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名矿工共同参军,半年内24人相继阵亡,仅剩的1人成为美军克星

从1927年第一声枪响,到红星照亮中国,它培养过同志、吸纳过俘虏、招收过无产阶级,为他们“治病”,教他们识字,还他们尊严,让他们有机会堂堂正正的生活,再去影响更多人好好活。

这支队伍的名字叫解放,而不是解救,解放别人,解放自己。在1928年,有25名矿工共同参军,半年内24人相继阵亡,仅剩的1人成为美军克星。

(一)、黑夜里的一束光

在湖南株洲渌口区的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

这家的生活极度贫寒,没有自己的田地,甚至连住的茅草屋都是租借来的。

一家老小全指望着靠着男人打铁求生,夫妻二人曾经生下过14个孩子,可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杨海堂和弟弟杨敬堂,正是其中之二。

这个残破的家庭,并未因两兄弟的存活而出现光亮,一家人在暗无天日中苟活着。

尽管家庭不富裕,可父亲还是坚持让儿子们去读私塾,毕竟,能识些字,希望就会大一些。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1939年,这个家庭的女主人不幸去世,小儿子杨敬堂只能辍学,一边给地主家放牛,一边跟着父亲学打铁。

尽管如此,一家人的温饱,还是无法解决。

在杨敬堂14岁那年,哥哥杨海堂听闻附近的一些同乡,在安源煤矿当挑夫。

眼见走投无路,19岁的杨海堂只能带着弟弟背井离乡。

抵达煤矿后,他们发现这里的环境,并不如自己所想。

他们负责的工作是从煤井口,往外挑煤,这100斤的煤炭,压在幼小的杨敬堂身上,就如同大山一般。

哥哥杨海堂每次忙完了自己的工作,还要去帮弟弟分担,弟兄二人在这里过得非常压抑。

为了节省开支,煤矿只为工人们搭建简易的窝棚,劳累一天的矿工们只得十几个人挤在一张大通铺上。

杨敬堂每晚都只能蜷缩在哥哥的怀里入眠,任由风雨从身边呼啸而过。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年,杨海堂就带着弟弟回了老家。

在他看来,弟弟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从事这样的工作。

何况,工头对他们非打即骂,还经常克扣工资,毫无前途。

可贫瘠的家乡,可以容下杨家兄弟的肉身,可又怎能容下他们的灵魂?

杨海堂暗下决心,要再次带着弟弟出去闯荡。

就这样,在家待了两年以后的杨海堂与杨敬堂,再次背起了行囊前往衡阳的修路队做工。

而那年,周恩来与贺龙等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正当杨家兄弟被老板盘剥欺压之际,朱德带着希望进入了湘南地区。

那些平素里耀武扬威的资本家,望风而逃。临走时,匆忙给每个工人,发放了20斤大米。

此时,杨家兄弟和工友们,又陷入了一片迷茫。

他们不知道出路究竟在何方,如果再去做苦力,是否还会再次面临今天这样的境况。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杨敬堂站了出来,他把帽子往底下一摔,像个小大人般的说道:“当红军去!”

谁能想到,这个16岁的少年,会成为未来的开国上将。

(二)、虽九死其犹未悔

红军的名号在赣湘一带十分响亮,大家都知道,它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心拯救民族。

眼见杨敬堂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哥哥杨海堂马上附和道:“好!我也去。”

其余的工友们见状,纷纷开始附和杨敬堂。

就这样,包括杨家兄弟在内的这25名工人,一起参了军。

他们很快到了韩家村,顺利找到了朱德与陈毅在湘南起义时建立的红军第一师。

这些人悉数报名,成了红军的战士。

哥哥杨海堂为人机敏,手脚轻便,被分配到了特务连当班长,而杨敬堂只有17岁,就成了通讯员。

其余的23名工友,也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作战连队。

当时的红军队伍未曾在湘粤赣一带,站稳脚跟。

朱德决计,既然已经确定了武装夺权的路线,那么就要坚持到底。

在杨家兄弟加入红军后不久,他们就跟着队伍加入了坪石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与他们相较的是国民党许克祥所辖的六个团。

在敌人数倍于己都情况下,朱德果断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硬生生的将敌军拖垮。

接着,红军又相继占领了很多个县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国民党当局意识到,红军很可能会趁机做大,加紧了对红军队伍的围剿。

朱德与陈毅在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边打边转移,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最终,两支革命队伍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江西萍乡与宜春之间的井冈山成功相会。

这个过程我们说来简单,其中却伴随着无数战士的流血牺牲。

当初同杨敬堂一起参军的24人,在半年后就相继牺牲,杨敬堂一向视作依靠的哥哥也在战场上阵亡。

他们固然已经去世,却得到了应有的尊严。

这些人不再是那些被人呼来喝去的小工,也不再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他们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

杨敬堂在得知哥哥的死讯后,根本顾不上难过,因为还有很多的大仗在向他招手。

等到在井冈山稳定下来后,杨敬堂才有时间悲伤。

同时他也决定,彻底与过去诀别,故而改名为杨得志。

杨得志完成了自我的蜕变,而他也从一名通讯员,一步步的成了指战员,参与了多次反围剿任务。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杨得志临危受命,成了红1军第1师的1团长。

杨得志深知责任之重大,他在接到坚守阵地的命令后,就向战友们说道:“敌人要想踏破这道防线,就让他们踩着我们的尸体。我宁愿流干最后一滴血,也要完成任务。”

战士们听完杨得志慷慨激昂的演讲,顿时斗志昂扬。

国民党的3个师,知道这里只有一个团驻防,不要命地拼死往上冲。

杨得志团本来人数就少,弹药还很短缺,他命令战士们,把敌人放进了打,杀一个回本,杀两个赚一个,杀三个赚一双。

我们很难想象,杨得志和他的战友们,是如何在敌我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坚持了三个昼夜。

杨得志也凭借此役,扬名于军中,首长们形容他就两个字:可靠。

所以,在长征途中,才放心地让杨得志担任开路先锋或者巩固后卫。

(三)、热血铸就辉煌

杨得志在抵达陕北后,先后参与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以及山城堡战役等等。

随着他军功的增多,其官职也不断地提高,成了红2师。

首长们对他很是看好,也知道杨得志有一颗读书的梦想,在1937年特地安排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杨得志本以为能够借此机会,好生历练一下自己。

奈何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军情就是命令,他只能提前结束学业,带着685团去往平型关,阻击日军。

接着,又率军开赴冀鲁豫边区,组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

冀鲁豫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势力也是盘根错节。

杨得志面临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汉奸丁树本。

杨得志清楚,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上策。杨得志识人精准,他知道丁树本乃是好大喜功和目光短浅之人。

于是,杨得志主动向丁树本写信,“诚惶诚恐”地提出“联合治理”的请求。

丁树本一见,杨得志有求于自己,也未曾多想,便同意部分八路军前往自己的地盘驻防。

此时,有了筹码的杨得志,开始向丁树本下最后的通牒。

他列举了丁树本与日本人为伍、充当走狗的多条罪状,希望他迷途知返。

当丁树本恼羞成怒之时,杨得志再命令早已安插在丁树本各部的八路军,伺机而动,以最小的代价消灭了这支劲敌。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杨得志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

而且,他会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对手能够幡然醒悟,他会选择接纳;如果对手执迷不悟,那么他会以最小的损失,将其“打入地狱”。

杨得志将自己的智慧与坚持,运用在了多次实战上面。

好比1941年日本人准备坚壁清野,集结两万余人,对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处的沙区进行“铁壁合围”。

杨得志率领纵队机关和主力一部突出重围,先是去往鲁西关城县。

接着,趁日伪军不备之际,奔袭敌人后方清丰县城及周围据点,粉碎了日本人在黄泛区内进行的扫荡计划。

在这次反扫荡以前,延安曾经征求过杨得志的去留意见。

杨得志看后说道:“我知道这是中央在体谅我们的难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决计不能离开这片盛产英雄的土地。”

接着,他给中央回复了只有四个字的电文:奋战到底。

杨得志的威名,除了令日本人和汉奸望而生畏之外,美国人对他也是闻风丧胆。

刚到朝鲜战场时,杨得志就遇到了危险。

他带着第19兵团的战士们,昼伏夜出,在晚间行进。抵达定州时,大家转入防空洞中休整。

等夜幕降临以后,杨得志率领大军出发,刚上火车,他就诧异的发现列车行进速度过快。

经过一番询问,这才得知,原来是火车头没有挂上,杨得志反应飞快,他大喊道:“快拉制动。”然而,制动早已经失去了作用。

郑维山眼见不妙,大声说道:“跳车,全体跳车!”然而,火车如的卢般飞快,如惊弦一般飞驰,此时跳车根本没有求生的可能。

不得不说,杨得志当真是一员副将。列车很快行驶到了定州车站,发现前边有一节空车厢。

如果再不做打算,可能会车毁人亡。只见铁路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男孩,飞快的冲上铁路,奋力扳开轨道,火车车厢滑进另一轨道,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杨得志大难不死,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为他在日后的战斗中,还有大作用。

1952年的夏天,杨得志被调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当时我们与美国人,打打谈谈,战事沉寂了一段时间。

而杨得志却告诉参谋们:“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果不其然,上甘岭战役很快就爆发了。当时彭老总回到了国内,杨得志和邓华,担起了操盘全局的重任。

战役开始前,杨得志找来了王近山,语重心长的告诉他:“这是一场恶战,我们要做好付出巨大牺牲的准备。”

接着,杨得志对敌我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决定采取坑道战的方式,来击败美军。

在杨得志的指挥下,志愿军夜以继日,挖出了一条,从连云港到西安那么长的坑道。

尽管有了防备,可来势汹汹的美军,依然给志愿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漫天的飞机,朝着仅有三点七平方公里的志愿军阵地投放几千颗重磅炸弹,三米多高的山峰,顷刻间夷为平地。

在飞机与坦克的掩护下,美军数次登上我军阵地,志愿军战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

在这一场场的拉锯战中,杨得志看着战士们七零八散的尸体,悲痛不已。

眼看时机成熟,杨得志一声令下,志愿军全体进入坑道反击。

接着,杨得志又紧急调来了援军,他反复对着沙盘,演示战斗局面,还亲自坐镇指挥。

最终,在杨得志的指挥下,在志愿军的猛烈反攻下,志愿军取得了胜利。这场载入史诗的战役里,杨得志功不可没。

志愿军共歼敌2.5万人之多,彻底打垮了敌人的“金化攻势”。

美国人,也将杨得志这个名字印在了心底。杨得志晚年间回想起上甘岭战役的朝朝暮暮,仍然忍不住老泪纵横。

杨得志的哥哥和那23名工友若是在天有灵,定当为他的大义凛然而欣慰备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