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之死,三种职场人常犯的错,你碰过几个?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原文】

《资治通鉴》周纪五 第5卷

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258年)

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疾,不肯行;乃以王龁代王陵。

【译文】

正月,王陵进攻邯郸,几次失利,秦王便征发更多的兵丁去支援王陵;王陵损失了五校,仍不能胜。这时武安君白起病愈,秦王想派他去替代王陵。白起却说:“邯郸实在是不容易攻下的,而且诸侯救兵一天便可到达。那些国家对秦国的怨恨已经积蓄很久了。秦国虽然在长平一战大获全胜,但自己士兵也死亡过半,国内空虚,再长途跋涉去远攻别人的国都,这时如果赵国在内抵抗,各国在外围进攻,秦军必然大败。”秦王见亲自下命令不行,又让应侯范睢去劝说白起。白起始终以病坚决推辞,不肯前去,于是秦王只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

长平在之战后,白起计划乘胜灭赵,并且已经在策划攻打邯郸。但是范雎听信苏代的话,建议秦王撤兵,这导致白起的计划失败。

后来,秦王又想进攻邯郸,见白起生病,就让王陵代替,但是打的并不好。因此有了上面这段材料。

【原文】

王龁久围邯郸不拔,诸侯来救,战数不利。武安君闻之曰:“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称病笃,不肯起。

【译文】

王龁围困邯郸已久,不能攻克,与各国救兵几次作战,也均失利。武安君白起听说后说:“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怎么办?”秦王听到此话,恼羞成怒,强令武安君前去统兵,白起又称病重,不肯起身。

因为战略没有连贯,赵国有时间准备,所以王龁打的也非常不顺。于是秦王有想起了白起。因此有了上面这段材料。

【原文】

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257年)

十月,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陰密。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诸侯攻王,数却,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出咸陽西门十里,至杜邮。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赐之剑,武安君遂自杀。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译文】

十月,秦王免除白起官爵,贬为士兵,把他迁到陰密。十二月,秦王调动更多士兵驻扎在汾城旁。被贬为士兵的白起因病,未能出征。各国援军向王进攻,王几次败退,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国,秦王羞恼,于是派人驱赶白起,不让他再滞留在咸陽城中。白起起身出了咸陽西门十里,到达杜邮。秦王又与应侯范睢等群臣议论说:“白起迁走时,怏怏不服,还有别的怨言。”秦王便派使者前去赐给他宝剑示意自裁,白起于是自杀。秦国人可怜他,城乡都祭祀他的灵位。

两次拒绝秦王,让秦王恼羞成怒,白起贬官夺爵后,将其赐死。

【解析】

为什么白起有功,但是却被秦王赐死?

可能很多人以为白起功高震主。当然,其中因素固然有一点,但是主要原因在于长平之战后他对秦王的相处为他最后被迫自杀埋下了极大的伏笔。白起的教训,其实也是很多职场人经常犯的错误。

白起埋下的祸患

1.意见不合就不配合

白起会打仗,能打仗,在秦国算是战神级别的人物。灭赵如此重任,让白起负责可以说是非常合适。不过白起拒绝。

看起来好像是白起生病,但是其实是白起耍脾气,报复之前秦王对白起灭赵计划的否决。尤其是当秦王让范雎去劝白起出征,白起和范雎关系不好,更不可能会答应。

(长平之战结束后)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白起)由是与应侯有隙。

之前白起说要打,秦王范雎不同意。现在又要打了,让白起出马,这不是耍人玩吗?

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秦王此时想灭赵,多少有点外行领导拍脑门决策。白起是打仗的行家,认为此时灭赵已经时机不对,和秦王的意见不合,但是秦王不听非要如此。白起多少心里会不开心。

安排去做的人,心理上不愉快、且又不认同这个事,你觉得这个做事的人,会好好干吗?

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经常遇到的问题,领导和自己意见不和,甚至否定自己的意见,就不高兴,领导安排事情就气鼓鼓的糊弄。领导见你做事不配合、带着情绪做事,你觉得领导会怎么想?

2.领导有难幸灾乐祸

王陵攻打邯郸,失败了。

王龁攻打邯郸,也失败了。

这从侧面证明,此时攻打邯郸并不是好机会,也算是证明了白起说的对。

但是对错永远是相对的,因为有错的存在,才会有对。

现在白起对了,谁错了?秦王!

如果说这个时候所有人保持缄默,不提这事也就算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是白起这句,

“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

打破了平静。

这意味着,这两次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王陵、王龁作战失利,而在于顶层决策的失败。

这就像你定下一个国策要登上太阳。于是你的科学家团队搞很多试验、用了很多方法,白天温度太阳温度太高不能登陆,那就晚上登陆。结果搞了几百年都没用。你能说是科学家不用心?你能说技术不成熟?从决策时就已经错了!

白起这一句话,让人觉得秦王不听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狠狠的给了秦王一个耳光。

这也是不少职场人经常犯的错误,对于公司、领导的某些决策,不看好,甚至在出问题之后,在一边说风凉话,颇有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你以为是你评论事情,但是领导看来,你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3.和领导玩对抗

如果说白起还有机会,那就是两次攻打邯郸后,秦王强令白起出征。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前两次打不赢,秦军的后勤、士气已经差不多了。而赵国士气高昂,加上其他国家支

援到位,第三次作战就算白起来打也不好比王陵、王龁好到哪里去。

秦王强令白起出征,固然希望他能够有奇迹。但是还有一个隐藏的需求,就是给秦王找台阶。

如果白起打赢了,这说明秦王决策正确,之前的是败不过是用人不当,王陵、王龁要承担责任。

如果白起打输了,这说明这个邯郸的确不好打,就算白起来了也打不赢。

但白起装病不去。

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称病笃,不肯起。

这是逃避责任,也是不给秦王找台阶下的机会,更是对抗秦王权威。

秦王自己下令、让范雎劝说都没有,现在强行命令也不听。

性质已经不一样了。

职场中,有的时候领导给出的任务、命令的确是有问题前后矛盾,有人闹情绪,不配合,以为自己就是不干,领导还能拿自己怎么样?的确可能领导不可能因此把你开除,但是它能让你很不快活,而且是名正言顺的让你不快活。

白起必须死吗?

严格来说,白起其实未必会死,秦王对他的处置更多是为了敲打他,让他知道错了。

不过范雎的补刀才是真正弄死白起的关键。

1.怨恨

最后秦王对于白起处置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陰密”,并没有让他自杀,可以说是留了情面。但白起怎么做的?

武安君病,未行

意尚怏怏有馀言(这是范雎说白起)

简单的来说就是,秦王的处置,白起没有执行,而且还在发牢骚。

白起作为一个有功之臣,被这样的对待,你说他心理会没有恨吗?

可能白起会这样说“我这样为秦国付出,秦国居然这样对我!”

你作为一个领导,如果有个下属,而且能力很强的下属恨你,你放心吗?

2.新仇旧恨

这是对于范雎而言。之前范雎破坏了白起的灭赵计划算是旧恨。

现在因为重新灭赵,导致白起被罢官夺爵,固然是秦王下的命令,但是范雎在其中没有起到作用吗?所以白起和范雎的矛盾愈发加深。

你有个竞争对手,你把他给得罪狠了,你认为他会不报复你吗?

3.利益计算

当初白起攻打邯郸,苏代来做范雎的游说工作,理由是这样的。

苏代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欲无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意思就是,白起有了大功劳,范雎将来就只有做他手下,你范雎愿意屈居人下吗?

范雎想求上进,更对当前的权势有非常强烈的保护欲。

而白起打仗厉害,军功来的快,迟早有天会超过范雎。

这个竞争对手,范雎未必干的过对方。

你的竞争对手,他能力比你强,你弄不过他,但是你又想要职位,你会怎么做?

明的不行只有来阴来的。

4.威胁排除

白起这个人,打仗特别厉害,堪称当时天下第一。

现在,白起倒霉失势,而且还对秦国、秦王有点不满。

万一,如果万一关东六国某个国家把白起给挖走了,让他带兵攻秦,会怎么样?

秦国能不能抗的住?

这是秦国层面的。

再说说范雎。范雎这个人睚眦必报,心眼小,特别记仇。

现在他把白起得罪狠了。

他会怎么想白起?会不会和他当初报复魏齐一样弄他?

既然一个有怨言、闹情绪、不听话的白起对秦国、对范雎都有威胁,那么就杀了吧。

毕竟人一死,啥威胁都没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