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人解民俗:六月六晒龙袍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农历的六月初六,俗称六(lu)六(lu)节,也叫晒霉日,是我国传统佳节。民间把这天称之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小白龙探母等等。
每年到了六月初六这天,如果是天气睛朗的话,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把在家中的衣服、被褥全都拿出来晾晒。灿烂的阳光下,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衣物,成为一年中独有的一道风景线,所以人们它晒霉节,或晒红绿。
基本上都是早上把衣服拿出来曝晒,至到太阳偏西才开始收衣回屋,期间还要时不时的拿木棍敲打被褥和厚衣物,拍去灰尘和螨虫等细菌。太阳落山前,趁衣服还保持着阳光的热度时,将其折叠收纳,据说这样可以保证一个冬季都干爽不发霉。
民间晒被褥、衣服,咋说是晒龙袍呢?
据传说,清朝康熙皇帝,在一次微服南巡时,行至扬州南郊荒郊野外,遭遇了一场暴雨淋袭,无处躲雨的康熙皇帝,被雨淋得像个落汤鸡。雨停之后,他将外衣脱下,在一棵树上晾晒,等晾干后,又重新穿上。偏巧此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后来地方官员得知此事,为了表示忠心,特地在他晒衣服的地方,建起了一座“龙衣庵”。为纪念此事,起初只有皇宫里,会在“六月六”这天,为皇帝晒晒龙袍。后来大臣们为效仿皇帝,六月六这天也都曝晒衣被。不知啥时这一习俗传到了民间,六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家中衣物,拿出来曝晒,后来慢慢的成为习俗。所以就有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
其实,夏至过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据传说“六月六”是一年中太阳最猛的日子,有些地方还有“六月六,晒蛋熟”一说。此时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物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可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按现在话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并不是什么迷信。
古时除了晾晒衣物,藏书较多的人家,也会在这一天晒书,同样可以达到保持干燥,具有防虫蛀,不发霉的效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