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暖手神器――手炉
这里有一个有深度的“文化号”
等待您的关注
画珐琅云龙纹圆手炉(故宫博物馆藏)
深
私
语
秋
冷空气袭来,深秋更似入冬,我们在厚棉服、取暖器、空调的保护下不畏低温,那么古人是如何取暖的呢?一起来看看古人的暖手神器——手炉。
手炉缘起
手炉,《辞海》中解释为:冬天暖手的小炉,多为铜制。《红楼梦》第八回中就有关于“手炉”的描述:“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接了,抱在怀中。”它是一种取暖工具,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相传产生于隋代,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许伍为取悦炀帝,叫江都铜作名匠赶制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加入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后来有人仿制,逐步流传开来,在民间普遍使用。
发展演变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开光手炉(故宫博物院藏)
手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汉唐宋元的发展期、明清的鼎盛期以及民国的衰落期三个阶段。
早期人们采用的是陶范法制作,器物上留有铸疣、铸瘤,无梁带四系,可提起移动。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明清时代的手炉制作达到鼎盛,制炉工艺明显提高,材质精良多样,炉体古朴厚重,线条遒劲自然,刀法圆滑洒脱。至清代,“手炉”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光有水红铜、紫红铜、红铜、黄铜、白铜等材质的手炉,还出现了景泰蓝、描金漆、铜鎏金、玉等材质考究、极富观赏性的手炉。
相比明代自然简朴的纹饰,清代手炉传入皇宫后一跃成为御用品而身价百倍,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材质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清代宫廷手炉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所以又有“袖炉”和“捧炉”的雅称。由于其工艺精妙雅致,有花篮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龟背形等形状,雕琢得犹如古典园林中的花墙镂窗一般雅致,更錾刻有山水人物与花鸟奇珍的图画,因此即可暖手又可作为案头清玩。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 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
当时制炉名声显赫的除张鸣岐以外,还有周文甫、王凤江、蔡家、赵一大、潘祥丰、胡文明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
名匠张鸣岐
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晚明的嘉兴名匠张鸣岐,就是一代制炉顶级名家,他的作品人称“张炉”,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张炉尤不可思议的是纵然炉中炭火烧得再旺,却毫不烫手,其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倍感舒适,可见其登峰造极。当时的画家项墨林对其大加赞叹,专请张鸣岐为他制炉,于是 “张炉”的声誉响彻大江南北。
张炉
汤婆子
除手炉外,另一种取暖工具是类似于现今的热水袋,古人称其为“汤婆子”。“汤婆子”一般采用黄铜或者瓷器打造,水烧开后灌入汤婆子里,然后盖子拧紧,可以放入被窝里也可以抱在怀里。但汤婆子里的水太热会烫伤人,太凉又起不到取暖效果,所以在使用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谨慎调节水温。
清代铜汤婆子
你还知道古人有哪些取暖物件吗?一起留言讨论吧!
总编:岳栋浩
编辑:舒正玉
审核:桂林 黄钱涛
发布:项泽鑫
本文内容部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