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楷书四大家中 赵孟頫对后世影响最大 名气却最小 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仅能说是一家之言。我认为赵孟楷书在影响力和名气方面都不在欧、颜、柳之下。

若论楷书四大家的影响力,首推欧阳询。欧阳询既是楷书“初唐四家”之一,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初唐四家”和“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的排位都居首。

欧阳询在楷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人们一般将楷书细分为晋楷、魏碑和唐楷,在唐楷中,欧阳询是开拓者,先行者,是当仁不让的领路人。欧阳询由隋入唐,其书法从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的古人中来,他的欧体是楷书开创性的创造,在欧体楷书问世以前,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写楷书,后人评论说唐人楷书严谨,重法度,而欧阳询则引领了唐楷重法度,守规矩之先河,在楷书风格独创性上向前迈了一大步。

我们细看初唐时期的楷书,不论是褚遂良,还是虞世南与薛稷等,在风格技法上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从晋楷与隶书中来,可以看出初唐时期的楷书风格是互相影响的,在创造个人风格上并没有走太远。

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则完全从初唐楷书之风尚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在个人风格和技法上都以前所未见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欧体楷书的严谨险峻,守规重法的楷书风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他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楷书大家对他都有所借签。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有人说在“楷书四大家”中,中唐时期出世的颜真卿书法早期师从褚遂良,后期取法张旭,好像和欧阳询扯不上关系。其实欧阳询的书法在唐代是声名远播,极具影响力的。唐人学书者几乎或多或少的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就拿颜真卿的两位老师来说,褚遂良书法曾师从欧阳询和虞世南,褚遂良的父亲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馆任职的时候,褚遂良有机会接触到了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在他们的指导之下,褚遂良的书法才有所成就。而颜真卿书法的另一重要取法对象张旭,同样曾在书法上受到过欧阳询的影响,张旭曾师从唐代书法家陆彦远和陆柬之,而陆柬之的书法就从欧阳询中来。

所以颜真卿的楷书纵然风格自成一体,但仍是在对欧阳询等前人的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晚唐时期出世的柳公权,在后人总结出的“楷书四大家”中占有一席,柳公权的楷书骨硬筋强,中宫外放,法度森严,个性极强。正因为柳体楷书具有极强的个性特点,所以柳体楷书非常不好模仿,极难学。我们在唐代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不难见到学欧体学得非常精妙者,比如清代姚孟起,黄自元,当代的二田等。但学柳公权能学到神似者则寥寥无几,很难看到,有人说:学柳书能学到十之六、七就已属不易,若想学到十之八、九则难于上青天。”所以有人批评柳公权,说他把楷书写“死”了。

事实上柳公权的楷书在历史上从来就是褒贬不一的,史上亦有说法认为柳书虽出自颜书,但远不及颜书(颜真卿)。认为柳体楷书严谨有余,活泼不足,在用笔和结字上皆较少回旋余地,在艺术欣赏性方面来说远在颜书之下。

宋代朱长文就曾说:

“…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而不及颜之体局宽裕也,虽惊鸿避戈,饥鹰下耩,不足以喻其鸷急云”。

而清代包世臣与康有为等人对柳书更是很有看法,谈及柳体楷书,用语极为不屑,认为其刻板滞固,“不复能变,…几若算子,整齐过甚,古意已斯灭尽矣。”

客观而言,柳公权将楷书笔法模式化,将结字固定化,简直是差一厘则失其形,差一笔则不成柳书。正是柳体楷书的这种风格特点造成柳书看似好学,实则极难学,柳体楷书入帖难,出帖更难,想要将柳体写精到了,则更是难上加难。柳体楷书难以模仿,所以后世者对他的楷书只是借鉴其“骨强,字正”的特点,真正钻研学他者甚少,所以柳公权楷书的影响力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欣赏者众,学之者少。

当然柳书的清新劲健,骨力遒劲在楷书发展史上是一股清流,确有可取之处,这也是后世对其大加称赞的原因。有人说柳公权成于“骨力清劲,失于刻板滞固”。这也实属对其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我以为,在楷书四大家中,若论对后世的影响力,柳公权在其余三家之下。

元代的赵孟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书画史上少见的天才型人物,赵体楷书秀美纯熟,有别于唐楷的滞固刻板,颇有灵动精妙之气,是楷书史上的扛鼎之作,赵子昂的楷书由晋入唐,由唐而发展创新,其以行书笔法写楷书,以灵动之气代替了唐人楷书的刻板之气。其艺术欣赏性在楷书四大家中独占鳌头。赵子昂的“复古”书法理论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元代,以及元之后明清两代的书法家们,赵子昂等人“尚态”的书法理念和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影响力极为深远。

赵孟在中国书法史上论名气,堪称为超级巨星,是与欧阳询和颜真卿等人一样的重量级人物,在元代,世人皆知赵子昂,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时的文人书画家们产生影响,他说书家应习篆,结果元代书家纷纷响应,习篆隶者众多,在篆隶上也小有成就。赵孟楷书、行书对后世影响极大,以他为取法对象者众多,从名气和影响力方面来看,赵孟不输欧阳询与颜真卿。

世人评说赵体楷书媚俗少骨,这是与赵孟的为人品行相联系而得出的评价。因人而废书是中国书法批评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是将文化艺术与儒家传统道德观相关联的结果。这种批评从艺术本身的角度来看,有失公允,容易埋没文化艺术经典,造成文化艺术上的悲剧事件。所以说,赵孟楷书、行书都堪为经典,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不容置疑。

在《元史赵孟传》中曾赞曰:

“篆、籀、分、隶、真、草、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所以,赵孟在后世的影响方面,我认为应与欧阳询和颜真卿不相上下,在书法史的地位和名气也不在“楷书四大家”中另外三人之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