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经典理论: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人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在心理学里,孤独被定义为是对社交孤立的一种复杂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1]。孤独的存在意义被认为是激励个人寻求社会联系的心理机制,促使人们产生社会性的本能反应[2]。
但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呢?仅仅是因为缺乏和人沟通吗?那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到人越多,反而越孤独呢?
其实孤独感的产生并非只是因为缺乏社交,本质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人性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这个理论是由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Erich Fromm提出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Erich Fromm的经典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孤独感的产生机制和抵御孤独的心理机制。
通过本文,读者们将了解到如下信息和知识:
Erich Fromm提出的五种人性需求;
Erich Fromm提出的五种抵御孤独的心理机制:性格的动力倾向;
物质和精神满足,哪种更能摆脱孤独感?
孤独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人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基于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Erich Fromm在1947年著作Man for himself中提出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五种人性需求,这五种需求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以不同的需求程度呈现[3]。Man for himself是Erich Fromm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著作封面截图如下图所示。
Erich Fromm在1947年著作Man for himself封面。
五种人性需求
Erich Fromm提到的五种人性需求如下罗列[3]:
相属需求:个体具有爱别人和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个体希望在行为上超越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个体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个体力求自己人格完整,希望在世界上有存在意义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个体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Erich Fromm认为:五种人性需求中,任何一方面没有得到完全满足,人都会产生孤独感[3]。
孤独感因人而异
根据Erich Fromm的理论,每个人对孤独的感受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因为缺乏社交而没有满足相属需求,从而产生孤独感;有些人因为无法实现自我的超越需求而产生不得志的孤独;有人因为没有满足落实需求缺乏归属感,所以孤独感油然而生;有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缺乏存在感,不能满足统合需求而倍感孤独;而还有人因为生活缺乏目标感,达不到定向需求而产生迷茫的孤独感。
人们应对孤独感的心理机制: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孤独感是促使人产生社会性的本能反应
孤独感是人产生的一种让自己不舒服的负面情绪,是促使人产生社会性的本能反应[2]。当人因为社交孤立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后,为了重新获得舒服的心理感受,人们会通过不同方式产生社会性以补偿自己的缺失感。
这些弥补孤独感和缺失感的方式被Erich Fromm为了五种抵御孤独的心理机制,他将其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3]。
五种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Erich Fromm提出的五种性格的动力倾向性如下[3]: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自主产生或提供爱的能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完全依靠寻求别人的帮助、依赖别人,是爱的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与接纳倾向性的人相反,他们并不期望接受别人的情感供给,而是完全依靠自己主动发动的暴力、诡计等从别人身上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认为只有完全归属于自己的人和物品才是安全的,因此他们往往会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和市场的所需要的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Erich Fromm认为上述的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只有创造倾向性是符合人格常态的健康表现[3]。
抵御孤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平衡产物
从Erich Fromm提出的五种性格的动力倾向性中我们可以发现,单独追求物质或者单独满足精神层面的倾向都会导致孤独感延续。
被市场认可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自我认可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市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样的人具备Erich Fromm提到的第四种倾向性——市场倾向性,他们往往能看准市场需求而“投机”,把自己的能力和特性打造成为市场所需要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将自己融入市场,寻求物质上的成功,得到社会认可,从而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但如果这样的人在精神上不能得到满足,不能满足Erich Fromm提到的“超越需求”,将会重新走向孤独的深渊。
创造倾向性: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有所奉献
既然完全追求物质并不能摆脱孤独,是否纯精神追求就能抵御孤独呢?并非如此。
Erich Fromm提到的创造倾向性是应对孤独的最佳心理机制,这个机制要求一个人既需要通过发挥自身潜能、开发创造力达到人性的“超越需求”,也要求创作出来的东西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奉献。
不得志的艺术家往往能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但忽略了自我表达是否能被接受,无法融入市场而最终导致郁郁寡欢。这样的作品往往只能由创作者孤芳自赏,但对社会和市场没有积极作用,缺乏被他人和市场接受的能力,因此这样的人往往不能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缺乏安身立命的“落实需求”,进而质疑自己的存在意义,缺乏“统合需求”,从而引发深层次的孤独感。
总结:孤独伴随人生的每时每刻
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孤独的状态,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所谓欲壑难填,人生没有哪个阶段能同时完美地实现Erich Fromm所提到的五种人性需求。
但正因为有这些需求上的缺陷,才让我们产生了孤独感,而不同类型的孤独感才会激励我们去实现人生更多的需求,寻找更多的美好。
所以,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孤独是为了提醒我们还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获取人生中更美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Pittman, Matthew; Reich, Brandon. Social media and loneliness: Why an Instagram picture may be worth more than a thousand Twitter word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2: 155–167.
[2] Cacioppo, John; Patrick, William,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 New York : W.W. Norton & Co., 2008. ISBN 978-0-393-06170-3.
[3] Fromm, E. (2014). Man for himself.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Routledge.
《心理学简报》原创
原创作者|D姑娘(《心理学简报》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