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画牡丹

导 语

6月6日,《中国书画报》发表了李人毅的《欲罢不能画牡丹》一文,对其几十年来画牡丹的心路历程做了诠释,让我们了解到创作背后的文化积累和感叹。能够把笔耕的艺术实践进行如此疏理和生华,使得画家的艺术人生走向了了哲思和禅境,大大拓宽了作品的内涵。在此,将他的此文与相应的作品刋出,与朋友共享一个艺术家艺术实践心得。

《中国书画报》2018年6月6日15版

画家李人毅2006年春节在海城牡丹园

欲罢不能画牡丹

文/李人毅

红粉依春落毫端,

塬上岁岁开牡丹。

世间富贵能多少,

与君相守又一年。

这《又一年》是我写的一首画牡丹题画诗,看似写人的价值观,道出了我的牡丹情结,却流露出有点坚守中的无奈情绪。

画牡丹,我自1965年夏在校园墙上画牡丹的连续图案,装点初中毕业典礼会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而画国画写意牡丹始于上世纪1985年。那是在沈阳学花鸟画临摹潘天寿的牡丹,从画第一幅起,就被友人拿走挂在结婚新房里了,结果消息不胫而走,常被人点名要牡丹,拿去恭贺新婚。这一来使我画牡丹的名声大振,不熟悉我的人要画要到了在报社的一位编辑老师那里,他打电话说,你画牡丹名气大了,拿画给我看看。看了后他疑惑地说:怪了,你画牡丹没有出新,还有这么多人要?

不久菏泽牡丹来沈阳的中山公园举办牡丹展,是我第一次看到真牡丹,对苍劲木本的枝干长出秀美的草本枝叶的状态印象极深。至此奠定了我画牡丹的风格,强调以骨法用笔,重点刻画根茎干的力度,表现盛景源于苍桑的寓意。那时我在写生的基础上,画了一批墨色较重的菏泽牡丹,雅倒是雅了,可友人求画的人却一再叮嘱:花冠不要有墨色,画得艳一点。

年年有结婚的,年年有搬新居的,要牡丹花的友人不断,还是那句话,“画艳一点”。我发现画牡丹受众很多,而且受众分布在各个层次,不管画得如何,总是有人喜欢。就这样我年复一年的画着牡丹,年年画年年供不应求,面对需求是我无法拒绝,从东北画到江南,从山西的五台山画到深圳的梧桐山,几十年来也不知道画了多少幅牡丹了,在浙东、在辽南很多家都挂着我画的牡丹花。画牡丹占用我很多时间,也影响了人物画创作和长篇写作。为表无奈之心,我特求友人殿君刻了一方“欲罢不能”的图章来自嘲,还写了一首诗记录心境。诗云:

欲罢不能画牡丹,

脂粉胭红染画盘。

盛京一念淡芳菲,

草堂独尊竹石兰。

这以后尽管着意画起四君子来,可求画牡丹的者有增无减,加之北京奥运会时我画的富贵大吉系列受到大家关注,让我的牡丹之旅越走越远。于是,我开始关注牡丹的生长状态,阅读有关牡丹的著述,走进牡丹文化作为课题研究。伴随这种研究,走读起来更有收获。我每到一地都要到牡丹园转转,就是不在花季也要去探访牡丹的生态,顺便画些枝干的速写,体会北京、洛阳、菏泽、杭州、扬州等地的牡丹的不同特色。尤其是在住所的北京,龙潭湖、中山公园、天坛、景山都留下我四季寻访牡丹的脚印。收获首先是在画法上,坚定了我画牡丹的特点就是以枝干为主,在动态中表现主题,这种创作模式坚持到至今。当然,寻访牡丹的重要收获不仅在技法层面,而是厚重了牡丹的人文内涵。

当我早春2月,走进天坛的百年牡丹园,看到苍劲嶙峋的老枝如龙盘虎踞般的状态,矗立寒风中,枝头托蕴着一点紫红时,怦然心动,正以这不屈的生命状态,去迎接即将怒放的花季,彰显的是一种精神品格。造访东北海城牡丹园正是隆冬季节,我在风中站立很久,观察着叶芽包和花苞不惧风寒的身影,品悟着牡丹是怎样从坚忍的等待中迎来国色天香的辉煌时节。

画牡丹北京是个好去处,在这里规模最大的牡丹花圃当属景山脚下的牡丹园,从红墙下迤逦而行蜿蜒而上,布满山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国色婆娑,浓香醉人。可当拐过煤山脚下时,却被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树打断了天香盛开给心境带来的美好,使面对国色的壮怀被消解着,揉进了去国的感伤。这迎头撞进的品读历史人文之境,大大的拓展了丹青之旅,收获着牡丹引领下的禅悟与哲思。

牡丹年年画,心绪就多了一份凝重。我画牡丹最重要的收获,是把国色天香的花开花落的自然生态和人生的沉浮,艰辛和收获相联系,走进牡丹文化中,使笔下有了事关世事兴衰的承载。于是,我在新世纪之初进京为中央电视台写专题片的一年里,空闲中画了一批变形牡丹,将花冠画成了青铜器的鼎状,将枝干化作了凝结力量的板块,让牡丹承载着盛世的辉煌和复兴图强的坚强意志和不朽精神。这种青铜牡丹我画了很多,虽被人看不懂,却是一个作者走心入魂的天香历程。也有例外,宁波的一位企业家要我画了一幅青铜牡丹,挂在办公室里。

2004年在北京景山公园

再后来我画起了风雪牡丹。我发现了辽宁海城市的尚可喜后代尚平先生创办的尚园牡丹基地,在大棚里培育出冬季盛开的反季节牡丹,这使我多了个画牡丹的写生季节。我帮助尚平筹划两届春节牡丹展。我并因此创造出风雪牡丹作品,还举办了风雪牡丹专题展。由于在各地产生了影响,才有了天津杨柳青画社董永越编辑找到我,邀我编一本《写意牡丹技法全解》的书。我请善于编著教科书的唐世和为本书撰写了文稿,开始了创作。

本书从牡丹的造型规律入手,形象化的展现了牡丹生长规律及结构特征。我调动了多年的积累,对牡丹的花冠结构、花萼结构、花蕊结构以及干、茎、花芽、叶芽及花叶的结构与造型做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画出一系列图示,形象化的加以表现。成为绘画领域的第一本系统表现牡丹造型的技法书。对于画牡丹的构图,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在阐述了构图原理后重点演示了构图方法。从传统构图法、利用物理概念创造新的构图样式、借鉴姊妹艺术构图和平面构成法构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图解,用三十多幅作品进行演示,系统地对古今画牡丹的构图方法作以概括和总结,为画牡丹的艺术实践上升到学术层面进行了梳理。写意牡丹的关键是笔墨,我把多年来创作的作品进行归类整理,插入书中,对画泼墨、泼彩牡丹的用笔、用墨、用色作以形象化的诠释,从笔法、墨法、色法上作以解读,也是我的创作得到了理论上的升华。书中还谈到了临摹、写生,这是画好牡丹的关键,我把自己体会与大家分享。

《写意牡丹技法全解》这画集很快就销售一空,使全国的画牡丹的爱好者了解了我。编这本书,使我更系统了解牡丹的生长过程,也是我多年画牡丹的重要总结和收获。收获不仅如此。我接着又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富贵大吉技法全解》、《写意荷花技法全解》、《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和《写意高士技法全解》等书,忙得不亦乐乎。

能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我画的牡丹还得益中央数字电视的书画频道,我连续三年参加百花迎春作品展,有两次是应邀画的牡丹。今年的这幅是我在天坛写生稿基础上创作的,题目很长:《皇家天香冠京华——为书中央书画频道“2018年百花迎春”画展而作》,画中题诗为:

百年疏枝垂苍桠,

漫卷风尘伴皇家。

紫萼冲寒淡翠柏,

天坛坛芳冠京华。

因为腰疾,我滞留在外地,连续两年没有应邀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丹青盛会了,电视的展播使心意得以寄托。我还在《人民美术网》和《印象水墨》等艺术媒体上发出了《皇家天香冠京华》诗书画专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画家王炜说,这是一幅出新的作品,画中的牡丹没有绿叶相衬,有的仅是蓄势待发的叶芽和花蕾。使国画作品有了新的寓意的。还有的说,这幅画画的是牡丹枝干的百年雄姿。一展大国气派和精神气质。有人对题诗作以解读说,首句以“百年疏枝垂苍桠”谈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漫卷风尘”四字道出了唐人李商隐诗境“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紫萼冲寒”写出了天坛柏树下牡丹花蕾在严冬的生存状态,进而阐释出“皇家天香冠京华”的主题。

此时,在友人的点评中,我在感受着“欲罢不能画牡丹”的快乐。

画家李人毅2012年在海城牡丹园

李人毅牡丹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