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治疗脾胃病经验(上)—尊仲景,活用五泻心汤

作者/刘渡舟

接上文: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上)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太阳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阳明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少阳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太阴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少阴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半个多世纪,上溯歧黄之道,下迨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于临床各科均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现将刘老在脾胃病治疗上的经验简论于后,虽不能赅尽刘老经验,亦能述其大略。
 一、尊仲景 活用五泻心汤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证”、“胃脘痛”、“胃痞”的范畴,其临床症状以胃脘胀满为主,而《伤寒论》五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与慢性胃炎正相合拍。
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首当从脾胃不和入手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而成心下痞。
五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订的,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
因此,仲景创五泻心汤以治疗心下痞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脾胃病的治疗提出了系统的方法。
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对仲景之学有高深的造诣,现就导师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述如下。
 
 1、半夏泻心汤
  本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挟有痰饮的一种痞证,后人将其称为痰气痞。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生热,故用芩、连苦寒以降之
        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
        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
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人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也是导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2、生姜泻心汤
  药物组成: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减干姜用量而成。
治疗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或胁下作痛,小便不利,脉沉弦,舌苔水滑。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运,饮食不化水饮内停而成痞。
药用生姜,健胃以散水饮,佐以半夏涤痰以消痞气
干姜,温中以祛寒气
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扶虚,补中益气;
黄芩、黄连苦寒而降,以治胃气上逆
刘老对生姜泻心汤的使用得心应手,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老认为:本方的辨证要点胁下有水气,临床表现当为胁下疼痛及腹中肠鸣。在使用本方时通常加茯苓以健脾利水
本方在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中与半夏泻心汤有异曲同工之妙,临床区别主要在于呕与利的多少,以及有无肠鸣。
3、甘草泻心汤
  
药物组成:炙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减人参加重甘草之剂量而成。
治疗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之虚气痞
方以甘草命名,义在缓客气之逆,益中州之虚;
佐以大枣之甘,则扶虚之力为大
半夏辛降和胃消痞
芩、连清其客热
干姜温其里寒
务使中气健运寒热消散胃气不痞客气不逆则愈
本证由于反复误下,脾胃气虚较重,成痞利俱甚之证
因此,按林亿所云,此方无人参,乃脱落之故,本方当有人参为是。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增加了炙甘草的用量,而药味相同
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当互相发明,虚相明显时,即可用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治疗,经方之用,也当以变为灵。
以上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为治疗心下痞的方剂,皆以脾胃升降夫常寒热错杂而出现的心下痞满与呕、利等证为主。
三方药物相仿,治疗略同,但同中有异,其中辛开、苦降、甘调各有偏重。
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兼呕为主;
生姜泻心汤证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为主;
甘草泻心汤证则以痞利俱甚,谷气不化,客气上逆,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4、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第154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条述证简单,只有一脉一证。
一证者,心下痞,按之濡也,说明病人只是感觉心下胃脘部位有堵闷痞塞之感,但按之却柔软,而无坚硬疼痛,是属气痞
一脉者,就是关上浮,关脉以候脾胃浮脉又主阳热,今阳热之脉,仅见于关上,说明中焦有热,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故心下痞塞不通
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故虽痞塞而不疼痛。本证后世医家称之为热痞,刘渡舟教授在火证论中叫做“火痞”,其治疗当泻热消痞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和胃开结黄连苦寒,清心胃之火。以麻沸汤渍之,则味轻气薄清热而不泻下,治在胃而不及肠。二药合用,使热去结开,则痞满自消。
5、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第155条曰:“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本条论述热痞下焦阳虚的证治。
无形邪热结中焦脾胃升降之机乖戾,故见心下痞满
下焦阳虚,不能温阳固表,故见恶寒汗出
治疗当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用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泻热,以麻沸汤浸渍片刻,取其味薄气轻,以清泻上焦之邪热,达到消痞的目的;
附子久煎别煮取汁,使辛热之药发挥温经扶阳的作用。
病案举例
   刘某,女,58岁。患有慢性胃炎20余年,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不能离开治胃药物,饮食稍有不慎,病情就要发作,始终无怯根治。
近来病情又加重,心下痞满,嗳气频作,呕吐酸苦小便少而大便稀溏,日行3-4次,肠鸣漉漉饮食少思,左胁下空痛不舒。望其人体质肥胖面部虚浮,色青黄不泽。胃脘处按之柔软不痛胃中有振水声。舌苔水滑,脉滑无力
辨为脾胃之气不和,以致升降失序中挟水饮,而成水气之痞
尊仲景之法以生姜泻心汤散水消痞加茯苓健脾利水
生姜20克、干姜4克、黄连6克、黄芩6克、党参10克、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茯苓30克。
此方连服7剂,痞消胃开,大便成形胁痛肠鸣均轻。
后依法调理3个月有余饮食二便均至正常,体力如常,复查胃镜,病灶基本消夫,病获痊愈。
(0)

相关推荐