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熵增定律的唯一法则就是做减法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谔
什么是熵?
最近诺神的硬核科幻片《信条》第一次将这个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导入观众的视野。一句话概括就是未来人类所处的环境剧变,面临灭顶之灾,未来科学家通过改变“熵”的方向性,制造出逆转机器——逆转门,穿越回现代。
回到熵增定律,通俗来讲,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也就是熵)会不断增大。
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形容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个人长期不锻炼,身体免疫力会下降,体重也会失控,因为自律很痛苦,而懒惰是天性;
一家企业发展进入平稳期便会滋生内部官僚和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创新适应能力下降,看看柯达和诺基亚如何被时代抛弃;
一个朝代拒绝开放改革,顽固死守祖业只会行将就木变得愈加腐朽不堪,革命起义振臂一呼便会地动山摇,晚晴就是很好的例子,曾文正公等中兴名臣也无法挽大厦于将倾。
熵(Entropy),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用来衡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在1998年亚马逊致股东信里,贝佐斯说:“我们要反抗熵(We want to fight entropy)。”
任正非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讲话叫《华为的2012》,里面大谈华为的冬天即将到来,他认为只要华为存在一天,必须要不断的对抗熵增。
既然熵增定律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抗熵增?
唯有做减法
1.减掉你面临的选择,专注当下
人之所以会痛苦,在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选择。
如果我写公众号是为了将来拿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我每天应该会惶惶而不可终日,饭不知味,夜不能寐。然而如果我只是为了训练我的逻辑体系与思维模型,那么我不但不会那么痛苦,相反我会在完成每一篇文章后都能有进一寸的欢喜。
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博士的《见识》这本书里提到过他曾经投过的一个互联网相亲网站叫Jdate,体量上和中国的世纪佳缘交友网以及珍爱网比起来或许不值一提,然而这家网站的配对成功率非常高,这或许不难,关键是成功后用户的满意度也很高,这就不容易。这家网站原来是方便犹太人找对象的,你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J代表Jew犹太人的首字母。由于办得很成功,从原来犹太人的小圈流行后来传播到其他美国族裔中广受欢迎。
吴博士有一次在聊到Jdate的成功时好奇地问创始人沙皮拉有什么秘诀。
沙皮拉说,无论是男是女,在找对象时都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用现在流行的打分论来解释,6分屌丝男往往想找一个8分女神甚至9分女王,而现实中,好一点的情况是女神会给屌丝发好人卡,差一点的可能鸟都不会鸟他。那么对于6分男来说,如果平台任由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幻想发展,那么他很可能的结局就是孤独终老,然后以一句看破红尘来聊以自慰。于是沙皮拉在Jdate网站上做了一个机智的算法调整,那就是让6分男根本看不到8分甚至9分女的存在,那么在他看来,7分女已经很完美了,这样一来配对成功率以及成功后的满意度才会如此高。
我曾经有一个能力很强也很会做人的朋友,堪称社会精英,因为他左右逢源加上会来事,在每一家公司几乎都会受到大老板的赏识,然而他在每一家公司都呆不久,因为善于交际,常来往各种行业圈内的高端饭局,因此不断的有更好的平台向他抛出橄榄枝,所以几乎每半年他就会换一份工作,换来换去,北上广深业内叫得上名字的大公司基本上他都游走过一遍了,因而名声也换臭了,斗志也磨灭了,最终只好回老家找了一份稳定而普通的工作平凡地度过余生。
2.减掉你拥有的选项,聚焦核心
什么都能做,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我在供应商筛选上,但凡遇到有乙方大言不惭地说他什么工程都能接,我大概率会在备选名单上直接把这家公司拉黑。不是二道贩子就是半桶水的水平。
我一直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细分垄断的时代,如果企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就要摒弃大包大揽的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经营模式,聚焦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自己的短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表面上看是成本高了,但实际上却为企业实现了效率最大化以及隐形成本最小化。号称中国巴菲特的步步高掌门人段永平曾经在内部会议上跟公司元老们掀桌子,原因就是元老们认为集团每年花几个亿在营销广告上,为什么我们不成立自己的广告部门,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这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但是明显目光短浅。段永平力排众议,坚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专心研究集团的核心业务布局,补充一句,从当年风靡全国,人手一台的小霸王学习机,到如今霸占国产机销售排行榜前五名的国民手机OPPO和VIVO以及电商超级黑马拼多多,背后的操盘手都是段永平。
1997年,苹果濒临破产之际,把乔布斯请了回去。一回到苹果,乔布斯就传达了一个理念: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乔布斯跟几十个产品团队开会,产品评估结果显示苹果的产品线十分不集中。无数的产品线,在乔布斯眼里大部分是垃圾。
“我应该让我的朋友们买哪些?”乔布斯问了个简单的问题,却得不到简单的答案。他开始大刀阔斧地砍掉不同型号和产品,很快就砍掉了70%。几周过后,乔布斯还是无法忍受那些产品,在一次产品战略会上发飙了,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根横线和一根竖线,画了一个方形四格图,在两列顶端写上“消费级”“专业级”,在两行标题写上“台式”和“便携”,“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说服董事会后,苹果高度集中研发了Power Macintosh G3、Powerbook G3、iMac、iBook四款产品。
事实证明,乔布斯是对的,正是因为大刀阔斧的业务改革——砍掉不必要的累赘,聚焦核心业务,成功让苹果从1997的年亏损10.4亿美元,逆袭为1998年的赢利3.09亿美元,完成熵减。
从乔帮主十年不变的发布会造型来看,他连挑衣服都嫌多余,怎么会忍受苹果公司当时无比臃肿而毫无意义的多余产品线。
结语:
人的前半生都在做加法,人的后半生该要做减法。
减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就像赚钱不是目的,而只是结果。
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专注当下;
砍掉可有可无的业务,聚焦核心。
或许你会发现,目标从未如此清晰的出现在你眼前,仿佛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