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应用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学说,属于“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关注的是人性及其行为的因果决定模式。班杜拉认为,在个体、环境、行为这三个因素之间,每两者都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决定个体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其中“个体”指的是人的认知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对结果的预期等;“环境”主要指外部环境等各因素;“行为”则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等。班杜拉认为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这种“交互决定”涉及到三对双向交互决定的过程:首先,个体与行为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其次,个体与环境之间也是交互决定的;最后,行为与环境条件是相互决定的。不同于“个人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个体环境互动论”,班杜拉强调了个体、环境、行为三个因素之间的普遍关联,认为“每两者都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构成交互决定系统的三个因素具有同等的交互影响力,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教育学硕士生的自我效能感”为例,“个体、行为、环境”三者都会产生影响,“现状-问题-对策”的相关分析,都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同样是班杜拉的学说,是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用于解释在一定情景下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水平,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对自己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能力的自信水平。所以,“自我效能感”体现的是自我评价,而不是客观的“胜任力”。譬如有的人即使有能力,也就是胜任力强,但由于对自己不自信,即自我效能感弱,也可能无法完成某项任务。

班杜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现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1.直接经验,也被称为过往的成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感印象最大,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和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与之相反。2.间接学习,也叫示范效应。是指对他人活动经历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比较。即通过观察他人通过努力取得成功,也会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当观察的对象和自己相似度越高、完成任务相关度越高时,自我效能感提升效果越好。3.言语劝说,是指他人对个体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言语激励。当个体接收到这样的信号时,往往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坚持地更长久。而当个体在完成任务且进入瓶颈期时,这种信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4.情绪和生理唤醒,它是指个体对于某个情景或任务时的身心反应。积极的情绪被证实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消极情绪往往表现出抑制。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这四个渠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形成和产生。

以“教育学硕士生的自我效能感”为例,人们印象中教育学硕士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弱。一种可能是存在“学科”的原因,也就是教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门类而言,学科地位不高。正如《围城》所言,“教育学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只好瞧不起教本系的先生。”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个人”的原因,也就是学生因为自信程度低,才读了教育学。并不是学科让学生变得没有自信,是学生入学前就不自信。无论如何,上述“直接经验”、“间接学习”、“言语劝说”和“情绪和生理唤醒”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探究教育学硕士生是否真的自我效能感较差,以及“个体层面”和“学科层面”在上述四个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不利状况。通过这样的框架来呈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对教育学硕士生的自我效能感实施心理测量,改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并进一步探讨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中,“学科”和“院校”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和途径,凸显“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教育学视角”。

(0)

相关推荐

  • “班杜拉去世”冲上热搜,他给人类留下了哪些遗产?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 ...

  • 班杜拉逝世 | 这些在教育学考研中常考的理论

    2021年7月28日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去世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老师 不少教育学考研人都在感慨 原来书本上的人物和我们同在一个时代 书中的人变成 ...

  • 精神分析已死?

    发布时间:2021-04-21 学心理学的都知道,心理治疗有非常多的流派,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容易眼花缭乱,觉得每一种疗法都很好,每一个都想学. 当然,如果你有钱有闲有精力,那么多学几个也无妨.如果不能 ...

  • 如何应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于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人在特殊情景下行为动机的产生原因.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 ...

  •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如何提升?|心理学词条

    发布时间:2021-03-28 01  定义 自我效能感,听上去似乎有些陌生,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 你学习一门课程,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下来: 马上就要上台演讲了,你发现自己很 ...

  • 什么是自我能效感?自我效能感( SES)测试

    自我能效感 SES,反映一个人,采用适当行动,以面对挑战的信念,自我能效感是一种以自信的观点来,看到自己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自我能效感高的人,在生活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是一种根据自己行为,来推导 ...

  • OMO教学有多远: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看在线教学的重难点突破

    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简称OMO)成为人们变革教学模式的新路径,然而在线教学在实际教 ...

  • 056寒门子弟的“低自我效能感”陷阱

    寒门为何再难出贵子?这一反问也许会打破社会大众的期望,人们在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寒门可以出贵子,这似乎也给平凡的自己一点希望之光.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寒门能出贵子,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寒门出贵子的比例相对 ...

  • 102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学习倦怠是一种心理状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 ...

  • 自我效能感——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自身教育能力和教育效果如何?对儿童有多大影响力?对此类问题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自主成长.如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提升教师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师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自 ...

  • 「我刚才那么半天都干了什么?!下次一定不这样了」|你的自我效能感现在应该是负值

    逼逼叨的365个烦恼 读者作品 在这场告别中 没有鲜血 没有不在场证明 因为我陷在自己作茧自缚的谎言中 同情也无法洗刷我做的事情 --<What I've Done>by Linkin P ...

  •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自我效能感是突破口

    职业倦怠的出现与教师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工资福利以及个人的生活.家庭等诸多因素有关.然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实现专业发展的教师,往往不容易出现"七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