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九顶山的来历
灵璧县九顶山的来历
文/晴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每逢春暖花开,人们都想饱览一下灵璧县的九顶山,沾一沾这喜来的仙气。
九顶山地处灵璧县北部,解放以后,因九顶山而命名“九顶公社”,后改“九顶区”,1992年撤区并乡后,更名为“朝阳镇”。东、北分别与江苏省的岚山、双沟两乡镇接壤,西、南分别与下楼、尤集、渔沟镇相连,北距徐州、南距灵城均为50公里左右,104国道横穿镇北的邵埝村,北距徐州观音机场8公里。被大仙走过的京渠、独堆、丁陈、张渠等地盛产灵璧奇石。
古老茂密、传奇神秘的九顶山由九座山峰组成,最高峰居中,海拔188米,是安徽省灵璧县第一山,位于江苏、安徽省交界处,它的周围有8座大山组成,故称“九顶山”。相传南面的“京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准备建都的地方—京渠。成语“一言九鼎(顶)”大概也就出于此处。据说:朱元璋曾带兵打仗经过此地,发现这里地势险要,依山傍水,有冠山湖、马山湖、九顶湖(吴恒侠同志任公社书记时,带领干群,改天换地,蓄洪灌溉,修建成“拦山坝”),他身边的谋士观其山势,见有八座山围着一座大山,其势象个(猪)圈,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便纷纷向朱元璋进言在此定都。皆曰:吾主万岁万万岁,朱(猪)进圈,一统江山万万年。意思是说,朱元璋在此建都,朱氏统治天下千秋万代。
朱元璋听后大喜,决定在此建都。唯独军师刘伯温反对,认为其统治时间太长,有违天意。便向朱元璋献计,曰:吾主万岁,此地建都虽好,不如再向南射一箭之地建都更好。朱元璋对刘伯温一向是一言既从,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弓箭手站在九顶山上向南射出一箭,箭头刚要落地,突然一只老鹰衔住箭头向南飞去。朱元璋派兵追赶,一直追到南京的紫金山上才放下。朱元璋勃然大怒,不愿定都南京,就想在九顶山下定都。刘伯温又劝道:吾主一言九鼎(顶),不容更改,再说这也是天意所为! 朱元璋无可奈何,唯心在南京建造了大明王朝都城。从此,朱元璋的“一言九鼎(顶)”与九顶山密不可分,更增添了九顶山的传奇色彩。
另一传说,更加浪漫。
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各路仙人来此游山玩水,他们坐在九顶山上,观其风景,被眼前迷人的景致所陶醉。飘飘然地数着周围的山峰,数来数去,只能数上八座山头,怎么也数不够九座山。 他们下山以后,才恍然大悟,坐在屁股底下的一座主峰竟然忘数了。当地百姓听说后,也纷纷上山数山头,果然多数的数不对,有的人数对了,下山后不久便死去,因为犯了仙戒了。消息很快传到了北海神仙王婆那里。她为了拯救百姓,亲自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这里数个清楚,果不其然,她也沉醉在这风景秀丽的山水中,怎么数也数不清。
第天清晨,她吩咐家人带上一摞黑碗再次上山。这次,她每数一座山峰,便叫孩子们在山顶上扣上一个黑碗。她再一数,整整九个山头,从此,便叫“九顶山”了。后来,当地百姓上山再数山头时,数对的,回来后也不会死去,只因和仙人数的一样了,有了大吉大利之兆。“九”是大数,是吉祥平安的意思。现在的九顶山各峰上还能隐约地看到当年王婆所扣的“碗底”痕迹。只因九座山峰被大仙的黑碗扣压着,从此再也不长高、不长大了,以至于存留现在的“九顶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