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散谈 |《中国玺印篆刻通史》
在我书房的书架上,数量最多的图书大抵是书印一类的,其中印章(含篆刻)类的图书又占了大部分。
因研究上海博物馆藏印之故,我曾购买孙慰祖先生所著《中国玺印篆刻通史》《孙慰祖玺印封泥与篆刻研究文选》等书,买这些书很大一个原因是书中收录的印章实物和考证描述多是上海博物馆的藏印——而这类书构成了我研读上海博物馆馆藏印章的主要来源。
今天先聊聊《中国玺印篆刻通史》这本书。
这本书是由中国出版集轩东方出版中心于2016年出版,16开硬皮精装本,全书数十万字,520页,收录各式图片(基本是彩图)1500多幅,堪称是一本中国印章学术研究的鸿篇巨著(捧在手上是又厚又重的一本,并不太适合随身携带,而更适合置于案头以为研究印章的必备工具书)。该书定价265元,对于研究印章史料而言绝对物有所值。
简单介绍一下著作者:孙慰祖,1953年生,上海市人,斋名可斋,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我看来,孙慰祖先生作为当代国内知名篆刻家,精于印道,尤其在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堪称此域国内执牛耳者。
我所见对该书有段推荐语:“(该书)对中国印章自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到民国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与艺术风格作了系统阐述,所选印例皆遴选自国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资料丰富、体系完备,还附有玺印、篆刻断代辨伪专章,为玺印研究者和收藏者提供有益参考。”我以为所言不虚,可为此书内容概述之参考。
该书收录了数以千计的大量翔实而清晰的印章图片,这是本书的重要亮点之一。而这些图片又是主要集自国内各大博物馆的藏品,也有少量来自国外博物馆的藏品。列一下该书采用的印章图片来源以窥其貌: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平江县文物管理所、天津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馆、陕西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陕西汉阴县文物管理所、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市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藏罗布林卡、上海文物商店、西泠印社、珍秦斋、文雅堂、日本岩手县博物馆藏品——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印章资料求实用心的态度和着力收集之功。
在孙慰祖先生眼里,印章分制度之器和文人艺术创作样式。如他在该书自序中所言,古玺印是深刻地参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制度之器,文人印章即“篆刻”则和文化发展相结合,和书画结伴而行。研究印章,不能只关注它外在的表现,需要探究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及其自身渊源。比较直接的如文字的演化、印制的递变,间接的则联结着近三千年的社会治乱、政治兴革、经济盛衰、民族冲突与融合、文化风尚变迁等等,只有深入地解读这些信息,才能触摸到中国印章的特殊性格与灵魂,才能找到艺术风格变化的内在动因,并理解印章在中国为何能独存并发展至今。
而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孙先生籍由上海博物馆玺印研究,集二十多年专注之功,在以往众多玺印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精心撰著了这本《中国玺印篆刻通史》。意图“改变长期存在的古玺印学领域与篆刻艺术史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两套话语系统的分离状态,以学术的、艺术的线索贯彻始终并且多侧面地解读中国玺印篆刻的历史信息”。
所以,如果你想对中国印章历史有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尤其对于历代印章的实物及对应阐述有个直观便捷的认知,则孙慰祖先生《中国玺印篆刻通史》这本书就不容错过。相信读后,对提升中国印史的了解定会有极大裨益。
【小感慨】对于孙慰祖先生所著《中国玺印篆刻通史》,我总抱着认真细读和常读常新的决心,以求从中时有收获。中国印章文化博大精深,以当今社会发展及科技发达之便,可见可习者浩如烟海,仅所处同城的上海博物馆一馆藏印,其中蕴含的知识就如宝藏般取无穷尽。至于印章文化研习,一如我对书法文化的研习追求,如要做到多闻博识,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