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为向慈禧表忠心,都干过哪些坏事?光绪帝为何廷杖他?
李莲英为向慈禧表忠心,都干过哪些坏事?光绪帝为何廷杖他?
【李莲英在慈禧和光绪之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都干过哪些事?】李莲英在晚清政治斗争过程中,特别是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他基本都是站在反动保守势力的一边,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涛成浪,助纣为虐的恶劣作用。
清末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是同宫廷斗争紧密纠缠在一起的。以慈禧为首的后党和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围绕着当时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演绎了一幕幕错综复杂的鲜活剧。李莲英作为慈禧的心腹和死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他的角色自然是落后和反动的。那么,在这场斗争中他究竟都干了哪些事呢?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朝廷进行了朝贺礼仪的演习活动。按照规定的时辰,光绪帝率领文武百官,齐聚殿堂,却唯独不见李莲英的身影。光绪帝率众大臣“鹄立三时之久”,李莲英才姗姗来迟。身为皇帝的光绪帝,如此屈尊等一个“阉竖”,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演习一完事,忍不住火气的光绪帝便勃然而起,下令“廷杖李莲英四十”。其实,李莲英这样做,有故意激怒和羞辱光绪的意思,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帝后之间的矛盾,只不过他没想到光绪帝真敢让他遭受皮肉之苦,所以挨了板子的李莲英必然向慈禧哭诉,并添油加醋地妄称皇帝对太后亦“有怨望之心”。如此一来,本就在权力争夺中存有戒心的慈禧,对光绪更加痛恨,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当时正值日本对大清发起挑衅,随后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更是激起了全国上下的爱国热情,身负家国情怀的光绪皇帝也竭力主张打击一下日本的嚣张气焰。但慈禧太后以及当时掌握清廷政治、军事及外交实权的李鸿章,却坚持和谈为主,不支持和日本人开战。这一方面是北洋水师连年得不到充足补给和充分训练,李鸿章担心他精心组建的清朝家底儿被打残,与国与他都不利;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中日开战影响慈禧的六十大寿。慈禧确实不希望因为和日本的战争影响自己过大寿,所以,他们只想着屈辱退让,采取鸵鸟政策。
就这样,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在两派斗争的过程中,李莲英虽然没有在政治辩论会上公开发言的机会,但在私底下却竭力附和,甚至是怂恿慈禧主和。当时有一个叫安维峻的御史在一份奏折中尖锐地指出:外间纷纷传言,皇太后主和主张,乃“李莲英实在左右之”,他还质问说,“李莲英是何人斯,敢干政事乎?”提出要按清朝祖制严办李莲英。当然,结果是李莲英不仅没有受到“严办”,反而是安维峻受到了慈禧的申斥和处分。
甲午战败后不久,资产阶级维新派便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出于振兴国家的爱国立场,不顾慈禧的阻挠,积极支持变法维新运动。可惜这个运动,最后遭到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派的打击和扼杀,最终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在破坏变法维新运动的斗争中,李莲英也发挥了很大的副作用,甚至还欠下不少孽债。
戊戌维新运动刚刚兴起后不久,慈禧为了阻挠变法行动,曾想方设法打击光绪帝身边那些支持变法的帝党官员。光绪帝所倚重的师傅翁同龢的被驱逐,就是慈禧打击光绪帝的重要一环:据《慈禧传信录》记载,翁同龢被逐的直接原因是李莲英应荣禄之嘱,在慈禧面前诬告翁“专横,且劝帝游历外洋”所致。慈禧听后,顿时大发雷霆,立即下谕“逐同龢去”。当然,实际的原因远远要比这复杂得多,但李莲英的进谗,无疑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除了驱逐翁同龢,李莲英还把矛头对准其他支持变法的人物。当时,曾担任光绪帝宠妃珍妃的老师、翰林院侍读学土文廷式非常支持光绪帝亲政,并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为劝说慈禧太后,文廷式代替具有爱国思想的太监寇连材,拟写了一份奏疏,在其中建议慈禧“行新政,摒老臣,用才士”。本来,这个寇连材本来也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专门被慈禧派到光绪身边监视帝党的行动,但在监视的过程中,寇连材逐渐被维新思想感染,他毅然回家辞别老小,冒着巨大风险向慈禧进了谏言。慈禧看过后,认为寇连材背叛了自己,一怒之下将其发配到了黑龙江。李莲英不但不救,反而落井下石,进一步向慈禧密告说寇连材“力谮其通外,泄宫中事”,非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结果,在李莲英的篡唆下,慈禧果然处死了寇连材,同时还把文廷式革职查办。
变法行动被打击后,光绪帝也被慈禧软禁起来,慈禧开始再度垂帘听政。忽然一天夜里,“群阉忽惊起, 谓帝谋逃逸”。其实这又是李莲英精心策划的一起政治阴谋,在慈禧牢牢掌控的皇宫中,光绪帝哪有逃逸的可能。但是慈禧还是因为李莲英的报告,把光绪进一步囚禁到四面环水的瀛台上居住,使他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自由。李莲英还派心腹太监昼夜对光绪帝严加看管,达到了“虽后妃不得与帝谋一面”的地步。
光绪帝被囚禁后,中国大地上兴起了声势颇为浩大,喊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的出现,使一部分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看到了机会,他们出于巩固本集团政治私利的需要,妄图以“招抚”的名义,利用义和团,煽动封建迷信思想和盲目排外的情绪。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开始时她对义和团是拼命地限制、禁阻和剿杀,后来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慈禧又改变了策略,转为支持载漪、刚毅等希望利用义和团的这些势力。当时,李莲英奉慈禧之命,来回奔走于北京与颐和园之间,探听外面的消息。有一次,李莲英到端王府办事,正好碰上义和团的“老师傅”施展所谓的神功。待其回宫复命时,他向慈禧大肆宣扬义和团的功夫如何的神异,还竭力鼓吹和散布封建迷信思想,蛊惑慈禧相信。李莲英的这些话对愚昧的慈禧显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据有关材料说,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一有空就“必将神团咒诵七十次”。慈禧每次咒诵后,李莲英都要补上一句:“又亡洋夷一名矣” 。李莲英竭力夸大义和团迷信的一面,最终使慈禧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促使庚子之祸提前到来。
李莲英靠忠于慈禧起家,在慈禧与光绪帝争权的过程中,他自然会倾向于慈禧,但相较于同是太监的寇连材,他显然缺乏进步性和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