定中妙动生发,阴阳二气交通成和,见万物生生不息,运行不辍,寒来暑往,冬去春来,由内而外,此宇宙之本来面目,此徐生之第二义。徐者,生生不息,顺环往复,无有尽时,非徐而何?徐清之徐,言虽静而妙动无穷,故静亦徐也。徐与久对成文,浊久徐清,安久徐生。反者道之动,老子视为当然。此是妙中复有妙也。

古希腊哲学家一直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争论。一元论认为宇宙由唯一元素发展产生,二元论反对一元论,认为宇宙由二个元素互相作用发展产生。老子认为宇宙是大玄同体,是有阴阳二个元素玄同而成。阴不生阳,阳不生阴,但阴阳互缺,无法分离。阴是阳的缺,阳是阴的缺,这就是大成若缺。“缺”的概念解决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数千年争论。

老子否认有不互缺的二元元素。后世道家哲学发展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理论,本质就是二元互缺。男人是一个独立的人,女人是一个独立的人,但他们是互缺的。正是互缺,所以必然组成家庭,子孙祭祀不辍。男人与女人是玄同的极好例证。实际上万物都是互缺的,这就是玄同。

宇宙的生命力在于互缺,互缺必然互补,互缺互补,万物生生不息老子证悟的一就是大玄同体,这个大玄同体是生生不息的,有生命力的。否则,无论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宇宙和生命根本不会产生,即使产生了也会终结。

人们宣称喀纳斯湖中看见一只巨大的湖怪,很多人猜测是古老的巨型鱼。一条巨型鱼是不可能生存在喀纳斯湖中的,除非还有另一条异性巨型鱼。它们必定是一个种群代代繁衍,怎么可能出现单独一条巨型鱼呢?生物学是阴阳互缺的玄同理论的最好证明。一元论和二元论都是“边见”。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驳斥了凡夫的边见。《中论·观因缘品》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里提出了四种边见:生灭、常断、一异、来去。世人的认识论是,不是生就是死,不是常就是断(不常),不是一就是异(不是同就是不同),不是来就是去。

世人认为四组答案必须二选一,没有第三种选择。龙树作《中论》以破斥,以令人信服的理证证明四组“二选一”都是边见,宇宙的实相不是边见,而是中道义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理解了龙树的中观学说,老子这里宣说的是同样的学说,告诉世人“守静笃”不会破坏宇宙生生不息的最高教义。

用龙树菩萨的语言就是即浊即清,即静即动,即安即生。动静一如,安而能生。持边见的世人害怕宇宙失去生生不息的最高教义,这个世界会死水一潭。老子说,多虑了。在伟大修道士的甚深境界中,早就见到动静一如,安而能生的玄同实相。到了第40章,老子正式宣说“反者道之动”的玄同第一义。

静极生动,即静即动,这是道的法则,不用担心。一个人睡着了,还是会醒过来的。阴阳本来互缺,你还担心不会互补吗?互缺是静,互补是动。这是“势成之”。这个玄同妙理只有伟大的修道士才能契悟,所以说“孰能?”契悟此理是极难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真实不虚啊。

老子怕修道士入浊世,忘记清净本性,久而以浊为荣,不能度人,反被人度,故说“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老子修道士贪著静笃,入安定中,久不能出,陷入断灭邪见。故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如学佛人贪著般若空性,以为毕竟空,因果亦空,反而放荡不羁。

前辈解此章一直分歧很大,不得要领。一是没有深究“浑兮其若浊”一句和其中的“浑”、“若”、“浊”的本意,更不熟悉老子破边见的奥义所致。第一句王弼本丢一个“久”字令人再生歧见,幸赖《志本》保留此一“久”字,使二句经文语义完整。

第三段经文充分反映老子对静的力量和动的力量的认识静可以让修道士的心摆脱欲望,保持无欲的状态。但老子没有忽视动的力量,因为动的力量是道内生的力量(反者道之动),这种动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老子在静与动之中找到了玄同,即静即动,即动即静,动静不二,破除边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