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了凡四训》15:祸福求于己,定数也在己,此心正即天理

【原文】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译文:孔先生算我五十三岁时应该有灾难。我虽然没祈天求寿,当年竟然无灾。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多活了十六年)。经书上说:“天命不能迷信,命运不会固定。”又说:“惟有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些话都不是骗人的。我由此方知,凡是认为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实在是圣贤的至理名言;若说祸福都是天所注定的,那是庸俗凡夫的论调。

理解:读到此处,我们可以回头想一下了凡先生的人生经历,便自然发现,前半生他将命运交了出去,于是,命运便有定数。后半生开始将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命运便向非常好的方向发展,不仅有了儿子,中了进士,还长寿了。这一些,都是凡俗大众所追求的“福”。所以,了凡在这里告诉他的儿子天启说:福祸都是自己求来的,自己招来的,就是真真正正的大实话。

此前,了凡先生还祷告上天,求儿子,求进士。而这次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发愿祈祷增寿,而寿命自然增长。原因在于,了凡已经将自己的善心持念得纯熟了。时时怀一颗真诚的善心,天地自然会有感应,哪里还需要祷告呢?

孔先生的神算完全没有用了。由此可知:信了他人的神算,就是迷信;信了自己的把握,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当然也就知道了:“命运有定数,也无定数。”有定数,则是指命运是可以掌握的。无定数,是命运不是可以被推算出来的。不论话如何说,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理解。求己、内求,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原文】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译文:你的命,不知究竟怎样?就算命中应该荣华发达,还是要常常当作落泊困顿想。就算碰到顺当吉利的时候,还是要常常当作不称心,不如意来想。就算眼前有吃有穿,还是要当作贫穷、下贱想。就算有人喜欢你,敬重你,还是要常做小心谨慎、警醒自律想。即使家世是名门望族、世人看重,仍然要常常当作卑微想。就算学问高深、才能横溢,还是要常常当作粗浅想。

理解: 了凡先生的这段话,是值得沉思的。明面上是告诫自己的儿子,要时时警醒,任何事情,要注意到另一面会在不经意中出现。得意时需早回头,失意时莫便放手。祸福如形影不离,见到福就要警惕祸已不远。

人生是有起伏的。事物在不断向另一面转变。太阳在早上升起,就是在不断地走向坠落。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走向终点。了凡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养成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喜不悲,不爱不恨,不顺不逆等。

去掉各种依恃,持一颗平常心,是大福德。观察周围的人们便会发现:当官的人依恃权,认为权力可以摆平一切;有钱的人依恃钱,有钱可使鬼推磨;等。这种依恃,来自于自己心中以为的“是”,就是对自己某种特长、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夸大。但在事实上,都往往死在自己以为的“是”上。滥权的人,死在权力上。炫钱的人,死在钱上。所以,有权时慎权、有钱时轻钱,富贵当贫贱、荣显当落寞,了凡让儿子“常做…想”,就是给自己一个警醒。

《六祖坛经》中记载:惠能大师辞世前,将他的十个大弟子召至面前,安排他们去十个地方弘扬佛法,叮嘱他们若干,其中说到给人讲法时,提到了三十六对,如静与动对、有与无对、乱与定对、常与无常对等等。这与了凡告诫儿子的话有相通的意思,就是让人不执着于当下的状态,不迷恋眼下的顺利、富贵,从而警醒。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