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森林分布及生态环境效益细解

森林分布

目前保持较为完整的森林有两大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马来群岛、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亚寒带针叶林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03

树林如何实现其生态效益的?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功能,森林也称之为“地球之肺”。

如何涵养水源的?

▲“涵养水源”即养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1)林冠截留雨(雪)水

林冠截留的水约占降水量的5%~10% ,这使得降水对地面的机械冲击力减弱,

从而间接地保护了林地土壤层。

(2)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

覆盖林地表面的枯枝落叶层,除本身具有很大吸水或截留降水能力外,还可避免地表土壤遭到降水机械冲击力,并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削弱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另外,森林下层的灌木与草本植物也能截流降水。

(3)林地土壤蓄渗降水

孔隙度越大的土壤越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森林土壤具有较大的孔隙度,从而加大了林地土壤的下渗量。

如何调节气候的?

(1)使温差变小     

白天,浓密的林冠可以阻挡太阳辐射,使温度不至于太高;晚上林冠也可阻挡热量逃逸,使温度不至于过低。与无林地相比,林地冬暖夏凉,在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

(2)使湿度变大      

森林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汽,所以林内的空气湿度比林外要大。随着湿度的增加,也加大了雾、露和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在条件相同地区,森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降水量一般要大。另外,森林还可对蒸发、风速等要素起到调节作用。

如何防风固沙的?

(1)屏障的阻挡防风

当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

风力消散在枝叶的摆动上;一路被迫从林冠上越过。这样森林附近风力一般可降低。据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林带的防风作用是:在迎风面距树高5倍处风速开始减弱,在背风面距树高3-5倍处风速达到最低,以后则逐渐升高。

(2)根系的盘结固沙

由于树木、灌木根系错根盘结,固着沙地土壤,使沙粒不能移动,从而固定了沙地。

04

森林真的是多多益善吗?

与草地或者农田相比,森林的冠层结构较高大,叶面积较大,根的分布较深,这些特征决定了森林的蒸散发要大于草地或者农田。蒸散发本质上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蒸散发会带走地表热量,从而降低地表温度。例如,当我们走进深山老林,给人的一个直观感觉就是空气偏湿,温度偏低。不同类型的森林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对蒸散发和地表温度的影响不同。例如,落叶型森林的叶子会在冬季凋零,这时候森林的蒸散发会减少,对局地的降温作用会减弱。但是,常绿型森林的叶子常年存在,可以始终保持较大的蒸散发和对局地的降温作用。所以,将草地或者雨养农田变成常绿型森林可以产生较大的降温效应。由于采取了灌溉手段,灌溉农田的土壤水分充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蒸散发,使得灌溉农田的蒸散发通常比森林的蒸散发还大。所以,将灌溉农田变成落叶阔叶林会降低蒸散发,反而会产生增温效应。

我国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农田采用的是灌溉方式,所以未来在这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将灌溉农田恢复成森林。在其他地区植树造林时,尽量考虑常绿型森林类型。

森林虽然将水“保持”住了,但这些水渗入土壤中后,会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森林蒸腾所需要的水分远远大于草地和农田。所以,森林就像是一台“水泵”,源源不断地抽取和消耗土壤中的水分。此外,森林较大的冠层还会截留雨水,这些雨水并不会落到地面,而是停留在叶片上通过蒸发作用返回到大气。森林也可以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影响降水,例如在亚马孙地区,雨林的砍伐通常伴随着降水的减少。换句话说,如果造林可以增加降水,并且增加的降水足以补偿蒸散发的消耗,那么造林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较少;反之,如果造林不能增加降水,或者增加的降水不足以补偿蒸散发的消耗,那么就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负担。对于我国南方地区来说,由于雨水较多,土壤湿润,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水分供森林消耗。但是对于黄土高原来说,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季风边缘带上,是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研究团队通过数值试验发现,该地区造林对降水的影响很小,不足以补偿蒸散发对水资源的消耗,因此植树造林对该地区水资源造成了较大压力。

这又涉及植树造林的两个关键问题——栽种树种和植树规模。在退耕还林早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树木品种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工种植的树木需水量特别大。这些新种植的树木不能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种下几年后就枯死了。有些存活下来的树木由于长时间缺少水分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人造林对水分的过度依赖导致土壤湿度下降,还会影响当地其他原生物种,例如草地和灌木。草地和灌木的根系分布较浅,一旦表层土壤变干,这些植被就无法获得水源。但是树木相反,它们的根系较深,反而可以汲取深层土壤的水分,所以和其他物种形成了不良的竞争关系。

至于植树规模,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很少考虑到规模问题,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认为植树造林多多益善。但是,对于像黄土高原这样水资源较匮乏的地区来说,过多地植树造林已经对水资源造成了沉重负担。已有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目前的植被量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了该地区可利用水能够承载的数量。如果继续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能会威胁植被生长,影响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所以,是否需要在黄土高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值得深思熟虑。

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考虑到当地的水资源问题,我们可以种植耗水量较低的树木、灌木或草地。另外,首先应该尽量恢复植被,而不是扩张植被。所谓恢复植被就是将人为破坏的植被恢复到自然状态。在原本就没有植被的地区盲目种树种草,这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05

地理题中的“林”

1.(2013年新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的a、b分别示意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变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藏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   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惠州市2017届高三 三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周期一般超过8年。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区各地却掀起了“禁桉”风潮: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下图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分布及广西某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图。

(1) 指出我国桉树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

(2) 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致林下“寸草不生”,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8分)

(3) 近年来,广西多地掀起了“禁桉”风潮,但也有人反对“禁桉”,请你为反对“禁桉”阐述理由。(6 分)

(1)特点:主要分布于南岭及其以南(热带、亚热带);分布集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种植范围广(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得4分)  原因: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地形,宜林地广;气候适宜(地处南亚热带,高温多雨,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适合桉树生长;(每点2分,共4分)

(2)种植密度大(郁蔽度高),林下光照条件差;轮伐周期短(速生桉初期生长旺盛)、种植密度大,耗水耗肥量大;大量施用除草剂,抑制林下灌草生长;炼山烧荒,破坏原生灌草植被(每点2分,共8分)

(3)理由: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轮伐周期,生态可良性发展;林牧结合,多种经营,可保障经济收入;相关产业基础好,林纸浆产业链完善,社会效益高(每点2分,共6分)

3.(2018年惠州市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2006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6分)

(2)从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角度说明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异。(6分)

(3)推测当地政府保护大熊森林可能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成因:地处40°N~60°N北美洲大陆西海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暖湿的)西风受海岸山脉的阻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干扰破坏。(每点2分,共6分)

(2)植被类型差异:热带雨林植被以热带常绿树种为主;温带雨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为主;(2分)地理分布差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以内、且沿海与内陆均有分布;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之间、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共4分,其中纬度位置2分,海陆位置2分)本小题满分6分。

(3)建立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立法禁止商业性伐木(控制商业性伐木规模);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每点2分,共6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