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是一个我们会不断讨论的题目,站在不同的角度,这个词汇有着不同的含义,有的时候流动性对应着备付,如果银行的超储很厚,备付很高,我们会说这家银行的流动性很充裕;有的时候流动性对应着一个资产的某种特性,比如债券有成交活跃的和成交不活跃的,我们说成交活跃的债券的流动性比较好,这个时候度量流动性的指标可能会变成了同一资产的买卖价差的宽窄;再比如有的时候我们会把流动性理解为一种购买力,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流动性催生资产泡沫。所以,分析流动性我们一定要首先明确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尝试站在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角度谈谈流动性。
银行是货币的专营机构,其本质是一个资金池,任何一家银行每天都有确定(到期正常兑付的资产)和不确定的N笔资金流入(客户存钱或者收到转账,央行意外投放),同时,也会有确定(到期的银行负债)和不确定的N笔现金流出(客户取现或者转出),如果流出大于流入,那么银行就要动用本身的超储或者从银行间市场获得流动性来轧平头寸。
一般来说,监管对于资金池的管理主要着眼于资本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的资本规模决定了其能够投放的风险资产规模上限;另一方面,监管从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角度为银行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流动性管理指标,包括考察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平衡状况的NSFR和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能力的LCR等等。基于以上,银行要做的就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全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材中,我们也学习过所谓“三性原则”,即银行的经营目标包含了“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实这三者是既统一,又对立。
从风险收益平衡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市场活动的本质都是承担相应的风险获得相应的收益。高收益的背后必然对应着高风险,当然简单的高风险承担不一定会带来高收益。粗放的来看,一家银行所有的收益都来源于信用风险承担和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承担。
首先看信用风险(不是本篇重点),从信用评级的角度(假设靠谱)而言,评级越低,收益越高,当然可能会违约,国企融资天然就是比小微企业便宜很多。各家银行对国企、民企、小微企业的定位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各家银行对信用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位也不相同,这里在多说一句以前的观点,将融资贵和融资难混为一谈就注定无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因为融资难的排序在融资贵之前,贵是有银行愿意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前提,如果不让贵,那就是难上加难。同样,踩雷是不是就要一棒子打死呢,似乎也不是,踩了一个雷的组合综合来看收益表现还是显著好于一个雷不踩的组合,那我们到底要什么呢?
以下进入本文正题
利率风险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基于对未来利率趋势的判断主动调节资产、负债久期,预期利率要下行,那么应该鼓励全行进行长期限资产投放,同时缩短负债久期,这样可以在未来的低利率环境下享受不重置的高收益资产和不断重置的低息负债;预期利率上行,就要限制全行进行长期限资产投放,同时拉长负债久期,这样可以在未来的高利率环境下重置高收益资产,同时享受不重置的低息负债。这种收益的强化来自于对利率走势的精准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基于了对未来利率风险的判断去调整全行资产负债久期结构,那么对了可以有效提升经营效率,错了会加重经营负担,盈亏同源。
第二个维度就是期限的错配,银行天然是错配的,错配也是银行收益的核心贡献来源。即便是银行可以去主动调整资产和负债久期,但是拉长周期看,一家银行整体的资产久期应该是会长于乃至显著长于负债久期的。这种天然的期限错配既有客观,也有主观。
我们前面就说银行是货币的专营机构,银行是为实体提供流动性的专业机构,在现代转账结算制度下,银行可以帮助政府、居民、企业进行转账结算,进而保有了大量的活期存款。即便是在各种现金类理财、货币基金盛行对一般性的活期存款实现了显著分流,但是居民、企业基于自身的流动性管理需要仍然会保有大量的活期存款(高利率房贷也不影响这一点),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的角度看,企业和居民两部门的活期存款占到金融机构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仍然接近25%。去年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后,超额准备金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都保持在同一水平——0.35%,这意味着,在2020年以前,银行只要能够吸收来活期存款,即便是以超储的形式存在央行,也有稳定的利差收入,换言之,如果不考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那么商业银行资产端就再也没有比活期存款预期收益率低的资产存在了。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客观上给予了银行体系大量的低息负债,同时,各家银行之间对这种低息负债的竞争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永恒主题。
站在单个银行的微观层面,存款或者负债立行仍然是一贯逻辑,如果一般性存款增长乏力,银行往往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补充负债,进而衍生出了同业负债、结构性存款等等价格偏高的负债。如果我们把超储定义为银行流动性,那么我一直坚持认为从体系的角度而言,同业业务不会给体系带来任何流动性改善,因为超储只决定于实体信用扩张和央行投放两件事。但是,同业业务可以成为流动性的传送带,同业业务不创造流动性,只是流动性的搬运工(搬得不好,还要经常被监管diss)。在银行主动选择其他方式补充负债的时候,又要开始面临两类的取舍:期限(稳定性)和价格。我们前面说了如果银行准确把握利率趋势变化,是可以主动的调整资产和负债久期来提升经营收益,那如果我们假设银行判断未来的收益率曲线形态(右上方倾斜)位置与当前一致,那么这个时候银行如何进一步考虑主动负债的久期长短与投放资产久期的长短呢?从承担最大利率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角度而言,滚隔夜负债、放长期限资产是最极端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银行也要承担巨大风险,比如负债接续困难,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等等,而且NSFR这些指标应该也不允许银行这么做。所以,还是要努力找到一个最优解,负债久期长,可能融资成本高、但是再融资压力小,反之亦反之,资产亦然(见下表)。
那么这个探寻这个问题解法的工作似乎就又变成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最为核心的内容,或许可以概括为资产负债的平衡或者匹配管理,因为资产和负债是共生的,流动性管理不能抛开资产谈负债,也不能抛开负债谈资产。笔者一直认为从体系的角度而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是资产派生负债,是资产决定负债的过程;但是微观经营主体往往是强调存款立行,认为负债是资产投放的基础,这是站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得出的不同结论。不过,我想回到流动性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还是要兼顾和平衡。
最后换个视角来看,印象中本科公司理财第一节课,教公司理财的连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大约是一张资产负债表是应该有左边(资产,对应收益来源),还是先有右边(负债、权益融资,对应成本付出),我们当然知道资产负债表要出现变化,至少是2个科目一起发生变化,同侧的此消彼长,亦或是两侧的同增同降,不会是只有一个变化。那么这个问题要讨论的是什么呢?如果从一个生意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应该是先要明确要做什么业务赚钱,再去募集什么样的资金。创业者不会拿着一张白纸去走到风投面前直接要钱,而应该是他已经有了一张蓝图;基金销售给你介绍明星基金经理,是要你相信你会因为这笔投资而带来收益。所以,无论是现实还是愿景,商业行为大多应该是先有一个可以盈利的业务模式,然后才应该思考融资如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