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十种由来
中秋节的十种由来。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说法较多。网上粗粗一搜索,竟然有十来种,于是摘录整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一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中秋节的由来二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三
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由来四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中秋节的由来五: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由来六: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由来七: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由来七:古代的祭月风俗
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演化而来。有确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就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八: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九:祭月
祭月说认为,中秋节起源与中国古老的祭月仪式有密切关系。
祭月之礼自古就有,根据《礼记·祭义》记载,古人“祭日于坛、祭月于坎”,而这里所谓的坛和坎就是祭祀日月的场所。一般来讲,坛在上,取光明之义;坎在下,取其幽静之义。所以,有些人认为以拜月为主要内容的中秋节似乎也可以被上推到遥远古代。但祭祀日月的仪式历来都是国家礼制,国家大事,而且仪式庄重、严肃,过程繁琐、复杂,对时间、地点、祭器、祭品,以及服装、音乐、舞蹈等内容要求非常严格,气氛也过于沉重、拘谨,绝非民间通俗节日能比拟。而且从古代典籍中,我们也一直找不到相关记载,能将祭月大礼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说法也就只能是一种推测。
但“祭月”似乎的确是宋代以后中秋节的一个主要内容,只是这里所谓的祭月属于民间祭祀活动,与官方祭月典礼没有关系。根据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月”,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要在院子里朝向月亮的地方搭一张供桌,供桌的前面挂着“月宫神马”。
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之人将神像称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宫神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每年到了八月十五前后,市肆间就有很多售卖月宫神马的小贩。神像大的有七八尺长,小的才二三尺,顶上还有两面旗子,或者为红绿色,或者为黄色。
祭月之时,人们还要在供桌上摆放兔儿爷、各种水果和月饼。兔儿爷,又称兔爷、泥兔,一般都是泥塑的。《燕京岁时记》记载说,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祭月的月饼也是特制的,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祭月仪式是在晚上,当月亮升起后,妇女们要依次跪拜,男性一般不参与,因为北方民间多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完月神之后,人们要撤供,然后把“月宫神马”与千张和元宝一起在院子中焚化。之后,一家老小都聚在院子里,分食祭月的月饼、水果等供品。
月饼,又名团圆饼,在中秋节中既是供品,又是节日食品。但是,月饼一词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过中秋月饼的记载。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虽然提到了“月饼”,但只是将其作为一般饼类食品,与菊花饼、梅花饼等众多饼类食品并称,书中没有进一步描述月饼的制作和食用场合。直到明代,才有了中秋供月饼的说法,如明刘若愚的《明宫史》中有“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啗,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的记载。这就是说,月饼之所以称为“团圆饼”,是因为将中秋祭月后的月饼放至到春节前后食用,寓意团圆、圆满。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的另一种解释是,出嫁的女性须在这一天返回夫家,与丈夫一家团圆。中秋节所谓的“团圆”与春节的“阖家团圆”意义明显不同。明清至今,月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有蒸制月饼,也有烘烤月饼,如陕西的“中秋蒸月饼,由小而大有层,累至二尺高,以式样之美恶,验妇女之巧拙”。月饼的馅料也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色,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介绍的广东各地的月饼,因馅之材料不同,分甜肉、咸肉、豆沙、豆蓉、莲蓉、蒜蓉、烧鸡、烧鸭、金腿等种种名目,人们会在节前购买,馈赠亲友。
中秋节的来历十:玩月说
中秋玩月说始于汉代。
根据汉郭宪《洞冥记》记载,汉武帝曾经在望鹄台西侧建造了一个俯月台,台下是一个广袤千尺的池塘。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人乘舟弄月影,因此得名影娥池,又称眺蟾台。据说此为玩月之始。
还有一种说法是汉人以中秋无月,作《霜娥怨》乐府,并将此看作是咏月之始。此后,玩月、咏月之风盛行,至贞观、天宝,弥极其盛。宋计有功在他的《唐诗纪事》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贞元十二年,欧阳詹与安阳邵楚苌、济南林藴和颍川陈诩曾一起讨论“玩月”的缘起。他们认为,“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林,肌骨与之疎凉,神气与之清冷。”讨论至此,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可见,古人之所以刻意挑选在中秋玩月,主要因为中秋之际,天高云淡、月光清冷、秋风凉爽、冷热适中,因此,唐宋时期的中秋节实属达官贵人、文人君子的雅趣,并非民间传统节日。
但这种雅趣在宋代之后开始进入市民阶层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并延续至清末民初。例如宋《梦梁录》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逰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明清时期,玩月之风依然盛行,根据清顾禄《清嘉录》的记载,八月十五晚上,吴地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不肯还家,谓之“走月亮”。此外,当地还有“湖桥望月”的习俗,游人操舟集湖桥望月。倾城士女出游虎邱,笙歌彻夜,好不热闹。沈朝初的《忆江南》生动地展示了时人玩月的盛景:“苏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来石上,酒旗一片出楼头。夜半最清幽。”
中秋节的来历十一:女节说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节日都是女儿节,例如端午节、乞巧节和重阳节。
清俞樾在他的《茶香室丛钞》中曾经感叹说,明沈榜《宛署杂志》说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端午节)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日为女儿节。《析津志》记载说都中人民七夕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帝京景物略》说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其女来,亦曰女儿节,按此则一年中我们有三个女儿节。实际上,清明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据《肃州新志》的记载,“三月清明,……儿童亦放风筝,但西风尚紧,鲜有乘东风而起者。惟上已无青可踏,女子已嫁者多归宁,饮食馈遗,谓之女儿节。”
中秋节也是一个典型的女性节日,前面谈到,京师有“男不拜月”的说法,即男子不参加拜月仪式,因此,中秋节中许多活动都是为女性准备的。例如,在湖南宁远,中秋节晚上,妇女们在月下拈香,或围聚唱歌,谓之赏月。妇女们也常常在这天晚上为女孩穿耳。
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说,在广东,中秋节相传为月生日,人们称月亮为月姐,又称女神,故拜月之事,多为妇人或女子,�野菰轮保�“必以夜半,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至今思之,粤俗犹古风也”。至于拜月目的,大多与求子有关,如粤俗拜月果品多用芋头、柚子、菱角、月饼等类。拜月之后,即将当月所售之柚子剖食,如柚子中通者,可卜吉兆,否则这一年将多磨难。芋头必载以大盘,中藏一大芋,名曰芋头母,其旁则绕以小芋,取子孙众多之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子”是一个永恒母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秋求子的习俗主要表现为“偷瓜得子”。例如,湖南衡城有中秋送瓜的习俗。在当地,富贵人家如有娶妇数年不育者,亲友们则会在中秋之夜为其送瓜。具体做法是,在中秋节前几天,人们会去菜园中偷一个东瓜,但是必须是在菜园子主人完全不知情况下,然后用颜料将东瓜画成婴儿形,并为其穿上衣服,由家族中的长者在中秋之夜送到不育者家里。期间,人们要鸣金放爆,长者置东瓜于床,以被覆之,口中还要念诵咒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之后必须要设盛筵款待送瓜的长者。南京有中秋之夜盼子者先游夫子庙,然后过桥以求来年得子的习俗。在安徽歙县,中秋之夜人们会让小孩子“戏窃倭瓜,入新婚者之房,纳入被中。或以子母芋,泥水淋漓,沾濡床褥”。其目的也是为了求子。
如今的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文化意义远超过节日本身的含义,成为联系世界各地华夏子民的重要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