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在这章对道进行了平铺直叙的描述,以形而下的语言来直接描述形而上的“道”。不过方法还是那个方法,先伸出手指给我们指方向,然后再告诉我们别去关注手指,也不要关注中间的障碍物,抛开这些之后往前看,边走边看,走得远了我们才能看到。
《道德经》的很多句子都是押韵的,夷、希、微古音应该是押韵的,诘、一应该也是押韵的。状、象、恍也是押韵的,首、后也是押韵的,始、纪也押韵。
是不是很有意思?当年,这些章句可能就是传唱的民谚、歌谣,类似于诗经里面的诗。
所以,我们还是要按照诗的方式去理解,不要扣字眼,关键是体会他的意境。
总的来说,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的。说一下字源,夷,就是人背着弓,原意是征讨,后来引申为平,夷为平地就是这么来的;希,甲骨文上面是网,下面是布,比喻织得很稀疏的布,后来引申为稀疏;微,甲骨文是整理头发,引申为小。字源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演进过程就像悬疑电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本《说文解字》来看,不过上面讲的也未必都对,自己还是要加以分辨。
然后老子说,夷、希、微这三者,我们没办法进一步下钻了,到这他们就混合起来了,称之为“一”。
这句话用现代白话说就是,如果我们站在还原论的角度,不断的去探究道的组成时,最终都会遇到瓶颈,也就是总有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而分到这么细致后,我们就没有办法综合,因为太复杂,形成了一个混沌系统,而人类还没有办法为混沌系统建模。所以只能说,到这里就算到了边界。我们把边界状态、不可建模的那些东西都统一叫做一。这里要注意,这个“一”并不是“道”,而是由道而生的最初状态。我们不只是不能直接描述道,我们是连道前面那个一都不能精确描述。虽然不能精确描述,但我们还可以曲线救国,可以类比、可以绕着弯说个大概,老子全篇都在干这件事。
什么是还原论?
就是形式逻辑最基本的方法,从大到小依次细分,例如把物体分割成分子,把分子分割成原子,把原子分割成质子、中子、电子,再分成夸克,再分成一堆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老子当然不知道可以分到这个程度。当时没有实验条件,但不代表就不可以思辨。古人的思辨功夫并不比现代人差,他们的认知主要是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也就是没有技术力量去进行实验验证。而那些他们可以进行验证的领域,反而集中了古人大量的智慧,现代人恐怕未必比得上人家。例如如何做人,现在的教授们,恐怕没几位敢说自己为人处事的水平堪比古人吧?
所以,古人虽然不知道分子以下的存在,但是他们通过在宏观层面的思辨和实践,还是能够发现还原论的局限性。
你看,老子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这个东西你就没办法还原,已经到了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地步,那么边界以外的“道”是什么样就更没法说了。但是还要描述这个“一”,怎么描述呢?只能绕着说,他的上边也不光亮,他的下边也不昏暗,渺茫一片,不可形容,结果还是回归到了“无物”。就像我们观测黑洞,电磁波虽然无法从黑洞逃逸,但是黑洞周围那么多天体围着他转,各种电磁波发生弯曲,这些我们还是能观测到的吧?观测到了这些,也就可以知道中间有个极大质量的天体了。这个天体表面不可见,光都无法逃逸,那除了黑洞还能是什么?所以,描述“一”也用了同样的套路,悟道的方法也是异曲同工。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这东西能叫什么呢?其实就是个难以描述的东西。
迎着他看,看不到他的头,追着他看,又看不到他的尾。
“一”是这样,“道”就更是这样,他们同样无边无际、不可名状,我们怎样才能追随他呢?
下面这句是全章的要点了:
我们只能按照前人总结的道来应对当前的事物,能学习前人的“道”,我们自己的道就有了标准。
说到这,老子就停了,这句话他没说完,我们给他补充上:
有了前人定下的标准,我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就可以不断迭代这个“道”。而我们迭代之后的“道”,又会变成后人迭代的基础,日拱一卒,我们可以不断向着“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