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集团出考题,我们来答题。”围绕着“我们的小康”这一命题作文,开始构思。很有意思地是,大众报业集团旗下大众日报大众网和我们,都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海拔640多米的平邑九间棚。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上山的道路蜿蜒崎岖,随着海拔的升高,仿佛离陆地越远,离天空很近。夜晚的山顶更是寂静,想到的只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话声都不自觉地压低了两个八度。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刘嘉坤书记,采访的地点是天宝山后山堤坝旁,下面就是老虎窝,旁边是水库的地方。刘书记慷慨激昂,站了近一个小时,为我们介绍九间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年面对村民们的抱怨,他郑重其事地说,三百年后,我们也会成为“老祖宗”,如果想让后辈人夸我们好、夸老祖宗好,那我们这辈子就不要休息了,就得留出时间干事业。而今天看到九间棚翻天覆地的变化,正验证了他当年“一辈子不休息”的誓言。在对今后,九间棚人如何继承九间棚精神方面,刘书记也进行了思考:“(精神)到底能不能继承得了?这个接力棒传到他们手里到底能不能行?”他也做了规划和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信念不动摇。我笑着说,我是听着九间棚的故事长大的。去年,我记得看过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电影拍的很感人,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他们那代人的精神面貌。可刘书记说他对电影故事的结尾不满意。“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拿出那个拼劲!就是不下山,要抱着把家乡建设好的信心和毅力。”在他的言语中,我依稀也感受到九间棚人骨子里的韧性和倔劲。
还有在老党员刘甲全老人家中。当年为了架电、修路,所有物资都靠人力运输,肩挑手提。他的右肩膀被沉重的杆子压得肌肉萎缩,成了残疾。每到夏天右边肩膀不流一滴汗,左边肩膀就大汗淋漓,白色衬衣常常一边白,一边黄。但在谈话中,没有一个字眼的抱怨和愤怒。他说,比起过去,现在能住上小洋楼不是很好了吗。他们那代人的付出,不是现在物质条件所能比拟的。况且,仅靠物质,也无法真心付出。我从心里敬佩那个年代质朴、勤劳、团结的劳动人民。 在九间棚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一段段影像资料,我们详细了解了三十多年前,九间棚人在悬崖峭壁上开工修路、架电、引水的故事,他们用五年的时间,靠人力干出了别人十年也干不完的重力。印象最深的就是展馆里提到的“三不怕”精神: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吃气,确实接受了震撼的心灵洗礼。尤为难得的是,我们采访的老党员,当年的经历故事就悬挂在展厅里,非常亲近、真实。 在此也感谢九间棚的第一书记:季大勇书记和孟鼎两位书记。采访正值七一前夕,进行党性教育的团队特别多,村里琐事不断,但两位书记对采访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耐心。他们虽然到村时间不长,但对村里情况如数家珍,时间、姓名、年龄、住处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的威望是工作干出来的,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别人的答卷更多地落脚点在九间棚的特色产业:金银花。而我们大咖的文笔落在了安家安心上。从石棚到别墅,从蜗居到宜居,小康路上,衣食住行,生活的体面正反映在日常状态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住房是人生大事。大咖是主笔,我只跟着学习,感慨颇多,不敢贪功。 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人生》中所说: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磨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九间棚是来了一次还想再去的地方,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此写下这些文字,对那个曾经贫瘠的年代,经历过苦难却没有服输、没有倒下的九间棚人,表达内心的憧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