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款人的双11焦虑症:配送机器人能解? 2024-05-28 17:16:40 配图来自Canva可画随着今年双11高潮落幕,尾款人也进入了等快递的煎熬时期。近日,多处快递网点停运的事件,更是让尾款人感到焦虑。而像双11这样的包裹量高峰时期,快递行业人力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导致从配送网点到客户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滞后问题愈加严峻。这无疑对用户体验、配送网点的运转,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快递行业推出了自提、代收等多种模式,但这些模式也各有利弊,并没有真正有效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近年来,无人配送的兴起,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由于存在交通安全、成本等多方面的难题,当前无人配送的商业化推进还面临着重重困境。因此,无人配送能否真正解决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最后一公里”难题待解物流行业苦“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久矣。对物流公司来说,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后,商家提供货物及发货信息,整个物流运输就开始了。在经过重重分拣、运输后,快件最后达到配送网点,再经由最近的配送网点,送到用户手中,整个配送活动就完成了。而由最后的配送网点到用户手中的环节,就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但就是这“最后一公里”配送,却让物流公司苦不堪言。据鑫豪佳物流数据显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超过30%,使得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中各家公司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例如,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通过智能柜自提、网点代收、连锁合作等解决方案,来缓解成本压力并提升配送效率。不过,这些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比如,蜂鸟代收柜就曾因为收费问题而受到用户的抵制,而“快递+便利店”的合作模式,也存在监管、取件滞后的问题。与代收、自提的模式相比,送货上门服务显然更加便捷,因而也更受用户欢迎。但在近两年快递行业价格战的影响下,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服务质量却越来越差了。受快递行业价格战影响,配送员单件配送费持续降低,使配送员选择送货上门服务的意愿降低,因此快递员在为用户提供送货上门配送服务时,多会追求派单速度而忽视服务质量。这种情况下,送货上门服务开始走向低潮,消费者也反映快递送货上门越来越难。而近年来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无人配送方式的兴起,则为解决送货上门服务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配送机器人应势兴起无人配送运送方式的兴起,和新兴科技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受益于AI、大数据、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配送机器人、物流无人机的智能感知避让、路线规划、智能配送功能得以实现,这为无人配送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近年来,新基建政策的利好,更极大的推进了AI、5G通信技术的发展,让配送机器人、无人机有了在市场应用的可能。比如,在技术方面,具有高效率、高灵活性优势的物流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小范围应用,但由于航线安全等问题,一直难以在市场中普及。而随着5G、AI新基建的推进,配送机器人已经能够在大学校园等道路情况简单的场景进行应用了。对比之下,拥有更高普及性的配送机器人,显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工配送相比,配送机器人的效率优势非常明显。例如这次双11期间,阿里的小蛮驴配送机器人就完成3万件包裹的配送,它和人工配送相比,要节省超过1万小时的取件时间。另外,在服务质量、成本方面,配送机器人也比人工配送也更占优势。一直以来,快递配送员的服务质量都很难保证,尤其是在派单高峰期,配送服务就更难保障,而配送机器人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它在成本方面,配送机器人也能把将配送环节的成本,从总成本中的占比降至3%之下。以此来看,配送机器人在物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于是,洞悉了配送机器人市场前景的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家的配送机器人产品。互联网巨头争相下场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阿里、苏宁、京东、美团,都纷纷推出了自家的配送机器人产品。2016年9月,菜鸟网络最先发布了“小G”末端配送机器人,这款配送机器人可以通过手机发出服务需求,将物品运送到指定位置;京东则推出了拥有发达感知系统的京东配送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具备高负荷、全天候工作等优点。继阿里、京东之后,苏宁也发布了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小时的“卧龙一号”配送机器人,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派送服务;美团则发布了“小袋”无人车,可以在复杂路况下自动躲避障碍物并自动规划路线,将外卖送到用户手中。从互联网巨头的布局来看,各家都比较看好配送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其中布局较早的阿里、京东,近两年来为解决自家物流业务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更是在行业频频发力以推进自家的配送机器人应用落地。在目前的物流市场中,京东、阿里分别建立京东物流、菜鸟网络这两个庞大的物流体系,而配送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则能为两家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极大的助力,这也是阿里、京东在配送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的根本原因。对实力逊色于两家的苏宁来说,配送机器人在苏宁物流的场景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推进;美团的机器人也还需要和商家的深入合作,才能使其配送机器人在外卖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总体来看,阿里、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目前在配送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在市场应用方面也还面临重重难题。难题依旧?随着互联网巨头入场,配送机器人应用逐渐开始落地,但在交通安全、成本方面,配送机器人的普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在交通方面,配送机器人在道路行驶仍面临一些交通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交通情况复杂的道路上,配送机器人对紧急情况能否及时做出应对,仍有待考证。因此,目前市场中配送机器人的应用,仍局限于交通情况简单的场景。其次,在成本方面配送机器人的成本优势,也需要一定规模进行量产才能体现。例如,苏州穿山甲机器人CEO丁劲松认为,配送机器人普及还面临成本问题,只有规模量产才能低于人工成本。另外,配送机器人的服务质量、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也需要通过规模量产才能进一步体现。综合来看,配送机器人距离商业化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阿里、京东频频发力的情况下,配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配送机器人距离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也越来越近了。物流市场配送机器人在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但在眼下,它还存在交通安全、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在配送机器人商业化这条路上,阿里、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赞 (0) 相关推荐 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能用无人车搞定吗 在上个月,物流与电商圈曾发生了一件大事,京东方面公布了一则<关于合作快递服务调整的通知>,要求平台商家停用申通等几家快递公司,并及时切换供应商,否则8月31日后可能无法在系统发货列表中进行 ... 快递江湖群雄割据,菜鸟助攻通达系打破困局? 作者丨子木 编辑丨师天浩 得益于电商产业的日益扩大,我国快递行业也在不断走向新高度.据前瞻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业务量累计完成83 ... 阿里宣布:今年浙大双11包裹,全部由机器人送货上门 浙大的同学们请注意. 今年双11下单的所有包裹,阿里宣布全部由物流机器人小蛮驴配送. 浙大紫金港校区,7万师生和教职员工,预计3万件包裹,将由22个物流机器人配送. 小蛮驴商用 10月30日,由小蛮驴 ... 满屏“尾款人”!“双十一”是购物节还是“套路劫”? 点击上方"蓝字" 带你"透过表象看真相" "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 导读:套路满满的"双十一"能活多久? ... 双11“尾款人”有多难? 定金or订金 究竟能不能退? 导读:你是"尾款人"吗?在经历双11预售抢单预付定金后,11月1日0点30分,为了提前发货.额外获赠小礼品,让不少"囤货党"."养生族"通宵 ... 这届“尾款人”有多爱读书?看完当当双11战报才知道 双11当天,当当图书收订金额同比增长219%,以书籍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正在成为双11新热点. 11日凌晨,当当交出2020年双十一首份答卷.根据官方战报显示,今年双11开局1分钟,当当即售出314576 ... “尾款人”提前十天收件,双11为何改变 文|杨婷婷 斯问 11月1日零点,2020年天猫双11正式开启.开场111分钟,100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元. 从1天变成4天,是今年双11的最大变化.双11从光棍节变成了双节棍,分成2波购买,11月1 ... @双11尾款人 请冷静! 今年"双11"不走寻常路 你走过的最大套路是分两波支付 11月1日-3日是第一波 11月11日为第二波 加油 "双11尾款人" 交完尾款收到快递就结束了? &q ... 最火最长双 11 背后,尾款人逃不掉的剁手新套路 一年一度的双 11 购物节终于来了. 今年的双 11 活动堪称史上最火,多家平台的销售暴涨,刷新了以往的销售数据.以天猫为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猫双 11 分成两波售卖期,10 月 21 日启动预售 ... 我们收集了1300个尾款人消费清单,发现今年双11的变化 2020-11-11 15:03 DT数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罗钰婧.阿米,编辑:老王.小唐,设计:戚震,原文标题:<尾款人深夜行为小报告> ... 【研究】美博双11不玩套路,为“打工人”、“尾款人”谋取福利! [导读] 一年一度的双11全民购物节又要到了,全社会都进入到买买买的节奏之中.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消费已被认定为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做好双11的市场促销,形成年底的消费热潮,对疫情之后 ... 可以不过双11,但你会是熬夜打工的尾款人 白天"打工人",晚上"尾款人". 进入11月,不少自嘲"打工人"的小伙伴,一夜之间成了"尾款人".朋友圈.社交平台,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