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游戏,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今天我想聊一下电子游戏,这里所说的电子游戏,是指所有依托于电子媒介与网络平台而运行的交互游戏,如青少年热衷的网游、手游等。之所以想聊一聊它,是因为很多中国家长对“电子游戏”抱以十分负面甚至是诋毁的态度,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把“电子游戏”当作给孩子的生活甜品,经常会给孩子说:“你如果能在9点前做完作业,妈妈就奖励你玩一会儿游戏。”这样可能会引发孩子更多的好奇心,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或者我们反观自己,作为成年人,你每天上网的时间有多少呢?你每天和孩子沟通的时间有多少呢?你上次和朋友出去喝咖啡面对面聊天是什么时候呢?这里没有指责之意,我认为喜欢网络,喜欢电子游戏,可能不是一种消极逃避,更和“这个孩子不爱学习、没出息”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一个人想要得到能够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与空间的权利、实现个性化的手段而已。我们再来看看电子游戏本身,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吗?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高潮期,音乐艺术在巴赫奠定的基础上,由贝多芬往后通过建立音乐学院迅速发展。时代总是同时孕育一批大师,而后悄无声息地将他们统统带走,在他们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再无大师出现。电子游戏遵循着与音乐艺术相似的轨迹,在以《超级马里奥兄弟》为基础的感召下,任天堂、日本ATLUS分别发行的《塞尔达》《女神异闻录5》将电子游戏推向高潮,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设了游戏制作的专业促使其产业迅速发展。如果按照有关学者预测:电子游戏极有可能成为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的第九种艺术,那么,我们是幸运的。我不是一个游戏迷,但是最近用PS4体验了一下最近两年最火的电子游戏《女神异闻录5》,在其中感受到的宏大的都市视觉体验,连贯的故事情节以及拯救软烂的“英雄感”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我有两个表弟,其中一个表弟是一位“游戏大神”,就是他借给我的PS4。他有一次一边打游戏一边告诉我,要是我再年轻十岁就好了,我说你才二十岁唉,怎么就说老了。他告诉我他很喜欢游戏,那些职业玩家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培养起来的,十六七岁就可能达到职业巅峰,过了黄金年龄可能很难。虽然我也对他说一些励志的场面话,但心里未免有些扼腕。我们还可以对扑面而来的电子游戏大时代置之不理吗?相反,我们应该改变刻板印象,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拥抱他们。我记得小时候很火的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中有一个男孩刘星,成绩不怎么好。但是有一次在语文考试中得了全班第一,父母就很怀疑,觉得他可能是抄了其他小朋友的考试答案。刘星很苦恼,后来父母才知道是因为他那段时间迷上了《三国》的网游,里面有很多关于三国的知识,刚好在这次考试中考到了。这是一个小小的误解,但是也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如果和孩子一起找到对的游戏,一起体验,不仅可以收获快乐,获得话题,而且也能够汲取到我们想要孩子获得的精神养分。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倡导“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是这里的玩更倾向于实体体验,电子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途径,在信息化时代的号召下不应该被低估,甚至可能有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上一个学期,班级里出现了《复仇者联盟4》的角色扮演高潮,很多男孩子就喜欢模仿蜘蛛侠或者灭霸,对其他小朋友做一些挑衅的举动,在家长会上我提倡的也是大人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看,一起思考《复仇者联盟4》要告诉我们的真的是暴力吗?甚至可以对战争与和平进行一个小而深入的探讨,后来检验效果也是不错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艺术生、体育生就是“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或者是“文化课成绩不太好家里比较有钱的学生”,在学校里,我也有跟很多美术、音乐、戏剧老师聊过这样的事情。他们说我们搞艺术的好像不能够融入一个很宽广的环境,和主课老师会有一些认知的差异,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世界。这是一种偏见,但是我认为也在慢慢变好,我想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北京的许多学校设立了课后兴趣社团,让孩子们从更多的选项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作为老师的我是十分欣慰的。在这里我并不是要鼓吹每个人都需要玩电子游戏,而是说电子游戏和其他艺术门类兴趣爱好是一样的,应该得到一样的尊重。家长在给予孩子很多的选择项目以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来说一下我第二个表弟。我的小表弟和我的上面所说的表弟一样,从3岁开始玩扫雷到后面沉迷于各种游戏。他的父母发现了他的爱好以后并没有马上制止他,而是把他送入了少儿编程班继续学习。现在我的小表弟在美国google总公司当一名算法工程师。他的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当时对他说:“现在你做了最喜欢的事情,那就要做的棒棒。”他做到了!成功需要运气,但让孩子成为自己,应该是给予他最大的礼物。我外公曾经向我妈妈抱怨,我小时候真的很吵很闹,我要做啥妈妈就让我做啥。我妈妈说:“很多有出息的人都是散养出来的!”我不知道这句玩笑话对还是不对,但是我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尊重自由选择,越宽广的人越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