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战役初战得手,长达1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进入尾声

(上图)越军D74 122毫米加农炮

1974年,经过雨季的整军和战略储备,越军变得异常强大,而南越国军却日益虚弱,甚至停止了“蚕食”和“绥靖”,变成自保收缩状态。南方中央局和南方解放军司令部经过综合分析,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有利的态势,决心把握机会,尽力争取在1974年—1975年旱季以新组建的第4军,对西贡连续展开两个阶段的攻势,在其他战场配合下,力争于1975年至1976年旱季结束长达15年的抗美救国战争。

福隆省,很不幸成了越军1974年至1975年旱季战略进攻的第一个目标。

福隆?福隆!

福隆省位于西贡—嘉定首都特区西北120公里处,西邻平隆省,东靠广德省,南贴隆庆省。此外,福隆省还与柬埔寨有一段不短的边界线。南方重要的生命线之——14号公路,就是从福隆省穿过,经由省内同帅等几个重要的军事支区,卡在了长山公路(胡志明小道)和各个重要根据点之间,是越南人民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在长达14年的越南战争中,福隆省军民一共进行了2次总攻击,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始终没能彻底解放福隆省。

南越国军也很清楚14号公路和福隆省的重要性,第3军区在美军的协助下苦心经营多年,把福隆省建成了一个坚固的基地,常年袭扰和拦截长山公路通往南部平原的各条补给干线和支线,给越军的南下部队和物资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由于南越国军第3军区牢牢控制着福隆省和14号公路沿线,使西原军区和南部平原始终难以进行有效的战略配合。

1974年旱季(11月底)到来时,南越国军第3军区在福隆省以福隆市、福平县、同帅支区、布都县、德福县和婆拉山(火力基地)构成主防线。对于越南共和国总统阮文绍而言,福隆省是西贡外围重要的屏障,一旦这里发生会战,结果将直接决定西贡外围防线是否崩塌。

对逐步赢得战场主动权的越军来说,1974年至1975年旱季战略进攻是打垮对手的宝贵时机。为此,越南南方解放军司令部计划在南部平原从北面、西北、东面和西南继续往西贡压进,日益孤立、包围和进逼西贡。

在西南,越军用新组建的第4军先打下同帅到广德之间的14号公路,从北面向西原扩大南方解放军司令部所在的禄宁根据地,并使之和西贡东面的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从这个方向对西贡发动总攻击开辟道路和存储技术装备创造有利条件。时任越南南方解放军代司令员的陈文茶中将分析,要想打通14号公路,必须攻下同帅,只要打下这个县,福隆省就会陷入完全孤立的态势,越军就可以把全省守敌困在福隆市。如果条件成熟,越军甚至可以一举解放整个福隆省,使南部平原的后方根据地变得更加完整,同时还能在心理上沉重打击对手。

(上图)越军正在发起进攻

除了打通同帅到广德之间的14号公路段,南方解放军司令部还计划用第5步兵师扩大西宁省西部的运输走廊,解放德惠县周围的边求、拐婆与德和县北部地区,建立从西面封锁西贡的桥头堡和部队对西贡发动总攻击的跳板。此外,越军还要打下黑婆山,这个西宁市郊的制高点,同时也是南越国军第3军区重要的通信联络中转站。通过拿下安禄、真城、油汀控制住西宁省的26号公路,进一步向西贡压进,在西贡西北和北面夺取进攻跳板。

这个宏大的压缩包围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放福隆省。简而言之,解放福隆省是一石三鸟:一是测试美国的反应,看看福特政府是不是像尼克松政府那样无条件全力支持南越并对一个省的失守做出军事反应;二是看看南越国军的应对能力,是否还像1968年新春总攻和1972年阮惠战役那样能够承受单点(甚至多点)打击,继而进行大规模反扑;三是一旦打下福隆省,就可以完全打通南部平原的补给干线。

根据陈文茶的决心,越军对福隆省的进攻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打福隆市周围的布登、布那、布都、德福、同帅等县,孤立福隆市;第二阶段再打完全失去外围依托的省会——福隆市、福平县,以及重要的婆拉山火力基地。在两个阶段作战中,越军要封锁住14号公路,阻止南越国军第5、第25和第18师团增援,确保越军第4军全歼福隆守敌,具体部署是以越军第4军主力第9步兵师布置在边葛隆原,实施战役佯动,牵制住防守西贡中间防线和外围的第3军区各个主力部队,不让他们调往其他地区。南越国军联合参谋本部判断,越军将在1975年旱季解放整个西宁省,把西宁市作为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的首都。越军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误导对方,将计就计让第9步兵师往西宁市佯动,装出一副要打西宁市的样子,把南越国军联合参谋本部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在第9步兵师佯动的掩护下,越军第4军下辖的第7步兵师和第303步兵师,南方解放军司令部直辖的第16步兵团、第24机械化炮兵团、第71防空团、1个坦克连(7辆T-54坦克)在第4军军长黄琴少将和政委黄世善少将统一指挥下,从禄宁解放区出动,开赴战场。具体计划是,第7步兵师所辖的第165步兵团和第141步兵团,在1个坦克连和2个130毫米加农炮连的支援下攻下同帅军事支区,同时以第303步兵师在福隆省地方部队配合下解放14号公路沿线,以第7步兵师209团为预备队。

总的来说,同帅军事支区是战役胜利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打同帅只能胜,不能败。

初战得手

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黄琴少将、裴吉武大校指挥的越军第4军正式向福隆省进军。部队行军100多公里,穿山林、走夜路,271团、165团和201团于12月11日顶着滂沱大雨占领了指定集结位置。

1974年12月12日,越军165团4营首先对14号公路沿线的南越国军一个前沿据点(由1个保安连把守)发起攻击,成功地打下据点。与此同时,福平县的一个特工连偷袭了布都军事支区。战役沿14号公路全面打响,14号公路处处遭袭,交通中断。遭到进攻,南越国军第3军区司令杜国东中将赶紧命令预备队第304保安营反击,试图恢复交通,但在越军165团各营的阻击下,他们没能打通14号公路。12月13日,福隆省军事小区司令阮仲清上校视察14号公路沿线地区后,认为情况紧急,下令福隆省驻军将警戒级别由“黄色”提高到“橙色”。在此期间,福隆省地区接连下大雨,淹没了通往福隆市的各条主要干线,迫使黄琴少将和裴吉武大校推迟了12月13日的预定进攻方案。

12月14日拂晓,越军第303步兵师271团对布登军事支区发起猛烈攻击,遭到第362保安营顽强抵抗。激战2小时,271团以2连几乎被全灭的代价突破了第362保安营防线外围,冲进了军事支区,双方短兵相接。尽管兵力处于1∶2的劣势,第362保安营还是竭尽所能地奋战到底,最终被271团吞没。11点30分,271团向第4军军长黄琴少将报告,完全夺取了布登军事支区。同一天,越军第7师165团和第303师201团对永善和布当也展开攻击,耗时2小时,打下了永善和布当。

12月15日,第4军所辖的特工第429团突袭布那支区,这里由第363保安营1个连和1个炮兵排把守。接到支区遭袭报告,第363保安营赶紧出动救援,试图在驻边和机场的战斗轰炸机的支援下,替布那支区解围,但遭165团3营坚决阻击,步履维艰。第429特工团也是好样的,出手果断,干脆利落地在黄昏前全歼守敌,攻克了布那军事支区。12月16日,南越国军第3军区司令杜国东中将急忙飞抵福隆市,评估战况后,他决定抽调驻边吉的南越国军第5师团下辖的第7步兵团2营去增援福隆省。同一天,杜共清(Do Cong Thanh)上校再次组织反击,试图打通14号公路,但每次都被越军第201团和第141团一部联合打退,14号公路沿线完全落入越军第4军之手。

经过4天连续激战,越军第4军在福隆省地方武装(2个营)的配合下,全歼了布登支区和布那支区之敌,拔除60多个据点,宣称歼灭和俘虏敌2000人,缴获各类武器900件(包括4门105毫米榴弹炮、7000发105毫米榴弹),解放14号公路沿线100多公里(从11号桥到建德),解放人口1.4万。

1974年12月20日,南方解放军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黎德英中将向在河内开会的陈文茶中将报告:“……在14号公路段,我已完全解放了靠近同帅的11号桥到布登外围建德支区边缘的整段地区……在布登、永善和布那,我缴获4门105毫米榴弹炮、炮弹7000发、各种枪支3000件,俘虏300多人,将继续追击败敌。”

1974年12月26日05点37分,越军第7步兵师141团和第209团顺势从4个方向对同帅支区发动总攻,炮火准备足足打了15分钟。由于越军第4军炮兵群强大的火力(使用缴获的4门105毫米榴弹炮)支援,同帅支区的南越国军炮兵完全被压住了。此外,投入战斗的越军第20高射炮营使用37毫米和57毫米高射炮,结合12.8毫米高射机枪,张开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没有给南越国军空军A-1“天袭者”攻击机和A-37攻击机任何机会。激烈的战斗打到10点30分,同帅支区守军全部投降,南越国军第352保安营营长和全体参谋做了越军的阶下囚。

不到两周的时间,越军第4军就攻下了布多、布那、布登和同帅等福隆省内的各个要点,基本控制了福隆省内的7号公路段、14号公路段,和1号、2号福隆省道,形成了对福隆市守军的包围态势。

战役进入到第二阶段——攻城。

本文摘自《神话与现实:1975年西贡大捷》

从福隆到西贡,1975年春季攻势纪实,,解密南越国军的溃散!

北越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整个南越,造成了震惊世界的1975年春季大捷。受美国援助多年的南越国军为何会败?怎么败的?答案尽在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