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武胜】石盘赶场记
不知不觉在武胜呆了三十多年,慢慢与这个小城纠结共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旅行,其实也就是在人生里的旅行,情绪无法言喻,只好随手按下快门......
今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到石盘去赶了两次场,可惜天气不好,都是雨兮兮的,本来打算在嘉陵江里拍一下那巨形磐石,因天气原因也就放弃了。好在影友黄诚拍了一张漂亮的石盘沱风光,就借来作为本帖的题图了。关于江心磐石,当地一直有诸多传说,在武胜的微信公众号里也反反复复的出现过,我就不重复了。
眼下的石盘场,其老街沿江而建,依势而上,呈东西走向,上至铁铺,下至江边码头,三条主街道呈人字形布局。所以我们去拍石盘赶场的图片时,也是先赶到嘉陵江边的码头上,从这里开始慢慢往场上拍。
我们赶到石盘码头上的时候,才早上6点过,呆了一会儿渡船才慢慢向对岸驶去,不一会儿就满载而返。
渡船一靠岸,过河赶场的人们就忙着下船
我们也就随着这些这些挑着箩筐、背着背篼的赶场人进入了石盘场
入场口有一个大坝子,中间有几棵大黄桷树,可能算是石盘的农贸市场了吧。
卖鱼的女人见我们在拍她抓鱼的情景,干脆抓着鱼让我们拍,可惜没得那种感觉了。
卖鱼女人把鱼称了后,迅速宰杀起来。看见这些鱼儿,又想起了当年石盘沱江团的辉煌。
这个坝坝里卖的多是生活用品,进场后就不容易看见了。
碰见一个会员的妻子,拍张吧。
这时候才早上7点,商贩们正在忙着摆货
石盘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可能是目前武胜没有遭到开发而保存下来的场镇,
场上三条街道功能各有特色,
上街主要为打铁铺、榨油铺、百货铺等,赶集的人们便在这里购买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或带上自家种的油菜籽榨油;
北街有竹编市场、粮米市场、鸡市、蛋市,有打米房、面房、酒厂,以及狮子坝的杂耍等。不过,而今的石盘沱日渐萧条,北街已人迹罕至。
南街与码头相接,则是一条娱乐休闲街,饭馆、酒店、茶馆、川剧场子一应俱全。
看来进去就是南街吧,遇见一个馆子,想想这时候街上人不多,就进来先吃饭。和这老者一样,稀饭、包子、咸菜。
旁边这个小女孩见我拍照,表现得很认真呢
吃罢早饭出来看见附近这个茶馆已经人声鼎沸,茶馆是平房,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临街的门全是长长的木质旧铺板。老茶馆的来由已无从考证,但在这个有400多历史的场镇来说,应该时间也不短了吧。
走进去一看,发现茶桌上除了茶盅以外,还有酒碗,桌子中间还有一晚油炸花生米。一老者优哉游哉的拿起调羹在酒碗里舀了一调羹酒晕了起来,从我国的历史看,茶与酒似乎总是相依相伴,几乎有酒就有茶,有茶就有酒。
调羹酒是武胜的特色,不过现在城里人喝调羹酒的少了,乡村里还是常常见。老汉见我对调羹酒感兴趣,赶忙拿起调羹在酒碗里舀了一调羹酒对着我喝了起来。
又走进一个茶馆,这里比较清静,桌子上也没有酒,
纯粹是喝茶摆龙门阵
在石盘场的地摊里,记忆深刻的是叶子烟,一种用以吸用的焙干烟叶,一般都是卷在烟杆里抽的。
街上这个地方一直在卖叶子烟,每次到这里去都要拍几张照片。
这时候时间还比较早,没有人来买,卖烟人就比赛起抽烟来,
也摆摆龙门阵
赶场人见到拿相机的,总以为是记者来了,
转弯过去,继续在老街上闲逛,突然发现自己走进了卖鸡鸭等家禽的集市。
那天集市上最可爱的就是这家的毛绒绒的小鸭子小鹅了,主人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的这些小鹅和小鸭子才刚满月,本来想拍拍特写,怕影响人家做生意,就放弃了。
街头头上有一个小坝子,有几个人在那里给人家干退鸡毛鸭毛还给鸡鸭开膛收拾内脏等活路。
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人们都躲到街沿上去了。
小雨中,两个女人在坝坝里票鸡毛,顿时有了谷草鸡的感觉。
旁边锅里不晓得熬的是沥青还是松香,问了一下,
老头不耐烦说,当然是松香嘛,现在哪个还敢用沥青哦。
感觉石盘这个场上人气最旺的就是这家禽集市了
包皮蛋的人戴上一双超大版的手套,一手捧住鸭蛋,用手一搓,然后小心翼翼放到簸箕里。
盲拍卖豆子的女人
交易的过程就是讨价还价,看起来双方还是挺友好的。
赶场把该卖的东西卖脱了,而且还卖了一个好价钱,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候。
看不明白这一家子
人多的地方,讨价还价声就此起彼伏
已经8点了,集市上人还是不太多
我们又开始往街上走,石盘的街道用青石板铺就,两边多为木结构穿斗式瓦屋,房屋多为一楼一底的木楼,是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街道。
那几天石盘人都在议论,说是政府要把石盘打造成古镇,他们很开心。
其实,我不太喜欢“古镇”的说法,每每想起那些媚态十足、毫无地气的假景点,就感觉不舒服。我觉得“老场镇”叫起来舒服,乡土味道扑面而来。石盘,你的乡土味还能保持下去吗?
相关内容,点击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