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动”不要“冻”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凉意日浓。随着冷空气日渐活跃,气温明显降低,“一夜冷一夜”的时节已经到来。
国庆过后,寒露将至,我们也即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多事之秋”。此时,多种“健康烦恼”亦接踵而来。
谨防“凉燥” 多喝水少食辛味食物
杭州市级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包烨华表示,秋季有肃杀之气,常伴有燥气,古人称“华英改容 毛虫乃殃”,此时人们容易泄泻劳倦、痰涎喘嗽,在寒热进退间,患重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包烨华介绍,虽然人们都知道入秋之后要防燥,但确切来说,一年中的燥气一般起于秋分,终于小雪。初秋之时,燥气与夏天的余热相结,温燥盛行;而到了白露前后,燥气会带有冬天的些许寒气,转为凉燥,而燥气伤人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损伤肺脏。
中医认为,燥伤肺后,轻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鼻干、干咳无痰,重者则有发热恶寒、咳嗽少痰等症状。深秋凉燥起来后,“口渴欲饮水”的感觉也会渐渐变淡。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喜润不喜燥,简单来说就是现在不能着急进补,喝水反而是抗凉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百合、白萝卜、银耳、雪梨、柚子、深色绿叶菜等食物,萝卜羊肉汤、百合老鸭煲等佳肴,都可以起到滋阴生津、涵养肺脏的良好作用。”包烨华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天生姜赛砒霜,秋天还应该少吃各种辛味食物及各类香辛料,尽量避免火锅、烧烤等“大餐”。
在家需多睡觉 按摩头部可解乏通气血
进入深秋,人们普遍容易犯困。如果夜间睡眠并不少,白天还是精神萎靡、哈欠连连,则有可能是“秋乏”惹的祸。
秋乏是一种常见的时节现象,也是人体自我修复的一种方式。从中医角度看,夏季气血充于表,秋季气机下沉,肌肤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气一虚就易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口干咽干等症状。同时,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较高,暑湿较重,湿易困脾,而脾主肌肉,故也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那么,体质较弱的人,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群如何赶走“深秋瞌睡虫”呢?对此,包烨华也给出了两条建议——多睡觉,中午最好有半小时的午休;多运动,平时也可以用双手指按摩头部,以达到疏通头部气血、消除大脑疲劳、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
两时刻 三部位 要动不要冻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秋冻’其实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过早地穿太多衣服,逐渐增加衣服适应逐渐转冷的自然气候才是正解。”包烨华表示,一般而言,日平均温度降至22℃且连续超过5天,才算真正进入到秋天。从中医角度讲,“秋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即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避免过多出汗,使阳气外泄;第二层含义是秋季天气干燥,此时宜养阴,如果穿得太多,易伤阴生燥,对身体不利。
因此,需时刻牢记养生口诀——两时刻、三部位,要动不要冻。
具体来说,“两时刻”指的是早晨与傍晚,清晨气温比较寒凉,早起晨练要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而当太阳下山后,温度下降比较快,人们劳累一天后身体又略显疲惫,易被外邪入侵,因此,一定要多注意保暖。
“三部位”指的头、肚脐与脚。头部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后体内阳气会散失,容易引起头晕头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提高警惕,外出时最好戴顶帽子,洗头时用水温度也要比平时热一点。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驱寒助阳,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脚作为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路程也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诸多经脉,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露脚踝的裤子应尽量少穿。
与此同时,在“秋冻”的过程中,还要把握渐进和适度两个原则,防止“冻而不动”,即不要因低温就回避所有户外锻炼,坚持运动才能有效畅通经络,加速气血运行。“中医还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常常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使心肺气血调和,保持愉悦的心情。”包烨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