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回忆儿时的挑货郎
挑货郎与我们的情缘
文/王潘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击少队鼓,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村里经常会来换东西的挑货郎。
那个时代,村民没有到外地打工的,全都在自己的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夏天到了,一群群人们围坐在村头的大树下,纳鞋底,编席子,聊天,盛凉。但是,有时候会有一个远道而来的挑货郎,他头戴圆锥形的席蓬,脖子上套着一个圆圆的布垫子,布垫子覆盖的肩膀上,挑着一根长长的扁担,这条扁担和家里挑水的扁担不一样,很软很长,在扁担的两端,一头系着大筐,另一头系着长方形状的货柜,货柜里分区域地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农民经常使用的纽扣,顶针子,针头线,松紧带;有小朋友们玩耍使用的溜子 ,铁溜瓦,红头绳;还有最惹人喜爱的层层叠叠地压在一起的麦芽糖。这些货的上面,用镶嵌着玻璃的框架子罩上,框架上还装着两把小锁呢!
“嘭嘭嘭——嘭嘭嘭——”顺着小鼓点声望去,一个小布点似的人影慢慢地向村头靠近,一群孩子像过节似的向前涌去,然后,像看花灯一样又跟着挑货郎返回来。那个挑货郎一边迈着八字步,一边手持拨浪鼓的手柄不断地转动,拨浪鼓上面两边的弹丸敲击着鼓面,发出“嘭嘭”的响声,来到大树下,有的小孩直盯着拨浪鼓,好奇地用手拿起拨浪鼓击了一两下,在大人的批评下才放下,有的小孩和大人立刻返回家中,找来鸡毛,鞋底,等报废物和卖货郎讨价还价,换回自己的顶针子,扭扣,松紧带等,有的小孩拽着大人的衣襟,再三地讫求换麦芽糖吃,还有的小孩让大人换红头绳,铁溜瓦等玩具,直到都换好了,挑货郎才收拾好东西,向另一个村庄走去。
别看不起我们小孩换出来的小玩意,那可是我们小时候玩得最有趣的东西。
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做翻红头绳游戏。这个翻红头绳的游戏特别有魅力。这个游戏大概是这样做的,就是用一根红头绳结成绳套,一个人用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个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错编和翻,直到另一方不能继续编和翻为新的花样为止。这种游戏只有心灵手巧的小孩,才能运用自如,翻出许多的花样,它开发了我们的大脑,培养了我们的创造力。
还有一种游戏——铁溜瓦扇硬币。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大约十厘米深的小坑,把几分钱的硬币放在坑里,在硬币的周围画一个直径大约两米的圆圈,然后,在圆圈前方的五米处画一道直线,最后,所有的人向前方掷自己的铁溜瓦,来确定扇硬币的先后顺序,谁掷出的铁溜瓦离线最近,谁就是第一个用铁溜瓦扇硬币的人,下面依次类推排出第二个,第三个……从坑里扇出的硬币,要是冲出了圆圈,那么这块硬币就属于你的啦,如果你扇出的硬币,落在圆圈内,下面的人接着扇,直到扇出圆圈才能获得这块硬币,往往那些技术好的人,猛地一下,能从坑里把所有的硬币全部扇滚出来跑到圈外,赢得了所有的硬币。就这样,玩到家里人喊吃饭啦!我们在争吵中,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现在的挑货郎已经退出了舞台,超市扎根于农村,网购正在崛起,家里小孩的玩具满天飞,什么积木、火车、拼图、卡通等一应俱全,孩子们过着吃不愁穿不愁的幸福生活。但是,真正的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还是我们的童年,那时,每个人是那样的洒脱,没有羁绊,没有家人天天的唠叨,像小鸟一样自由的飞翔。
我忘不了童年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挑货郎。
王潘,宿州市散文协会会员,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宿州市优秀教师,灵璧县先进教育者,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汇》《拂晓报》《农村孩子报》上发表过文章。灵璧家园网新晋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