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那些年那些事,都在…

读吴恒侠散文集《柳的另一风景》有感

一颗心念追梦初心,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文/灵中1967届校友刘培廷

上一节回顾:灵璧一位作家的书引起大反响,你读了没?

(二)灵璧这位作家一部书让我感受颇深

(三)灵璧中学老校友的感触

拜读恒侠兄每篇散文,都能感受到他是在用一颗赤诚、大爱、感恩的心在写作,是用他强大内心世界勇敢面对曾经的苦难在写作。恒侠兄散文中的故事象是一幅幅内涵丰富、浓墨重彩、震撼心灵的油画,幅幅精美、个个感人至深!而每篇散文又像是“压缩面包”,稍加温泡即能发散出一席席色香溢鼻的盛宴;稍加笔墨,都能改编成一部部震撼心灵感人至深的影视连续剧。

真情篇《留在心中的感动》《走近远去的老娘》,表达恒侠兄对确立他人生坐标、福佑他整个人生的伟大母亲等亲人、恩人的感恩及无限怀念。

“我读高中的三年里,随时都有可能辍学。我娘为了不让我半途而废,扒屋卖棒、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她带着小妹居无定所,讨饭多年……”

“我娘虽然目不识丁,却深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她的脚虽是一双裹了足的小脚,可她每一学期总会一路讨饭来学校看我一次。我家离学校六十多公里,她从家到学校要走三四天,回去要走四五天。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怕我受不了别人的白眼,受不了饥寒而辍学。我娘就是个讨饭的。可我班的女同学并不嫌弃她,几个女同学都和我娘同床度过了一个个长夜。我非常感激她们。我娘每一次来学校只嘱咐我一句话,穷不怕,就怕没有志气,你可要好好地把书念下去。我娘一路讨饭,留下了一行宁愿吃尽天下苦,也不放弃追求一丝希望的深深脚印。”

还有那为了接济他而举债被迫远走他乡的五叔,那从未谋面的慷慨解囊的二哥,那个个爱生如子的老师、非亲非故的全椒马店外乡人等等,“桩桩件件串联起来象一笔笔流水账。这流水在任何一个节点断流,我都会在那个节点上辍学……”

“我不敢忘记。在我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每遇到困难,或在心里冒出杂念,那一个个伟岸的形象就会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站立在我的面前,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就会引领着我朝着太阳的方向迈进……”

《刘干事的二三事》中,“每一个故事都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被我们这里的人们广泛地传颂着,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们,都会被刘干事这样普通干部的为政、为民的担当精神而感动。”

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最高潮人人自危“谈右色变”时代,一天夜里,平时很少交往的小学女同学、小学教师孙红,抱领着两个幼小孩子(男孩5岁、女孩3岁)突然敲门、挤进了刘干事机关单身宿舍。她神色恐慌、不容争辩地对刘干事说,单位已通知她明天开会,要她揭发已打成右派的小学教师丈夫李朝阳问题。并说这明摆着也要将她打成右派。念及两个幼小的孩子无人照料,恳求刘干事暂且托管这两个孩子(当年刘干事乡下家里也生有两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说完,孙红转身就消失在夜幕中……

“同年深冬的一个夜晚,李朝阳吊死在农场边的一棵树上。孙红不久也忧郁而疾。刘干事没有能力改变李朝阳夫妇的命运,却凭着自己的良知,不顾一切的把他们的两个孩子保护了下来,并抚养成人。”

“男孩十岁、女孩八岁那年大年初一早晨,两个孩子双双跪在刘干事夫妇面前,发自肺腑地喊他们爸爸、妈妈。夫妇俩一人抱一个,个个泣不成声。一声声呼喊、一行行热泪把一颗颗心都融在了一起……”

看摘录作品,实属“挂一漏万”。读散文集原文,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深邃思想、文学魅力、语言美感,才能体会到更精彩、生动、感人、震撼!

那个童年没有快乐、少年只有痛苦,短短三四年内接连人命关天接踵而至,生活陷入绝境的、身患残疾、历经磨难,曾经是弱者中的弱者曹府,不仅让自己阳光了,还带着身边的弱者阳光起来(《让自己和身边的弱者阳光起来的人——曹府》)

那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几乎被村里人遗忘的、因符合到60岁基本条件、村里已安排他要住养老院的麻哥,突然“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娶了位年轻貌美的32岁的卿秀嫂。他们并生了个宝贝儿子,儿子又上大学当了公务员的奇缘传奇故事(《麻哥奇缘》);那曾是智障患儿、进城打工“长大”了的铁蛋、一年能挣二三万、轰动整个乡野的故事(《铁蛋的故事》);

那“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一群争先恐后奔向高考的学子,距高考仅有一步之遥,高考的大门突然关闭,追了三年美梦瞬间破灭!五十年后,这群梦碎的学友相聚, 人人又都是一路风景一路歌!更多的则是坚守,以大学梦的魅力与纯粹,坚守着自己精神世界,坚守着岗位和事业。那几乎一生的坚守都深深地刻在他们那一张张沧桑的脸上,深深地刻在A同学、B同学,C、D、E、F同学这些群英豪的精彩人生中(《一生一美梦》);

那冯庙人的市场经济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实业兴邦意识,涌现出农业、工业、服务贸易等各行业企业家。如创办金风农业机械厂的贾广超,创办飞松粮食机械厂的张飞张丰兄弟,创办侯王面粉厂的侯家忠,创办食用油厂的沈阳,创办安徽唯农集团的朱士宇,创办芝麻国际贸易公司李小坤,开办服装大工厂的徐小龙等等(《灵北大集——冯庙》);

还有那置于偏僻乡野埋葬着387位为国捐躯将士的那些坟,那美而不朽的“烈士是人的榜样,松林是树的榜样”的那片林,那村人中“侍死如侍生”义务守护墓园和387个亡灵一同度过四十多个春夏秋冬的大好人赵贤军(《那些坟那片林那村人》)……

不同时代各个层面人物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他们那“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做賊”、宽厚善良、一诺千金、坚守底线、永不服输、誓与命运抗争、坚定信仰、坚守追梦初心,艰苦创业、实业兴邦,“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为国捐躯壮士精神,时刻敲打震撼着读者心灵。他们高大伟岸形象,象一面面永往向前的旗帜,一座座崴峨的丰碑,永远启迪后人砥砺前行!

(完)

写于2020年7月20日六安

安徽作家,灵璧中学1967年初二的老三届校友。灵璧人,现居六安。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刘培廷老师近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