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才子王勃的千古绝唱

或许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王勃的认识,都仅仅停留在那句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然而便就是这样的绝句却只是千古名篇《滕王阁序》40个成语典故中的一句,像什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冯唐易老了,李广难封.......等等皆都是出自于《滕王阁序》。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滕王阁序》仅仅只是王勃探亲旅游途中信手拈来的即兴之作........

如此惊才绝艳,风姿多彩的人物,又有着怎样丰富多舛的人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勃的世界:

一,少年天才

唐高宗年间,生了七个儿子(第六个儿子早夭)的太常博士(相当于现在某某地级市市长)王福畤一日正在府内吃早茶,忽好友韩思彦前来拜访,见面一阵寒暄后,王福畤照旧对着韩思彦将儿子们夸了个遍.......

耳朵早已听出老茧来的韩思彦有些不悦地开口道:

“我说畤啊,你就崩吹牛B了,光听你说,也不见真章,是骡子是马总得拿出来溜溜吧.......”

“就知道你会挑理.......”

王福畴一边笑着,一边对旁边的下人说道:

“来人,将我儿王助的拙文拿一篇出来给韩御史瞧瞧.........”

........

不一会儿,下人便拿来了王福畴四儿子王助最近写的一篇文章给韩思彦看,韩思彦看完后怔怔地问道:

“王博士,你儿子几岁了?”

王福畴有些讶然地说道:

“八岁啊,怎么了.......”

韩思彦一脸的不可思议:

“文章写得太好了,哪像是一个八岁孩子写的,我都未必写的出来啊.......”

王福畴闻言哈哈大笑道:

“这只是我六个儿子中资质最为平庸的一位,若是让你看到我那资质最好的三儿子写的文章,岂不是要羞愧的跳楼自杀呀........”

.........

王福畴口中不吝赞词的“三儿子”,就是王家的天才少年——王勃.......

六岁,别的孩子还口齿不清的时候,王勃便已经会写长篇大论了.......

九岁,别的孩子还在为背《字林》苦恼不堪的时候,王勃便已撰写了十卷学术论文,指出了《汉书注》的不少错误........

十岁,别的孩子正要兴致匆匆学论语之时,王勃却早已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烂熟于心........

十二岁的某一天,读遍天下文章,阅尽宇内著作的王勃,忽然向王福畴埋怨道:

“爹,文科教材太简单了,真没意思.......”

王博士闻言,连忙问道:

“儿啊,既然文科没意思,便学理科吧........数学、物理任你选;化学、生物随你挑........怎么样,想学哪一门?”

王勃略一思忖后,轻松说道:

“数理化生还是太简单了,要学就学医学吧........”

王福畴有些不解地说道:

“儿啊,医学可是理科中最难学的,且高考又不考,学了干吗.......”

“爹,儿要学便学最难的........等学成后,父亲年老时,孩儿还可以照顾您,以尽人子之孝.........”

王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儿子的一番话感动得王博士热泪盈眶:

“儿啊,有你这番话,爹就算明天被阎王爷请去喝早茶也值了.........你等着,爹一定给你请全长安最牛B的医生做导师,满足你学医尽孝的梦想.......”

.........

不久后,王福畴果真找来了长安名医曹元指导王勃学医.......因为学习能力太强,只用了一年时间王勃便将理科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医学学完了,并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二,祸起斗鸡

15岁,王勃毛遂自荐,上书当时的右相刘祥道,直言证见.......

16岁,王勃应刘祥道极力推荐参加了幽素科试,并顺利及第,被朝廷授予朝散郎官职......

17岁,当上朝散郎后的王勃因修撰史书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欣赏,被招致麾下,担任一名文学侍从.......便是从这一年开始,天才少年迎来了一生最大的波折........

事情还得从那篇《檄英王鸡文》说起:

唐高宗的两个儿子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喜欢斗鸡,还经常因斗鸡争得面红耳赤,闹得不可开交........

这一天,沛王李贤对王勃说道:

“勃啊,最近本王弄来只怒晴鸡,乃鸡中之霸........本王相信一定能战胜李显的那只'黑凤凰’,你这就给本王下封战书给英王,邀他在碧水阁再战........”

王勃应允点头:

“沛王放心,勃这就去办........”

本来下封战书很简单,寥寥几行字便行:

显啊——

最近我得了只鸡中之霸,想不想一较高下........带着黑凤凰来碧水阁吧........

落款:李贤

结果王勃非要卖弄文采,硬是将简单明了的战书,变成了复杂绚烂的檄文:

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文章写得非常好,非常经典,然不幸的是正因为《檄英王鸡文》写得太好了,一时之间竟成了皇宫纨绔们争相拜读的佳作.......很快这篇《檄英王鸡文》便就传到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唐高宗手中........

唐高宗看完后,龙颜大怒:

“这不是教我儿子不学无术吗.......这不是鼓励兄弟阋墙吗.......这不是断我李唐香火吗?此等狼子野心,着实可恶.......是谁写的?”

内官回禀:

“沛王殿下文学侍从——王勃!”

唐高宗声色俱厉地喝道:

“让他滚,滚得越远越好........”

三,千古名篇

面对朝廷的“封杀”,王勃只能卷起铺盖走人........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王勃在虢州做了参军,然祸不单行,在虢州任职期间,一个逃兵来找他乞命,不谙世事的王勃最后竟愤然杀了逃兵.......一代天才就这么锒铛入了大狱.......或许是命不该绝,那一年正好碰上天下大赦,王勃最后侥幸活了下来.......然而,因为此事,父亲却受到了牵连,被贬到了交趾(今越南)做县令........

心灰意冷的王勃出狱后拒绝了朝廷的一切任命,决定南下交趾探望父亲........

便是在这次南下探父的旅途中,王勃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了滕王阁,为了大肆标榜政绩,阎伯屿决定大办宴席,邀请天下名流才子借着吃饭之际,为自己歌功颂德.......而此时,王勃正好路过此地........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自然受到了隆重的邀请.......见人都到齐了后,督阎伯便走到前台为大宴致辞:

“首先感谢各位英才抽出宝贵的时间赴此大宴,今天正好是重阳佳节,我提议各位才俊不吝笔墨为新修缮的滕王阁写一篇序文........希望能够像当年的兰亭集会一样流芳百世.........”

宾客们纷纷拍手称赞,他们心里其实都明白——阎伯屿大办滕王阁宴席有两个目的:一,为自己造势,留名;二,为即将出道的女婿铺路垫石。

因此,当仆人们为众嘉宾们送上笔墨纸砚之时,宾客们皆是识趣地纷纷摇头:

“我字写得不好,跟甲骨文差不多,你们看不懂........”

“我徒有虚名,《咏鹅》都默写不出来.......”

“我一闻到墨味就头晕,晕了晕了!”

然当仆人们来到王勃面前时,王勃却当仁不让地拿起了笔.......阎伯屿看到这一幕后,当即气得牙痒痒:

“该死的王勃,真不识抬举........我那女婿都在家准备半个月了,谁要你当这个出头鸟.......”

只不过他心中有意见归有意见,嘴上却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有言在先,王勃这样做合情合理........

“看你能写出什么玩意来.......”

阎伯屿嘴里嘟哝着,气愤的坐在了太师椅上,喝起了闷茶.......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仆人将王勃写的第一句高声念了出来。

“生搬硬套,平白无奇——”

阎伯屿呷了口茶,不屑地哼道。

.........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当仆人将这一句念出口时,阎伯屿赫然站起了身:

“有点意思........”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王勃写下此句后,全场宾客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好,妙哉,妙哉——”

即使阎伯屿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夸赞起来:

“此句只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

王勃凭借着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一炮而红.........便是连唐高宗读到此序后都是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妙哉,妙哉!天下奇文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洪州出来后不久,王勃便就在探亲的旅途中溺水而亡,时年27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从此天下少了一位奇才.........多了一篇千古绝文.........

总结:纵观王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聪慧过人,不解风情——

聪慧过人——

即智商过人.......

六岁,写长篇大论.......九岁,撰写了十卷学术论文,指出了《汉书注》的不少错误........十岁,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烂熟于心........十一岁学医所成.......十五岁科试及第.......十六岁入仕为官.......

“聪慧过人”用在王勃身上实至名归——

不解风情——

即情商太低.......

写《檄英王鸡文》、抢阎伯屿风头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杀逃兵........情商确实够低的........

谢谢观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