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皆随我而生,如我所见

正像很少或完全无须进口货物的国家最为幸运,一个人内在精神丰富,无须或极少仰仗外物,他也就是最幸福的。因为进口商品大多价格昂贵,且对外依赖性强,带有风险和麻烦。更有甚者,有些舶来品只不过是本土货的劣质替代品。
任何人都不应该对他人或外界抱有过多期待,个人对他人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从根本上说,人人都孑然一身,此时真正重要的是个人本身。歌德在《诗与真》(第三册)中阐述:凡事归根到底,都得反求诸己。或如戈德史密斯在《旅行者》一诗中所述:无论身处何地,幸福皆随我而生,如我所见。
我们要做好自己,成就自己。一个人能够越多地在自己身上找到乐趣,他也就越幸福。因此,亚里士多德道出了一个伟大真理:自得其乐便是福。因为其他幸福的源泉在本质上皆是变幻莫测、转瞬即逝又出于偶然。所以,即便在最有利的形势下,它们仍然不可避免地容易耗尽。而人到迟暮之年,这些外在幸福的源泉多必枯竭,爱也继之离去,随之离去的还有敏锐的头脑、远行的欲望、骑马的兴趣与社交的能力,而亲朋好友亦将被死神一一夺走。此时,幸福感的产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倚赖于一个人的自身,因为它才是最长久的陪伴,而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它都是幸福唯一真实且永不枯竭的来源。这世间满是悲凉苦楚,若有人得以逃脱,前方等待他的却是无处不在的无聊。不仅如此,邪恶总是赢,愚昧最聒噪。命运残酷,人类可怜。在这样的世界中,内在丰富的人有如圣诞冬夜中明亮、温暖又充满愉悦的房间,而房间外则是寒冷的冰天雪地。因此,毫无疑问,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便是拥有丰富的内在,尤其是拥有天生的聪明才智,尽管最终可能不够耀眼,但这一定是最幸福的命运。
19岁的瑞典克里丝蒂娜女王在她对笛卡尔的一句评论上尽显睿智:“笛卡尔阁下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他的状态让人羡慕。”那时的笛卡尔已在荷兰避世隐居了二十年,而除了一些道听途说,女王对他的了解仅来自一篇论文。诚然,如笛卡尔的例子所示,外在条件足够优越,个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和幸福,抑或是如《传道书》中所述:“智慧和产业都有,这样才能够享受阳光。”若大自然与命运赠予某人以智慧,他就要小心翼翼地保持内在的幸福之泉永不枯竭。为此,独立与闲暇都必不可少。为了获取它们,他会节制欲望,储备资源,更重要的是不会像他人一样让自己的幸福依赖于外部世界。因此,他不会对职位、金钱或他人赞美产生过多期许,因而也不会被误导,从而屈服于感官欲望与低级趣味带来的满足。他还会遵循贺拉斯致米西纳斯的书信中的建议——为了外在形象而牺牲真实的自我,放弃全部或大部分自己平静的闲暇时光以及个体的独立,以换取地位、排场、头衔和荣誉,都是再愚蠢不过的行为。歌德便做了这样的选择,而我则有幸选了相反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